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545
  • Tax100会员 33483
查看: 551|回复: 0

增值税申报流程大汇总!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95
2020-10-15 00: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葫芦岛税务
标题: 增值税申报流程大汇总!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g4MzI5Mw==&mid=2653457167&idx=1&sn=1207493c5cfb7f9877a690c371ba0ff3&chksm=811f80bdb66809ab2cf9afb74358c620caf79ca1a72350b266c3379ee3c407eac4bea4b41009#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10-14
二维码: -

申报之前我们首先要自己下载一个申报表Excel文档看看,目前一般纳税人申报表最新格式文件来源是国家税务总局2019年15号文。
15号文之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格式至今就没有发生变化,只有国家税务总局2020年第9号第七条对表格填写说明有了一个调整规定,一般纳税人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二、免税项目”第4栏“免税销售额对应的进项税额”和第5栏“免税额”不需填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增值税申报最关键点就落到哪里?
你得会计算增值税!会计算你才知道你填写进去后得出的税到底对不对。
你得知道申报表的各项数据都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收集和统计这些数据?虽然现在都是信息集成,申报表都是自动提取你的开票、抵扣数据,但是你还是需要知道这些数据的来龙去脉,否则一有变化,你就会抓瞎。
你得认识申报表了解它的结构,主表、附表1、2等到底什么关系,了解和认识它,你才知道什么数据应该往什么地方填。
当然,你还得懂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比如纳税义务时间、留抵税额等,不然还会造成税务风险。

1
会算增值税
增值税,英文名字 value-added tax,简称VAT,是以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在流转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税。
增值额如何算?
大家可能说很简单嘛,销售额-采购额不就是我的增值额嘛,确实如此,(销售额-采购额)*税率不就等于增值税嘛。
但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其实是很难准确计算的,也比较难以监管,因此,我们就看到了现在的计算增值税的方法,购进扣税法。
(销售额-采购额)* 税率这个公式我们拆分一下
销售额 * 税率-采购额 * 税率
我们给销售额*税率取个好听的名字:销项税额
我们再给采购额*税率取个好听的name:进项税额
这下大家是不是很熟悉了?销售额*税率-采购额 * 税率=销售税额-进项税额=应交增值税。上一环节的销项税额成为下一环节的进项税额,下一环节的销项税额成为再下一环节的进项税额,每一个环节的销项税减去进项税额就形成了本环节的应纳税额。
所以,我们在销售时候会给对方开发票,算一个增值税销项税额,然后我们采购时候,取得对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算一个进项税额,把这两个数据按期填写到增值税申报表上去,就是我们的增值税申报了。
注意:这里说的增值税申报是以一般纳税人来说,而且也是最简单的增值税算法,不涉及差额计税、简易计税等,总之,主要给大家建立一个最简单的增值税计算和申报流程方法,让大家特别是新手有个直观的认识。
所以我们准备申报公司增值税时候至少就得有这两个东西。开票数据和抵扣数据。
2
数据来自哪里 ?
开票数据
企业要经营就会开票,新企业税务报道后,做了税种核定和票种核定,买个盘做个发行,然后从税务局申请发票回来,安装好开票系统,然后就可以开票了,你就按照你们的合同,按照纳税义务时间开票就行了,月初以开票系统数据为基础填写申报表。
第一步:月末结束后,打开我们的开票系统(以金税盘举例),在报税处理-月度统计中查询。

第二步:选择期间,这里选择8月开票信息。

第三步:查找开票汇总情况,并打印出来备用

这里的资料就是你填写申报表附表1销项税的主要来源。
抵扣数据
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抵扣数据就是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这也主要说专票这种抵扣凭证。想要了解全面的抵扣凭证,可点击下面图片链接查看文章内容。
1.通过税务局网站找到登录网址入口,如图:


有些网站没有把平台地址放在上面,那就自己输入。
目前全国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5个单列市的增值税发票综合服务平台网址基本趋同。
网址格式基本是:
https://fpdk.sichuan.chinatax.gov.cn/
不同省把中间代表省份的拼音字母替换即可,比如广东省就是讲sichuan替换成guangdong。



当然,也不全然都是这样,目前有7个地区的网址比较特殊,大家关注一下即可。

2.登录后,插入金税盘、税控盘或税务Ukey,输入密码登录。

3.登录后,我以专票为例看看如何勾选?

