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159
  • Tax100会员 33410
查看: 465|回复: 0

【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宜昌这些动作很“硬核”!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747
2020-9-25 01: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宜昌税务
标题: 【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宜昌这些动作很“硬核”!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OTUzMTk2MQ==&mid=2247494263&idx=1&sn=f62d5d95f107087c6e38e13bbc0c009a&chksm=97db75a1a0acfcb790624727de331bfb5fd89ac1959cc872885d17c199894ed5ce525b75a917#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9-24
二维码: -






对标一流优环境
——我市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观察①
营商环境是最好的软实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今年以来,我市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标准,努力把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成为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金字招牌,以“硬举措”托底软实力,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加速前行。
  9月8日,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在全省复制推广优化营商环境第一批典型经验16条。我市率先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推进“刷脸办电”提升获得电力便利度、“科创贷”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做法榜上有名。

只进一扇门 办成百家事
  开办一家企业,从设立到具备一般性经营条件全程需要多久?
  我市的答案是:一天。
  2019年5月,我市将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1.5个工作日。今年,市市场监管局探索把企业开办信息从“一窗办平台”推送至税务、社保等相关单位,实现营业执照和免费印章同步领取,初创企业1个工作日可开办成功。
  这是我市不断改革创新,打破“数据孤岛”和部门壁垒,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入推进“一网通办”“1233+80”“六多合一”改革等行动, 影响企业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被一个个清理:
  拿地难?我市融合城乡规划及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环保、林业等多项规划,叠加编制“一张蓝图”,建立综合信息平台,线上协调用地。
  评估繁?全市18个工业园区统筹推进区域性评估、环境影响等8类建设评价事项,由政府购买服务,为企业省时省钱。
  审图慢?项目业主只需网上提交一次资料,8-15个工作日就能办结,提速30%以上。
验收时限由57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推行“58证合一”,企业备案资料精准推送相关部门共享,同时实施106项涉企审批“证照分离”;实现“五统一”综合执法,强化“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我市“互联网+监管”工作纳入全省试点。

同时,大力推行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建立企业开办、投资项目审批等“四个一窗”,80%事项实现一窗受理,让企业只进一扇门,能办百家事。
建好一个厅 破解融资难
  “我们企业通过网上金融服务大厅获得贷款300万元,解决了资金周转困难。” 丽橙酒店负责人郑则暖说,公司在网上提交申请后第二天便获得300万元授信,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疫情发生以来,众多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如何保证金融活水不断流?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牵头组织39家单位,依托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不见面融资基础优势,建立了应对疫情金融服务应急中心:企业通过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发布需求,银行线上“接单”或“抢单”,明确主办银行,主办银行通过政务数据研判、线下尽调等方式摸底企业,形成保姆式的企业金融包保服务。
  据统计,截至7月31日,共帮助企业新增授信、放款、表外融资分别达903亿元、601亿元、167亿元。
  疫情期间,国家、省、市出台了税费减免、就业补贴、水电气降价、财政贴息、金融支持等一揽子惠企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全力利用政策资金“活水”,帮助其流向企业“洼地”,增强企业生命力,成为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使命。

“今年上半年,点军区税务局为我们企业办理退税18笔,退税金额合计835万元,有效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蔡杰说。

