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262
  • Tax100会员 33571
查看: 585|回复: 0

【脱贫税志】 披荆斩棘 攻下“深度贫困堡垒”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97
2020-8-25 11: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贵州税务
标题: 【脱贫税志】 披荆斩棘 攻下“深度贫困堡垒”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YwMDU5MA==&mid=2652363761&idx=3&sn=ffd19fa467c95435a73e625c32fbc829&chksm=84bdbf90b3ca3686bd12cdf8ea04d7ab18c56a423c82f4992cb30cd2111460452eaac7ed183d#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8-24
二维码: -
点击上方蓝字“贵州税务”快速关注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田磊已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了,早在2016年,他还在原普安县地税局任党组书记、局长时,就积极投身一线,深入对口帮扶的普安县西陇村,用情用心走访服务群众,让各项政策精准惠及村里的家家户户。
出实招办实事,战贫困有担当,田磊为脱贫攻坚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赢得了广大村民和单位同事的一致认可。2020年7月,田磊荣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表彰。
在田磊的倾力帮扶下,西陇村险峻的山道变为了平坦的通组路,杂草丛生的荒野化成了葱郁繁茂的产业林,村民的荷包里多了积蓄,脸上少了愁容,曾经“穷山恶水”的小山村,已摇身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逢山开道,修起连接“希望”的路
黔西南州普安县西陇村是贵州省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1户1704人,贫困发生率42.3%,村里几乎一半人都是贫困户,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到了西陇村,我才知道‘深度贫困’是个什么样子。”田磊说,第一次到西陇村时,他甚至忍不住生出一个疑问——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是怎么生活下来的?
2016年,田磊带队到扶贫点下地劳作
西陇村坐落于群山之中,村子西侧就是远近闻名的虎跳峡,仅从名字就可见山势之陡峭。当时村里不通公路,村民进一次普安县城需要翻山越岭走4个小时,背着竹篓负重前行的话甚至要6个小时,山路建在悬崖上,仅一步宽,一不小心就会滚落到山谷中。
要想富,先修路!站在西陇村陡峭的山间土路上,田磊瞬间就明白了脱贫攻坚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然而当田磊向村民提出修路的想法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碍——村民不同意!
“这个路修起来没有用嘛,山路早就走习惯了,我们又买不起车,还要出工出力,不划算!”村民朴实的话语,让田磊啼笑皆非。
为了做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田磊与扶贫干部们成立起五人小组,充分发动村里的支书主任、寨老、外出务工人员、在校读书人员等各方力量进行宣传、劝导,并召开群众大会为大家讲解修路的好处。
“修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不但大家日常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对日后发展产业也大有好处。”田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道,“现在大家买不起车,觉得修路没用,可是不修路就没法发展产业,那大家就一直富不起来,一直买不起车……”
思想上的不断疏导,终于换来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田磊当即返回县城,为修路的事四处奔走。他先是争取以工代振资金25万元,组织村民出工出力、投工投劳,修通了大湾村至西陇村后山组全长4.3公里的通村路,不久后又争取22万元资金修通了村活动室到龙滩组的便民路,全长1.5公里。
“西陇村周围山高坡陡,时常出现滑坡、山水冲毁山路等情况,所以我们在修建道路的时候,在增设排水边沟、加固道路围墙等方面也做了着重考虑。”田磊说,这不仅是通村路、通组路,更是致富路、希望路,必须修得扎实牢靠,才能托起乡亲们厚重的期望。
志智双扶,启动小康“摆渡车”
村民的出行条件得到初步改善后,田磊便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了别的地方:“西陇村要实现脱贫致富,最关键的还是得唤醒大家的内生动力,让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想要富起来。”
修路时遇到的阻碍在田磊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发现这里的村民久处贫困之中而不觉贫困,因为千百年来祖祖辈辈过的都是这样穷苦的生活,他们早已习惯了……
村民过于“淳朴”的思想,让田磊感到无比心酸,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彻底改变这一情况,让村民们过上平安、健康、富足的生活。