4.点击抵扣勾选,选择发票抵扣勾选。

5.可以直接输入要勾选的发票代码、号码等信息直接查询该发票

也可以,选择一定开票范围,把这期间所有发票查询出来进行勾选。

6.查找到这张发票后直接点击前面方框勾选确定提交即可。

7.勾选提交后,我们点击抵扣勾选统计对勾选提交的信息进行统计查询。

8.统计查询可以查看已经勾选的汇总信息,如果无误,在申报期点击确认就算完成了,确认后的信息会自动采集到申报表,我们核对后申报即可。

这张统计表就是你进项税的最主要的来源。
3
准备工作
准备好数据资料
1.开盘系统的开票汇总表
2.勾选系统的勾选统计表
3.对账差异表

对账差额表是什么东西?
有部分会计总是觉得申报和账务是不搭边的,一说到申报增值税,直接把申报表拿来开始填写。
上面数据哪里来的也不多问多想,我知道很多人就是这样做的,因为经常有这样的朋友和二哥交流时候暴露他们的做法,销售额就按照开票填呗,进项哪里来,反正就按照勾选平台的数据直接填写就行了。

从来也没去管财务账上的数据,申报了一段时间,有一天,税务局过来查账,让ta把申报表数据和财务账应交增值税的差异列一个明细出来。
这时候才发现这个问题竟然成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哪里有这东西呢?慌慌张张的去找差异,一年的数据啊,从何找起?这就是平时不做好台账的严重后果。
更可怕的是,最后比对下来,发现账上有很多做了收入收了款,而没开发票的收入,这些竟然没有申报增值税。
好吧,补税吧。
很多公司账务处理岗位和申报岗位是分离的,如果申报前不进行核对,很多潜在的问题都可能无法发现,比如账务处理错误,进项税挂成销项税,比如有会计按照税会规定做了收入,提了销项税,但是税务岗还未开票。

所以,每次申报增值税,填写增值税申报表之前都有一个必须的准备过程,就是核对工作。

没有核对申报的数据就可能出现漏申报或者错申报,所以,一定要申报前认真核对。

虽然财政部2016年下发了最新的增值税会计核算的通知,具体科目也增加了一大堆(如上图)。
但是,说实话哈,我们一般的企业最主要的还是涉及那几个科目,比如最用的多的就是应交增值税下面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
我们日常核对也主要核对这几个科目,当然涉及其他科目你也应该核对。
每个月月初,我们在申报增值税,填写增值税申报表之前,都应该认真仔细的核对应交增值税科目和开票、勾选确认的数据。核对清楚再进行分析填列增值税申报表。之所以是分析填列,那就是申报表数据不一定就和你开票和勾选的总数一模一样。
销项核对
核对开票系统开票数据和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差异。
首先,你得去开票系统导一个开票明细数据,就是所有开票数据的电子明细表,方便加工核对的。
如图所示即为系统导出的开票明细,如果不知道怎么导,开票软件里面有网上咨询客户,很方便,直接点击咨询。

然后最好再打印一个开票汇总表,汇总表主要看我们导出的明细清单和总数是否对的上,不然你核对半天,基础数据都是错误的,那结果当然也是错误的。一窗式比对也是申报表和汇总表的数据,所以一定要核对一下。
然后,你要做的就是把财务系统的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导一个明细出来,这个各个财务软件都是不一样的,具体你自己琢磨琢磨你们用的财务软件,就是导明细账。

剩下的工作就是用Excel进行核对了,这里也是大家要精通Excel的原因,如果你Excel耍的好,这个工作花不了多少时间的。找出差异原因。然后做一个电子台账备查。

