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192
  • Tax100会员 33756
查看: 210|回复: 0

[国务院政策] 地震局副局长解读《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804
2020-9-15 16: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策文件
政策原文链接: http://www.gov.cn/xinwen/2017-06/07/content_5200570.htm
发文单位: 地震局网站
文件编号: -
文件名: 地震局副局长解读《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
发文日期: 2017-06-15
政策解读: -
备注: -
纵横四海点评: -
聚焦地震科技关键问题,大力提升国家抗御地震风险能力
——赵和平解读《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

6月7日,《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创新工程》)在2017年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上正式推出,作为未来十年国家地震科技行动计划。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和平在此次地震科技创新大会上对《创新工程》编制思路、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赵和平介绍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进一步提升我国地震科技水平和防震减灾能力,保障“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地震安全,中国地震局党组启动了《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编制工作。编制工作重点考虑了四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新理念、新思路,二是更加注重需求牵引、目标导向,三是更加注重开放合作、集中攻关,四是更加注重全链条一体化设计。编制工作历时4个多月,得到有关部门、企业、协会和高校的大力支持,经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咨询论证,于6月1日通过中国地震局党组会审议。
赵和平重点解读了“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四项科学计划。他说,“透明地壳”计划将全面开展地下结构和构造的探察工作,特别是主要地震带的深浅结构和断层活动习性,逐步实现“地下清楚”的目标。“解剖地震”计划将深入详细解剖典型震例,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建立强震孕震的数值模型,丰富和发展大陆强震理论,逐步深化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认识。“韧性城乡”计划将科学评估全国地震灾害风险,研发并广泛采用先进抗震技术,显著提高城乡可恢复能力,不断促进我国地震安全发展。“智慧服务”计划将全面提升防震减灾科技产品,完善服务平台,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智慧服务,不断满足政府、社会和公众需求,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赵和平强调,为确保四项科学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目标能够实现,中国地震局将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人才队伍、强化条件平台、扩大开放合作五个方面采取保障措施。
赵和平认为,《创新工程》重在落实。中国地震局将建立工程实施管理协调机制,抓紧启动工程任务实施。成立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和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专家组,启动实施“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深部探测”国家重大专项、“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项目,同时做好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震局首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编制和启动实施。

《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全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