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161
  • Tax100会员 33649
查看: 544|回复: 0

城东税务 | 脱贫路上税徽红

6825

主题

6825

帖子

6830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30
2020-9-15 01: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西宁税务
标题: 城东税务 | 脱贫路上税徽红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1MDk0MzU2NA==&mid=2247490684&idx=1&sn=584720f173821f5e8f6bca7e1e11401f&chksm=fb99b25fccee3b4922d451ed6c7390454e9e78f8aaf7942b55f43c35230ec053fbae1c6e2964#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9-14
二维码: -

The Autumnal Equinox



脱贫路上税徽红

秋雨淅淅沥沥。

9月9日,在赶往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泥麻隆村的沿途,“中药材种植之乡”的大型宣传牌被秋雨洗刷的格外醒目。


“2001年城东区税务局就开始帮扶我们村了,20年来我们都成了‘亲戚’。”今年40岁出头的泥麻隆村会计赵邦龙2005年被群众选为村会计,作为村干部,他对贫困帮扶有着深切的体会。

对处于浅脑山的泥麻隆村来说,全村131户、483人,耕地面积只有1560多亩,曾经靠传统种植小麦、油菜、马铃薯为主要生产生活来源,能不能“吃饱饭”全由老天爷“说了算”。

年年帮扶不见效,城东区税务局党委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14年,在国家各项利好政策的鼓舞下,城东区税务局党委审时度势,与泥麻隆村“两委会”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决定依托气候温和、自然环境良好的优势引导群众尝试种植中藏药材。

动员、购苗、请技术员……有些群众开始着手种植,有些群众在等待、观望。当年,部分群众种植的几十亩黄芪、党参、大黄等中藏药材有了收获,亩产收入超过1500元,个别种植户收入超过2000元,远远高于小麦亩产500斤、油菜亩产300斤的收入。大家通过试种中藏药材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种植中藏药材的另一个好处是,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年轻人可以出外安心打工,打工收入增加了不少。”赵邦龙说。

泥麻隆村试种中藏药材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第二年,在全村得到全面推广,农户多则二三十亩,少则三五亩,兴起了中藏药材种植高潮。“最多的一年,全村种了1200多亩中藏药材。”泥麻隆村支部书记汪治财回想起群众积极性高涨的情景,记忆犹新。


然而城东区税务局作为脱贫攻坚的“领头羊”和“主心骨”,在和村“两委会”交流中发现,由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导致农户种植粗放、缺乏精细管理,原本高产的中藏药材产量不尽如人意。汪治财说:“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是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种植,才能增产增效。最近几年,我们适度压缩种植规模,目前种植面积压缩到600亩左右。目前,黄芪、党参等鲜药材逐步成为了品牌,销往甘肃、安徽等地,在西北有了名声。”

2013年,根据发展需要,泥麻隆村126名社员成立了湟中第一个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湟中旺财中药材种植合作社。2014年,由旺财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和其他4家中藏药材种植合作社牵头,成立了湟中县(现在设区)中藏药材种植联合社,目前,联社成员已发展到17家。“联合社的种植规模达到6000亩,在种植技术交流、种苗提供、培训、销售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不少特色种植村的致富主渠道。”汪治财明白了“抢先一步,领先一路的”道理——城东区税务局干部们说,贫困帮扶,激活了一池春水,找到了“突破口”,带动了农牧民增收致富,换来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艳阳天。


今年50岁出头的赵军才,家里父母常年卧病,是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户,全家13亩耕地有6亩地种植了中藏药材。“如果没有当年(城东区)税务局和村委会种植中藏药材的决定,我们脱贫是没指望的事。这几年,我的(种植)经验和技术成熟了,每年种植中藏药材的收入就有6万块。”赵军才的另外一笔收入是:常年在合作社务工,每月有3000元的稳定工资。

村民汪治龙插话说:“去年合作社在保底分红500元(每亩)的基础上,还另外给群众每亩分红40元,大家的干劲更大了。”此外,城东区税务局提供资金6万元、帮扶建档立立卡户的养猪棚也发挥了作用。“去年以来,猪肉价格上涨,三家贫困户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赵邦龙估摸,根据他掌握的出栏情况,建档立卡户给村委会报的这个数字,还打了“埋伏”。

2019年,湟中旺财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各类中藏药材(鲜药材)产量近500吨,收入达260万元,获纯利58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林芝、西洋参等名贵中药材也试种成功,种植品种开始向“名、特、优、新”转变。“结对帮扶真是‘帮到了点子上,扶到了路子上’”汪治财代表全体村民心存感激。

“那是我们村的游客接待中心,下个月基本能完工。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部分,我们还要建中藏药材养生馆、停车场、药膳馆……三年投资要达到1800多万元。”汪治财作为村支部书记,在全村实现整体脱贫后,站在新的起点又有了新的梦想。


谈到下一步帮扶打算时,城东区税务局局长刘永新说,泥麻隆村虽然在税务局的帮扶下2019年就实现了整体脱贫,但帮扶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和村“两委会”进一步总结帮扶经验,通过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党建共建等活动,进一步激活村支部班子的活力,坚守党组织阵地,“扶志”与“扶智”并重,把“精神脱贫”纳入全面脱贫计划中。同时,帮助村“两委会”巩固扶贫成果,增强抵御药材市场的风险能力,因地制宜制定致富计划、细化乡村振兴计划,以中藏药材为主线、依托200亩“牡丹园”花海基地,打造“吃、住、赏、游”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泥麻隆村群众全面奔小康的步伐。


END
图文:中国县域经济报 申维祖
排版:关关

扫码关注我们
685_160010402212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