常见差异有哪些?
1.账务错误。比如开了发票,入账金额和税额录错了,毕竟是人为嘛,这种情况需要调账,这种申报表需要按发票填写,申报表和账务的差异台账备查,后期调整。
2.发票开错,比如发票开重了,这个时候申报表也需要先填写重复这张发票,因为一窗式比对申报金额不得小于开票数据,申报表和账务的差异台账备查,下期红字冲销重复发票。
3.发票误作废了,有些人不小心把当月发票误点作废了,如果此笔收入当月达到纳税义务时间,申报表需要补上,补在未开票收入栏次,下个月补开发票。
4.未开票收入。这种就是账务肯定确认了收入,计提了销项税,但是没开票,这就是一个差异,申报时候需要填写上,但是开票数据是没有的,如果没有对账,这块你可能漏申报,那么这个差异,计入到备查账,以后开票了再核销掉。
5.开票未做收入。比如,收到预收款开票,尚未达到销售收入确认条件,这也是一个差异,申报按照开票申报,但是账务就没有这个收入,台账备查。
6.视同销售情况,视同销售账务处理也没有这个收入额,但是需要填写申报表,申报表销售额和账务的差异台账备查。
等等这些情况,都需要核对来发现,如果你没核对,那么比如上面有些情况,该申报未申报,不该申报重复申报,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
进项核对
核对抵扣明细和账上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差异
首先,你得通过勾选平台去下载一个抵扣明细清单,这个前面有具体步骤方法。
然后也就是从财务软件导一个进项税的明细账出来,剩下工作就是运用Excel开始核对。
常见差异
1. 账务错误,也就是认证抵扣了,你入账金额录入错误,这个按照抵扣的数据填写申报表,差异台账备查,后期调整账务
2. 漏认证,账务有,但是没有认证,记住,勾选可以在申报期结束前勾选上个月的,所以核对了有这种差异,赶紧再把漏认证的勾选上,减少这种差异。
3. 不该抵扣的,如果核对发现不该抵扣的,需要做进项税转出,比如用于职工福利的购进商品,抵扣清单有,但是账务上没做进项税转出,那么记得做进项税转出,申报表也要同时做进项税转出填写。
进项转出核对
核对申报表进项税转出账面进项税转出的数据

申报表进项税转出填写的数据看看账务上进行了进项税转出处理没有?
有时候会计处理岗位在账务处理时候进行了账务处理,比如存货的报废,但是申报岗位并没去核对账,导致进项转出漏填。
有了核对差异后,你就可以结合开票数据、抵扣数据、、差异数据分析填列申报表了。
4
具体流程
汇总上报-纳税申报-三方扣款-清卡,其实流程就是这么简单。
汇总上报,说的简单点就是把你的开票信息汇总上传了,汇总上报的工作在开票系统完成,这个一般是现在开票系统基本是自动完成了,你不用管。你次月1日打开开票系统他会提醒你已经上传成功。如果汇总上报成功你还没纳税申报,那系统就会提醒你这个。


具体目前叫汇总上报,具体金税盘、税控盘、税务Ukey的流程还有区别,大家可以收藏并查看下面这篇详细的文章。
纳税申报,就是填写申报表,这个在申报软件里面填写,个别是手工填写大厅申报。
以开票基础数据和你核对的差异分析填列附表1
按票种、按税率对应填写即可


以勾选平台的数据和需要计算填列的进项税结合核对差异台账,分析填列附表2

这个附表2的具体填写,详细的大家可以收藏学习下面这2篇文章。
链接:
对不起 ! 从今天起,抵扣的问题一律拒绝回答
申报表给了10个栏次填进项转出,你会几个?
其实主要就是附表1、2的填写,附表3是有差额计税的填写,附表4是加计抵减和税额抵减,这个有的就填,没有就不填,还有减免税明细表,都是有就填写,没有就空白保存即可。
附表1、2填写后会自动生成主表数据,主表生成后再自己检查一下就可以提交申报了。
缴款,如果有税金产生则可以直接网上点击扣款。
清卡,清卡也是自动完成。申报完成后你再次打开开票会提醒你清卡完成。这就意味着你的申报工作完成了。完成后系统就是这样。

这里,笔者以一个详细的案例给大家展示一下是如何根据开票、抵扣数据填写申报表的。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20年9月发生有形动产经营租赁业务,开具4张13%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合计1200000元,税额合计156000元(销项税额);