2017年8月23日,田磊给帮扶对象王邦华家发放贫困资助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于是,田磊带领村干部和扶贫干部开始到处开展宣讲活动,他们走村入户,在田间地头与大家分析发展产业的可行性,在村民家中掰着手指头算增收账,在院坝会上同大家描绘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当然,田磊也没有忘了最为关键的一群人——村里的孩子们。
“教育是阻断贫困隔代遗传的有效途径。”田磊说,孩子们是村子的未来,只有让他们多学习、多见识,村子才可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切实在扶贫扶智上取得实效,2016年六一儿童节,田磊组织单位职工到西陇小学进行慰问,给该校98名学生送去学习书籍、运动鞋、袜等用品,给孩子们营造了更好的学习坏境和学习氛围。
而对于考上了大学的贫困学生,田磊组织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通过个人资助、单位募捐等方式筹集善款,累计捐出爱心助学金48000元,资助20名贫困学生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我希望,通过‘扶贫扶智’这种形式形成一定社会效应,让村民能够扭转观念、转变思维,真正重视起孩子的教育,让下一代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切实止住‘贫穷遗传’的恶循环。”田磊说,扶贫要扶志,更要扶智,前者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源动力,后者是维持小康不返贫的续航力,两者合一,才能让通往幸福生活的“摆渡车”又稳又快地行驶下去。
选准产业,经济发展“气血”倍增
路修通了,群众想要脱贫的动力激发了,看着大家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田磊知道,西陇村发展产业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然而东风是等不来的,田磊也没打算去等,他在村里四处走访,收集当地各项资料,逐个分析,主动发掘当地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

田磊与贫困户共商发展
“西陇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无霜期达320天之久,是典型的亚热带乡镇。”田磊笑着说,这样的气候条件,正适于发展经果林及养殖业。
说来也巧,西陇村有着500多年的水果萝卜种植历史,由于土壤、气候等独特因素,西陇水果萝卜以皮薄、肉厚、脆嫩、甘甜无辛辣味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远近闻名。
做生不如做熟,就发展水果萝卜种植如何?田磊深入了解后发现,西陇村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孔隙度高、排水性好,特别适宜种植萝卜等经济农作物。再加上近年来政府大力出台系列帮扶政策,搭建起了东西部协作平台,西陇村同时也是公安部的帮扶点,依托其人力物力,完全能够保障种养殖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畅通,实现种养殖产品产得出、卖得好!
田磊没有独断专行,而是与群众共商共计,最终制定了《西陇村经济发展倍增计划》,围绕产业发展、就业扶贫、饮水保障、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形成全村发展体系,增强村民发展动力,激活村集体发展动能,为西陇村经济社会有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环保绿色种、养殖特色产业,实现农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我们种植了西陇水果萝卜500亩、大棚蔬菜50亩、金钱柳1000亩,退耕还林经果林核桃1.5万亩;养殖牛、黑山羊2500头,蓝孔雀200多只,‘绿壳蛋鸡’2500多只。仅种养殖业一项,便实现户均增收10000元。”田磊如数家珍地介绍道,“为了助推产业发展,2016、2017年我还争取到州级扶贫资金5万元,修通了萝卜基地的产业路,全长1.3公里。”
夜尽天明,春去秋来,田磊始终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地推进着西陇村精准脱贫工作。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在田磊的协调争取下,西陇村政策落实精准,产业发展兴旺,全村百姓都从中受益,其中易地搬迁扶贫9户25人、发展产业扶贫55户225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1028户3984人、教育医疗扶贫28户37人、社会保障兜底扶贫4户4人。

2016年,田磊深入茶叶生产车间调研产业扶贫情况
2018年10月,田磊调任国家税务总局黔西南州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副局长、机关二支部书记,告别了他长期“作战”的普安县脱贫攻坚一线,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西陇村的百姓们,不时向他们投去关注的目光。
2019年底,西陇村顺利实现脱贫出列,摘下了“深度贫困”的帽子,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80户1647人,仅剩21户57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48%。
“现在村里的通村、通组路已全部打通,村民生活得到有效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7080元。”田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过,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脱贫攻坚仍在路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基层党组织书记,到了新的工作岗位,面对新的脱贫任务,我仍将继续弘扬共产党人能吃苦的优良作风,在脱贫攻坚上持续发力,努力干好事、干实事,不获全胜不收兵!”
编发:贵州税务
来源:黔西南税务
867_15983277267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