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585
  • Tax100会员 33310
查看: 434|回复: 0

给止住谣言者绘个“脸谱”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489
2020-9-9 02: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呼和浩特税务
标题: 给止住谣言者绘个“脸谱”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OTA2NDA0Mg==&mid=2654790072&idx=3&sn=95a953eb3b5ccb2246512704ab5ff100&chksm=f2e7873dc5900e2b66e05c1fbed3e6b635566cc0d8211cf30fc670791cce4bb6dd66582bf7eb#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9-08
二维码: -


谣言止于智,更止于治;智让谣言止于己,治让谣言止于众。

前两天,我们分别给造谣者画了“模拟像”,给传谣者做了“心理侧写”,今天我们再来给那些让谣言止息之人绘制个“脸谱”。只不过,和京剧中一个颜色脸谱代表一种人不一样,止谣者的这个“脸谱”,一半属于智者,一半属于治者,二者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要让谣言止息,得先从谣言自身说起。谣言有个非常著名的传播公式,即谣言=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也就是说,公众批判能力越弱,事件核心信息越模糊,事件本身越重要,谣言的传播就越迅速、影响就越广泛。弄懂了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让一个谣言尽快停止传播,要么提升公众批判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要么公布事件真相,最大限度减少其模糊性。前者是要让公众成为“智者”,后者则是从治者角度来说的。

于是问题来了,什么是“智者”?要成为一个“智者”,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条,当属知法守法。要知道,无论是伤害个人的谣言,还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谣言,或是危害社会的谣言,都有相关法律可资引征惩戒,真正智慧之人不会因为身处现实或是网络,就忽略了法律规范,放松了自我约束。其次,应当具备专业的知识。很多时候,人们更容易相信自己不熟悉领域的谣言,假如食品安全的谣言遇上食品专家,医疗卫生的谣言遇上医生,案件的谣言遇上警察,那基本就是老鼠遇见猫,没戏了。当然,当今社会日新月异,谁也无法化身百科全书,这时就需要具备另外一种能力,那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件事越常被公开谈论,人们就越会相信它是真的,因为随大流是件没有心理负担的事,此时就凸显了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之人的可贵之处,因为他们不会照单全收别人推销的内容,而是会通过“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来辨别真伪,让谣言在自己这儿止步。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谣言也在逐步进化。一是越来越“机智”。它从最初那种假的让人发笑的形态,慢慢向着半真半假、九成真一成假、细节真核心假方向进化,让人越来越难以分辨。二是越来越“共情”。目前很多谣言的内容都是能引起大家共鸣的话题,让人不自觉便成为了传谣者。在这样的背景下,让公众成为“智者”的难度越来越大,也越发需要治者来发挥作用。

现实中,有些职能部门囿于不透明行政的思维惯性或其他多方面的原因,习惯对有可能引发社会舆论和上级部门批评的信息,采取“封锁”“冷处理”“搁置”等应对方式,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时代,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不够智慧,唯有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向公众传递信息,打造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才能让谣言在阳光的暴晒下烟消云散。另外,智者不会被谣言牵着鼻子走,法治社会更不允许谣言恣意横行,唯有对造谣传谣者依法追究、依法问责、严厉打击,才能警醒更多人在面对谣言时从“被动接受”转向“自觉抵制”。

谣言的治理是一个长期性的群体博弈过程,只有治者越来越强、智者越来越多,“智”“治”结合,才能让谣言无处可逃。
作者:《内蒙古日报》评论员
  编辑:唐默
校对:王皓
声明: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973_159958866173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