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649
  • Tax100会员 33676
查看: 221|回复: 0

[国务院政策] 压缩企业审批时间须拆除“隐形门槛”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804
2020-9-15 18: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策文件
政策原文链接: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1/10/content_5356758.htm
发文单位: 新华社
文件编号: -
文件名: 压缩企业审批时间须拆除“隐形门槛”
发文日期: 2019-01-11
政策解读: -
备注: -
纵横四海点评: -
新华社武汉1月10日电 题:压缩企业审批时间须拆除“隐形门槛”
新华社记者 李劲峰
提交开办店铺的审批申请,需要街道先出具证明;在产业园办企业,得拿到有关部门审批的“入园表”才能登记注册……在国务院明确要求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的情况下,一些地区仍出现设置审批“隐形门槛”、不同职能部门“流程打架”等现象,导致政策落实打折扣。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多、办事难、耗时长等问题,一直是企业反映的办事堵点和痛点。为此,国务院明确要求,到2019年上半年全国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减至8.5天”,试点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通过审批流程再造、简化手续程序等举措,各地企业开办与项目建设审批时间明显压缩。然而,有些地方自行设立前置条件、部门程序“打架”令一些企业依旧面临“审批长跑”。
这些“隐形门槛”“流程打架”极易让审批时间压缩变成“数字游戏”。企业依旧得多头跑、反复跑,费时费力,政策获得感大打折扣。加上很多前置审批事项,缺乏标准、要求模糊、透明度低,极易形成寻租空间,滋生腐败。
此般乱象背后,一方面是政策落实选择性执行,一些地方对好压缩、好完成的事项纳入审批时限范围内,有挑战、有利益的事项则列入前置审批,如此既能完成任务,又简单省事;另一方面是部门利益驱使,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对审批权力不愿放,审批流程不愿改,打着工作需要、加强监管等幌子,依旧我行我素。
企业开办、项目建设的便利度,是评价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推动企业审批时间压缩落实到位,消除“隐形门槛”和“流程打架”,需要前期规范、后期监督两端发力。在科学评估基础上,对审批事项与审批流程进行系统清理,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设立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采取有效措施倒逼部门之间打破利益隔阂、实现信息共享,推广联合审批、联合验收等方式,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一步压缩全流程审批时限。
此外,监督也应及时跟上。对违规设置前置审批事项相关“土政策”,放任流程打架,在压缩时限上玩“数字游戏”等情况,及时督促整改。该通报的通报,该问责的问责,确保中央政策早落实,早见效,让企业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中享受更多便利,提升获得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