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义务 维护权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回顾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阶段。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财政部门积极化压力为动力,认真履行承诺,充分享受权利,推进财政法制建设,积极运用关税等手段维护国家权益,深入推进多双边经贸合作,并加强和改善关税宏观调控,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支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我国货物贸易额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跃居第一位。开放型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信守承诺,履行义务
十年来,我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扩大市场准入,清理法律法规,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世界贸易组织曾三次审议中国贸易政策,对我国履行承诺、遵守规则给予高度评价。
(一)关税减让义务履行完毕
自2002年1月1日起,我国认真履行承诺的关税减让义务,逐年降低关税税率,至2010年1月1日,我国的降税承诺全部履行完毕,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目前的9.8%,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2002-2005年间,我国进行了4次较大幅度的降税,关税总水平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从15.3%降至9.9%,降幅高达35%。2005年以后,由于绝大部分产品已履行完降税承诺,关税总水平的降幅较小。
2001年以来我国关税总水平
| 年度
| 关税总水平(%)
| 农产品平均税率(%)
| 工业品平均税率(%)
| 2001
| 15.3
| 18.8
| 14.7
| 2002
| 12.0
| 18.1
| 11.4
| 2003
| 11.0
| 16.8
| 10.3
| 2004
| 10.4
| 15.6
| 9.5
| 2005
| 9.9
| 15.3
| 9.0
| 2006
| 9.9
| 15.2
| 9.0
| 2007
| 9.84
| 15.2
| 8.95
| 2008
| 9.8
| 15.2
| 8.92
| 2009
| 9.8
| 15.2
| 8.9
| 2010
| 9.8
| 15.2
| 8.9
| 2011
| 9.8
| 15.2
| 8.9
|
(二)大规模清理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为了适应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需要,财政部对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开展了四次全面清理工作,共清理文件8507件,其中,确定废止和失效文件2708件,使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相一致。以此为契机,我国财政法制建设的科学性和开放性全面推进。
(三)启动加入《政府采购协议》谈判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诺,将尽快启动加入《政府采购协议》(GPA)谈判。十年来,我国按照加入GPA的要求,大力推动政府采购立法工作,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启动加入GPA谈判的条件逐步成熟。2007年12月28日,谢旭人部长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申请书,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谈判。
二、享受权利,维护权益
(一)多边双边关税谈判卓有成效
十年来,我国始终把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的基石,致力于维护和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同时主动顺应世界潮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了多边、区域、双边经贸合作机制互动发展,拓宽了互利合作的广度、深度和维度。
1.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做出了启动多哈回合谈判的重要决定。十年来,我国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多哈回合谈判,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并进入核心谈判圈,在农业、非农和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等谈判中坚决维护我国利益,广泛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建设性贡献。
2.积极稳妥地推进自贸区建设
我国自贸区建设从2001年开始起步,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实施自贸区战略”。截至2011年10月底,我国已与相关国家(地区)正式签署并实施了11项自由贸易协定或区域优惠贸易安排,自贸区建设从开局走向蓬勃发展。在自贸区货物贸易谈判中,财政部发挥主导作用,务实、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应不同自贸区特点的关税减让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自贸区战略,促进了区域经济融合和经贸关系深入发展。
(二)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国家利益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积极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框架提供的贸易救济措施和争端解决机制,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十年间,从学习规则、熟悉规则到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我国逐渐成长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熟成员。
截至2011年9月30日,我国共对41起原审反倾销案件做出征收反倾销税及继续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对17起复审案件做出调整反倾销税税率的决定,案件涉及欧盟、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至我国的产品,范围涵盖化工、医药等八大类产品。此外,2009年起,我国开始发起反补贴调查。截至目前,共对3起反补贴调查案件作出征收反补贴税的决定。
我国充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应对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捍卫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和产业重大利益。截至2011年9月30日,我国作为起诉方共发起8起争端解决案件,其中,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美国对华铜版纸反补贴案等已获得胜诉;作为应诉方共应对了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等23起争端解决案件。
三、抢抓机遇,成就辉煌
(一)关税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在履行降税承诺的同时,不断优化关税结构,基本实现了从“高税率、窄税基”向“低税率、宽税基”的转变,形成了以资源性产品、零部件、制成品为顺序,由低至高较合理的关税结构。
1.税率结构趋于合理。2011年,我国进口关税税率由0至65%不等,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税率分布格局。
2011年进口关税税率分布
| 税率范围
| 税目数
| 比重
| 0
| 658
| 8.25%
| (0,5%]
| 1326
| 16.62%
| (5%,10%]
| 3522
| 44.15%
| (10%,20%]
| 1950
| 24.45%
| (20%,65%]
| 521
| 6.53%
|
2.征税方式多样化。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和商品特性,丰富征税方式,有效增强了关税调控的灵活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2011年我国关税征税方式(包含暂定税率)
| 分类
| 征税方式
| 税目数量
| 比重
| 备注
| 进口
| 从价税
| 7918
| 99.26%
|
| 从量税、复合税
| 55
| 0.69%
| 冻鸡、石油原油、胶卷、录像机、摄像机等
| 滑准税
| 1
| 0.01%
| 配额外进口棉花
| 选择税
| 3
| 0.04%
| 天然乳胶、烟胶片、技术分类天然橡胶
| 出口
| 从价税
| 336
| 98.82%
|
| 季节税
| 4
| 1.18%
| 尿素、磷酸氢二铵等化肥及相关产品
| |
3.税则税目设置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强进出口管理的需要,利用世界海关组织《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全面调整等时机,十年间,我国对税则税目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整和细化,(8位)税目数量由2001年的7111个增至7977个,增长了12.2%。
(二)关税宏观调控和公共财政职能得到加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在严格履行关税减让承诺的基础上,根据新阶段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和财政改革的要求,我国进出口税收政策向加强宏观调控和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方向转变。
1.调整进口暂定税率,优化进口商品结构。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通过暂定税率形式对进口关税进行了多次集中调整,重点降低了重要能源资源性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基础工业原材料、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部分百姓日常生活用品等商品的进口税率。截至2011年9月30日,我国共对600多项商品实施进口暂定税率,平均税率低于5%,相对于最惠国税率,优惠幅度达50%以上。
2.采用出口关税手段,促进节能减排、资源保护。
2006年以来,我国逐步加大对煤炭、磷灰石、原油、电解铝等 “两高一资”产品征收出口关税的力度。出口关税措施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开始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完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国内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政策方面,修订完善《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和《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着力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关键设备、零部件给予优惠。科教与技术进步政策方面,对重大技术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开发用品、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科普事业等出台了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公益性政策方面,对残疾人专用品、扶贫慈善性捐赠物资、救灾捐赠物资、公益性藏品、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制定了进口税收优惠政策。
(三)开放水平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全面享受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各项权利,获得了稳定、透明、可预见、非歧视的多边贸易机制保障,营造了更加开放的外部市场环境。同时,我国顺应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大趋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开放型经济实现了迅猛发展。十年间,我国出口规模增长4.9倍,进口增长4.7倍,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10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近3万亿美元。
2001年以来进出口货物贸易情况
贸易总量增长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出口额中初级产品占比不断下降,工业制品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占比显著提高;进口额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工业制品占比则不断下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尽管我国逐年下调进口关税,但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进出口税收保持稳步攀升。2001-2010年,我国进出口税收由2492亿元增至12515亿元,累计增长4倍,年均增长19.6%,对中央财政收入贡献始终保持在25%以上,是最稳定的中央税收来源之一。
2001年以来进口税收占中央财政收入比重
开放型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的40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超过10%,世界排名由第6位跃升至第2位,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