销售应税货物,开具1张13%税率的增值税普通发票,金额80000元,税额10400元(销项税额)。

购进按规定允许抵扣的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取得1张9%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50000元,税额4500元(进项税);

取得1张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票价2000元,民航发展基金50元,燃油附加费120元(进项税);

取得5张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票面金额合计2060元(进项税)。

购进一栋不动产,取得1张增值税9%专用发票,金额1500000元,税额135000元(进项税)。

企业符合加计抵减政策,并已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声明》。

01
分析
本期(销项税额)
=156000+10400=166400(元)
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发票上注明的税额,即4500元(勾选进项税);
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
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价+燃油附加费)÷(1+9%)×9%=(2000+120)÷(1+9%)×9%=175.05(元)(计算进项税)
需要注意,民航发展基金不作为计算进项税额的基数。
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3%)×3%=2060÷(1+3%)×3%=60(元)(计算进项税)
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进项税额合计=4500+175.05+60=4735.05(元)
购进不动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发票上注明的税额,即135000元;(勾选进项税)
本期可抵扣进项税额=4735.05+135000=139735.05(元)
企业可计提的加计抵减额=139735.05×10%=13973.51(元)
本期应纳税额=本期销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本期实际抵减额=166400-139735.05-13973.51=12691.44(元)
上述仅仅是案例,具体开票就是二哥前面说的用开票软件开,月度初要上报汇总,抵扣的具体分不同抵扣凭证或计算直接填列,或勾选后填写申报表。
具体填写申报表按内容分别填写。
1.《附列资料(一)》第1行“13%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本行“开具其他发票”“销售额”列=80000(元)
本行“开具其他发票”“销项(应纳)税额”列=10400(元)

《附列资料(一)》第2行“13%税率的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
本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列=1200000(元)
本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项(应纳)税额”列=156000(元)

本月销项(应纳)税额合计=156000+10400=166400(元)
该企业2020年9月(税款所属期)《附列资料(一)》填报如下所示:



2.《附列资料(二)》第2行“其中: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
本行“份数”列=2(份)
本行“金额”列=50000+1500000=1550000(元)
本行“税额”列=4500+135000=139500(元)

《附列资料(二)》第8b行“其他”:
本行“份数”列=6(份)
本行“金额”列=(2000+120)÷(1+9%)+2060÷(1+3%)=3944.95(元)

本行“税额”列=175.05+60=235.05(元),本行填写企业取得的除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的其他扣税凭证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附列资料(二)》第9行“(三)本期用于购建不动产的扣税凭证”:
本行“份数”列=1(份)
本行“金额”列=1500000(元)
本行“税额”列=135000(元),本行填写企业本月允许抵扣的不动产进项税额。

《附列资料(二)》第10行“(四)本期用于抵扣的旅客运输服务扣税凭证”:
本行“份数”列=7(份)
本行“金额”列=50000+3944.95=53944.95(元)
本行“税额”列=4500+235.05=4735.05(元),本行填写企业本月允许抵扣的所有国内旅客运输服务进项税额。

该企业2020年9月(税款所属期)《附列资料(二)》填报如下所示:



3. 该企业2020年9月(税款所属期)《附列资料(四)》填报如下所示:



4.该企业2020年9月(税款所属期)主表填报如下所示:



上面案例就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日常案例,涉及开票、抵扣的具体数据的填写,大部分企业日常就是类似业务,参考申报即可。
5
报税常识不可忽略
1. 企业注册成立后就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去税务补充涉税信息,管理员给你设置好申报税种后开始就应该按时间开始申报了。不去会被罚款。

