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749
  • Tax100会员 33460
查看: 598|回复: 0

中秋节,一起来对诗!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3099
2020-10-1 03: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南京税务
标题: 中秋节,一起来对诗!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kxNDU5Nw==&mid=2650551100&idx=1&sn=5d3cf959807666db85beafb4802163f1&chksm=bef9a536898e2c20cf5b70a4d7aa0110fedfc23155f9b4b1e416157dd9430015e48fa0ce0a73#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9-30
二维码: -

中秋节的诗意,在流传千古的习俗里
吃月饼,赏婵娟
中秋的诗意,在文人墨客的诗文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在这个富有诗意的节日里
我们也开了一场税务“诗会”
一起品读藏在诗词里的税事吧


税收为国为民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向左滑动对诗
诗词解读

这是周朝奴隶主于丰收后祭祀田祖的诗歌,诗中记述了农业生产的情况。“雨我公田,遂及我私”里的公田私田就是当时实行的井田赋税制度。诗歌描述了西周时期的农业生产情况,这时候井田制发展成熟,也间接体现了土地私有制的萌芽。

向左滑动对诗
诗词解读

两税法为唐德宗时宰相杨炎所定,将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是为两税。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不再区分土户、客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租庸调”和一切杂捐、杂税全部取消;凡鳏寡孤独不济者,可以免税。国家制定两税法,本意是推行仁政,为民解忧。在实行伊始,明文规定税外不许滥加税目,如果有地方官敢不这样做,便以违法定论。但两税法实施后期,由于吏治腐败,人民负担更为沉重。
减税降费
自古以来,减税降费就是仁政德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家政通人和。


向左滑动对诗
诗词解读

元和三年冬天到第二年春天,长安周边遭受旱灾。唐宪宗颁布免税诏令,“白麻纸上书写着施恩布德的诏令,免除今年的租税”。同时诗人也写到,公文送来时十家缴纳的租税九家已送完,没想到诏书竟成了一纸空文。这也说明减税降费要重落实落细。

向左滑动对诗
诗词解读

陆游被罢官后闲居故乡山阴,此时,农民已得到减税休养生息,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日渐殷实,生活安定,重视教育。因官赋已交,整年不会有小吏催租。
征纳和谐
“征税于民为民所用,管财归国是国之需”,征纳关系才会融洽和谐。


向左滑动对诗
诗词解读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税收的期待,即:朝廷不增加法定税额之外的负担,百姓不承担法定税额之外的更多辛劳。

向左滑动对诗
诗词解读

此诗描绘了唐朝时期的集市景象。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后来渐渐发展成为古代城市商业区,“天涯同此路,人语合殊方”,人们来自不同地方,说着不同语言,聚集在草市进行商贸活动,官方设有机构对草市进行日常管理和征税。
依法诚信纳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向左滑动对诗
诗词解读

此诗为北宋苏轼在绍圣二年时所作,寄给远在宜兴的两个儿子苏迈和苏迨,“门户各努力,先期毕租税”,特别叮嘱他们早早缴纳租税,足见苏轼对依法纳税的重视,并将这种税收遵从意识言传身教与家人。

向左滑动对诗
诗词解读

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隐居一隅,耕种田地,亲自劳作,在年将尽之时,及时缴纳赋税,也体现了诗人对依法纳税的重视。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双节同庆
家国团圆
417_160149303742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