受疫情影响,三峡制药主打产品硫酸新霉素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1.12%。得知企业陷入困境后,点军区税务局主动为其送去政策。
通过税务人员和企业财务人员一同梳理测算,作为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三峡制药可以享受出口退税、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等3项共计835万元税收优惠政策。
   “政策支持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增强了我们应对疫情的信心和实力。”蔡杰说,截至6月底,企业产购销已基本恢复至同期水平。
甘当“店小二” 亲清常在线
  “我们希望能在宜昌把自研项目落地,让企业发展壮大。”4月26日,市公安局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在东土科技(宜昌)有限公司,得知企业希望将自研“信号控制系统”项目落地宜昌后,相关领导同志当即表示,市公安局愿意作企业“试验田”,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实质支撑。
  有承诺必行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市科技局迅速与企业对接,8月18日“交通科技联合工作室”正式成立,以点军区为试点,建立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实验室,优化道路通行环境,打造示范基地,待项目成熟后结合实际情况将在全市推广。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在着力当好“店小二”的同时,我市还着力营造清晰透明的市场环境、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用法治之手为各类市场主体拉起一张“防护网”。
  记者了解到,市司法局组织对现行有效的市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围绕与上位法一致、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清理,市政府对277份制度性文件作出处理:4部规章继续施行,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继续施行192件、废止75件、修改6件。
  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列出15条清单化硬举措,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市市场监管局秉持审慎包容的监管原则,对市场主体首次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及时纠正的,免予行政处罚……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公平的市场竞争让市场活力更充盈。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近日,我市又发布了《营造更优环境落实惠企政策加快疫后重振责任清单》,对71项政策措施逐一明确责任单位,确保好政策落地见效。
  日积跬步,终至千里。日益改善的营商环境,必将极大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企联手赢先机
——我市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观察②
  8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4.8%,较上月提升3.1%,居全省第二位。
  疫情之下,我市经济何以快速回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及时落实系列惠企政策,推出系列暖企服务举措,政企联手赢得发展先机,不断加快疫后重振步伐。
政策“落地有声”,企业获得感强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及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惠企政策。我市狠抓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昨天,点军税务服务官又上门送服务,询问企业最近的发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截至目前,我们已收到减税降费政策大礼包108万元,压力减轻不少。”9月17日,湖北龙腾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徐红说。
一季度,龙腾红旗电缆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5%。在企业困难时期,点军区税务局“助企纾困”工作组主动上门,开展“三问一承诺”活动,积极宣传税费优惠政策,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应享快享。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电费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三宁化工公司每月需交8000多万元的电费,支出压力大。“2月到5月,企业获得用电优惠1136.78万元,这个政策红包为我们减负不少。”三宁化工公司生产环保部张鹏飞说。
  我市正将惠企减负政策的“红利”转化为企业手里的“红包”,努力做到“政策一条不落、优惠一企不漏”,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对惠企政策的获得感。
  截至8月底,我市通过落实社保降率、免征等减负政策为全市企业减负20.5亿元,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三险综合征缴率达97.6%,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单位数较去年底增长15.5%。目前,全市已向10276家用人单位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91亿元,为151家企业落实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818万元。
“企业方舱”暖企,发展信心倍增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如何让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活下来、留得住、发展好?我市采取一系列暖企行动,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机器轰鸣,硅橡胶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7月硅橡胶产能300吨,产值600万元,受下游需求复苏和硅油行情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销售额预计突破3亿元。”宜昌兴越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玉彪高兴地说。
  这家经过“企业方舱”救治的企业,在1000万元贷款输血下,如今正满血复活。
  受疫情影响,5个月前兴越新材料面临现金流短缺,一度“喘不过气”。入驻“企业方舱”后,猇亭区成立企业服务组,针对企业拿出了“一企一策”纾困方案。
  兴越新材料无抵押物,经地方政府与担保公司沟通后,尝试多种金融创新,将企业设备、项目、纳税信用、应收账款等纳入可担保范围,多渠道打通金融活水,问题迎刃而解。
  为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我市设立“企业方舱”,为入舱企业“把脉体检”“输血救急”“保驾护航”。截至8月31日,市县两级已组建“企业方舱”10个,共计“入舱”企业320家,已有41家企业康复出舱,累计提供金融支持90家、15.2亿元。
9月3日,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长青(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青生物”)建设项目完成场平交付。“总投资15亿元的项目还未完工,公司又计划追加10.7亿元投资。”长青生物公司总经理余兵兴奋地说。
  去年12月,长青生物落户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为帮助企业尽快建成投产,宜昌高新区成立项目服务专班,挂图作战,拼速度抢进度。仅一个月,完成近90%征地拆迁签字。
  项目建设正酣时,疫情来袭,长青生物却未按下暂停键。宜昌高新区采取项目“云审批”,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完成排水规划、招标文件等各项手续,疫情期间项目率先通过市级入园评审。
  汛情席卷而来,节奏再次被打断。施工单位24小时不间断作业,超进度20天完成场平,地基强夯也赶超了进度。
  “遭遇疫情和洪灾双重冲击,竟然能够赶上原定进度,不得不说宜昌这个‘赛道’真牛。”余兵感叹。
助企服务精准,“有呼必应”暖心
  为加快实现疫后重振,我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打造“双千”服务“升级版”,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湖北德全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木门、衣帽间、书柜、护墙板等木制产品的企业,产品主要销售北上广等地。受疫情影响,企业订单锐减,面临着销售难和运输难的困境。
  宜都市松宜矿区“双千”服务专班了解情况后,主动为企业介绍当地家装、工装公司,以拓展新客源,开拓本地、省内市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在生产经营上,‘双千’服务专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指导。只要有困难,他们随叫随到。”湖北德全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虎说。
今年,我市将“双千”服务拓展到1430家工业企业、1637家服务业企业、445家农业企业,逐一落实包保责任制,建立帮扶责任清单,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截至9月9日,全市共收集企业各类问题1813个,已办结1787个,办结率达到98.6%。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宜昌正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发力、持续发力,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三峡日报


478_160096805743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