2. 增值税有申报期限。按照规定,增值税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一般情况下,基本都是一个月申报一次,时间正常情况下就是次月15日之内,千万不要逾期!逾期现在基本要罚款,还要影响企业税务信用等级。
3. 申报一般都是网上申报了,现在还在大厅申报的尽量开通网上填写申报表申报,免得跑来跑去麻烦。当然最好也签订银企协议,有税金网上直接扣款。都是很方便的。
4. 你没有开票,没有收入也必须要申报。也就是你一年必须要申报12次。不要觉得什么都没有就不按时申报,什么都没有也要零申报,长期零申报会影响信用。
5. 进项税不够切忌不要买发票,虚开虚抵是不能逾越的红线,进项税不够要分析原因,是公司本身增值税空间大,毛利高,还是上游供应商无法提供发票等原因导致,找到具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反正不能买发票。
以上其实就是一个大概的流程,如果你是新手,你按照这个流程操作,其实报税没啥难的,一般小公司,新企业也没有其他复杂的业务,甚至完全就是开票多少收入就是多少,勾选多少进项就是多少,没有各种特殊情况,那么就更简单了。
在这些简单业务流程走通后,遇到具体复杂业务,涉及具体细节,比如简易计税申报,差额计税申报,这些再通过二哥其他文章来学习,其实有了大概框架,其他的都是补充了。
这就是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申报流程。
收藏贴!小规模纳税人申报增值税详细流程
我们做财务的都非常清楚,现行增值税纳税人根据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是否超过规定标准,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实行不同的计税方法和管理制度。

按照目前的规定,纳税人在连续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500万的,除特殊情况外,都应该登记为一般纳税人。
所以你可以看到,如果你是一个小规模纳税人,那么你一年的经营规模肯定是不大的,规模不大,会计核算量自然也就小,平均一个月也就最多几十万的销售额。
小规模纳税人实行是简易计税法,直接采用销售额乘以征收率计算应交增值税。一般情况下小规模的征收率都是3%,特殊情况下是5%,比如出租不动产。
如果某公司是一家销售货物的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那么我每个月算增值税,直接就用销售额乘以征收率计算申报即可。比如,我2019年9月销售额20万,那么应交增值税就是20万*3%=6000。
这相对于一般纳税人的算法就简单的多了,完全就是傻瓜式的。
算法简单,小规模纳税人记账也简单。
按照22号文规定,它只需要在应交税费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设置专栏及除“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和代扣代缴增值外的明细科目。
所以,正常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你就使用一个科目就完事大吉,那就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接上面的案例,某公司销售额20万,应交增值税6000。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20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000
销售部分分录就这样简单处理就完事了。
这相对于一般纳税人可简单的多,一般纳税人由于其独特的计算方法,科目也相对复杂,按照财会「2016」22号的规定,一般纳税人核算涉及的二级科目就有11个,而应交增值税下还设置了10个专栏。
光是这些科目和专栏就够学习一阵子的。

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设计也比较简单,其实最主要就是一张主表,大多时候附注资料和减免税申报表都用不上。
接上面的案例,某公司销售额20万,应交增值税6000。全部自行开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按月申报,那么当月申报表直接就这样填写就申报了。


上面说的这些其实都没有错,小规模纳税人不管从记账还是报税上感觉都比一般纳税人还要简单,一个科目,一张主表走天下。
但是这些仅仅限于通常情况下,其实我们认真结合小规模各种优惠政策再来看其纳税申报,那真的就不是很简单了。
而我们之所有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其实就是为了享受小规模的政策红利,所以我们小规模纳税人要学习申报,掌握目前阶段的优惠政策下的填写方式是最重要的。
小规模增值税缴纳这块能够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就主要有下面这些。

季度不超过30万,增值税免了。


疫情期间,湖北地区不论销售额,适用3%的增值税免了!非湖北地区,减按1%征收。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24号】明确上述优惠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

疫情期间的其他免税的情况,小规模一样的享受。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28号】明确上述优惠政策执行至2020年12月31日。
所以,面对上面的优惠政策,笔者觉得,大家在做小规模纳税人申报时候一定要注意下面相关问题。
1.季度销售未超过30万,要考虑是否开具了专票的问题,因为开了专票,哪怕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专票部分也要交税,申报填写有所不同。
2.有按照项目免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同时又是季度不超过30万的情况,这个时候如何申报?
3.减按1%,按1%开具发票,没超过30万但是开具了专票,或者超过30万销售额,这些情况下申报方式又有不同,这个新的填法需要掌握。
所以,小规模各种优惠政策加持,小微、减征、免税等,让本很简单的小规模增值税申报变的一点点都不简单。
也正是因为各种政策交织,我们纳税人经常反应不过来如何填写申报表!
3季度征收期如期而至,笔者和大家一起,抽丝剥茧,一步步看看如何破解在如此多政策交织下的小规模纳税人申报问题,助力我们每个小规模纳税人顺利完成申报工作。
首先、我们得看看自己期间收入是否超过免税标准(月度10万、季度30万),这个点直接决定了你的申报方式。
第一部分
如果季度不超过30万,那么我们再看看是否开具了专用发票,如果没有,那就很好办了。
某公司为成都地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选择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2020年1月份销售货物自行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价税合计10.30万元,2月份销售货物取得未开具发票含税收入5.15万元,3月份销售货物未开具发票价税合计10.10万元。

季度销售额25万,未超过30万,开了有3%的发票,也有按1%征收的未开具发票收入。
申报表如何填写?其实这种情况就非常简单了,管它开了3%还是1%,还是没开具发票,直接按照享受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来申报即可,如下图。

提示:这里我们会发现票面税额和申报表17栏自动生成的免税额有差异,这个差异不用理会。
2.季度未超30万,未开具专票,如果同时还有免税的业务,如何申报?
某公司为成都地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选择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2020年1月份销售货物自行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价税合计10.30万元,2月份销售货物取得未开具发票含税收入5.15万元,3月份提供生活服务的免税业务取得收入10万元,未开具发票。

这种情况如何申报?这种直接按照小微企业申报即可,可避免多填写一张减免税明细表。

3.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不仅有公司,还有个体户,如果是个体户呢?申报又有所不同。
个体户,季度未超30万,未开具专票。
某公司为某地区个体户,系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选择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2020年1月份销售货物自行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价税合计10.30万元,2月份销售货物取得未开具发票含税收入5.15万元,3月份销售货物未开具发票,价税合计10.10万元。

个体户小微免税申报,和企业申报填写的栏次是不同的。

4.如果你属于差额纳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如提供旅游服务、劳务派遣服务等,只要差额扣除以后的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仍然可以享受小微免税优惠。
这里季度销售额是以差额后的销售额来判断。
某公司为某地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选择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2020年1月份提供旅游服务取得含税收入20.30万元,其中按政策规定可扣除金额10万元,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2月份提供旅游服务取得含税收入10.15万元,其中按政策规定可扣除金额5万元,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3月份提供旅游服务取得含税收入15.10万元,其中按政策规定可扣除金额5万元,未开具发票。假设扣除额无期初余额。

差额扣除后的销售额为25万,小于30万,依旧享受小微企业免税政策。
这个时候就需要多填写一张申报表,附列资料这张申报表。

注意,这里第8栏“不含税销售额”计算公式调整为:第8栏=第7栏÷(1+征收率)。不含税销售额”=(203000-100000)÷(1+3%)+(101500-50000)÷(1+3%)+(151000-50000)÷(1+1%)=250000(元)

5.如果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超过了30万元,未开专票,但扣除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之后仍未超过30万元,则差额部分可享受小微免税,不动产销售额按照5%交税。
某公司为某地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选择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2020年1月份销售货物自行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价税合计10.30万元,2月份销售货物取得未开具发票含税收入5.15万元,3月份销售货物10.10万元。3月销售不动产10.5万,未开具发票。

这个案例中,公司销售额合计是35万,超过了30万,但是减去不动产销售额后就是你25万,满足小微企业优惠。
所以,就25万差额部分享受免税,而不动产销售部分正常征税。


6.当然,如果未超过30万,收入全为免税项目,比如疫情期间提供生活服务,也开具了免税发票,那么可以在其他免税栏申报。

当然,你如果想了解自己的行业或者自己的应税行为是否有免税政策,可以直接看看减免税代码(大概有接近200种),这个里面还是特别全的。
某公司为某地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提供餐饮服务,选择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2020年1-3月份取得免税销售额25万。


注:这里就涉及减免税明细表的填写了。
你看看,光是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未开具专票的情况都有如此多种。
你说小规模纳税人申报是不是不简单?当然,不超过30万,开具了专票,超过30万的情况还有一些。
第二部分



我们再看看季度不超过30万,但是有开具专用发票的情况(由于小规模已经全面放开自开专票,所以这里都以自开专票举例)。
1.某公司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选择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2020年1月份销售货物自行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价税合计5.15万元,2月份销售货物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0.30万元,3月份销售货物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0.10万元。

季度销售额为25万,未超过30万,但是开具了专用发票,专用发票不能免税,所以这种情况下专票部分征税,其他的可以享受免税。
而且3月开具的1%的部分享受了减按1%征税的优惠,申报时候还需要把2%的部分填写到减征和减免税申报明细表中。
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的不含税销售额×2%=101000÷(1+1%)×2%=2000。

主表填写如下:


注:1%的申报方式是有所不同的,涉及减免税明细表和主表的16栏次。
2.同样,如果不是公司,是个体户呢,这里填法又有所不同。
第11栏“未达起征点销售额”:填写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未达起征点(含支持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免税销售额,不包括符合其他增值税免税政策的销售额。本栏次由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填写。
某公司是个体户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选择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2020年1月份销售货物自行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价税合计5.15万元,2月份销售货物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0.30万元,3月份销售货物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0.10万元。

季度销售额为25万,未超过30万,但是开具了专用发票,专用发票不能免税,所以这种情况下专票部分征税,其他的可以享受免税。
而且3月开具的1%的部分享受了减按1%征税的优惠,申报时候还需要把2%的部分填写到减征和减免税申报明细表中。
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的不含税销售额×2%=101000÷(1+1%)×2%=2000。

主表填写的差异就在于免税销售额的地方。


3.如果你属于差额纳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只要差额扣除以后的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仍然可以享受小微免税优惠,但是如果你开具的是专用发票也是没法免的。
某公司为某地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选择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2020年1月份提供建筑服取得含税收入20.30万元,其中按政策规定可扣除金额10万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2月份提供建筑服务取得含税收入10.15万元,其中按政策规定可扣除金额5万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3月份提供建筑服务取得含税收入15.10万元,其中按政策规定可扣除金额5万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假设扣除额无期初余额。

差额扣除后的销售额为25万,小于30万,但是全部开具的专票,无法免税。




4.如果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超过了30万元,但扣除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之后仍未超过30万元,则差额部分可享受小微免税,当然开具的是专票差额部分也没法享受。
某公司为某地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选择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2020年1月份销售货物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0.30万元,2月份销售货物取得未开具发票含税收入5.15万元,3月份销售货物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0.10万元。3月销售不动产10.5万,开具普通发票。

这个案例中,公司销售额合计是35万,超过了30万,但是减去不动产销售额后就是你25万,满足小微企业优惠。但是其中专票部分不得免税。
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的不含税销售额×2%=101000÷(1+1%)×2%=2000。



注:以上案例中自开专票销售额同时需要填写在代开栏次。
是不是有点晕?当然如果超过30万,它还有一些填法,但是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了。
超过了30万首先就不会有小微优惠缠绕在里面,那么就相对单纯一些,主要注意一下3%减按1%的申报方式,当然也要注意一些免税项目的申报。
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如果你预测你超过30万,那么建议你如果有免税项目的享受,尽量就都开免税发票或者1%的发票,充分享受政策。
最后,再说说小规模填写申报表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和一般纳税人一样,你也需要统计开票系统的开票情况,专票开了多少,普通发票开了多少,合计多少,还有哪些未开具发票需要申报纳税的,都需要做一个系统统计,避免漏申报。
小规模也需要做税控系统的汇总上报和清卡,流程和一般纳税人一样。
详细参见:10月征期顺延,附最新金税盘、税控盘、Ukey汇总报送和清卡流程
当然,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比,其是不涉及抵扣的,这部分工作节约了。
账务和申报的核对是必要的,这个也需要申报之前做。

来源:二哥税税念
葫芦岛税务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吧~

政策 | 资讯 | 解读 | 税宣
165_160269453455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