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441
  • Tax100会员 32636
查看: 441|回复: 0

[社保] 浙江人社局 关于在杭省属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999
2020-8-8 17: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策文件
政策原文链接: http://www.zjhrss.gov.cn/art/2014/2/22/art_1229101516_310894.html
发文单位: 浙江人社局
文件编号: -
文件名: 浙江人社局 关于在杭省属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
发文日期: 2014-02-22
政策解读: -
备注: -
纵横四海点评: -
浙江人社局
关于在杭省属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文件


浙劳社医[2002]52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浙江省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关于在杭省属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

在杭省属企事业单位:
为做好在杭省属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的意见》(厅字[2000)61)和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建立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的意见》(浙劳社医[2001]266),结合在杭省属企事业单位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统筹范围及保障对象
()离休费保障机制的范围为在杭的省属企业。对象为上述单位中的离休干部。
()医药费保障机制的范围为在杭的省属企业和原未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的事业单位。对象为上述单位中的离休干部,以及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无固定收入的配偶(或遗孀)


二、保障经费的筹集
()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经费,每年按确定的筹资标准,由离休于部所在单位缴纳,省财政予以补贴。2002年按人均1万元标准筹集,离休千部所在单位按每人o5万元标准缴纳,省财政按每人05万元标准补贴。该标准一定3年不变,第4年起重新确定。
()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经费,每年按离休干部人均医药费实际发生额确定的筹资标准,由参加医药费保障机制的离体干部所在单位缴纳。2002年按人均2万元标准筹集,该标准一定3年不变,第4年起重新确定。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于部无固定收入的配偶(或遗孀),其医药费由离休干部所在单位按每人2万元标准一次性缴纳。
()参加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机制的在杭省属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两费保障经费由单位缴纳部分,单位按规定的缴费标准缴纳,由地税部门代征。具体程序是:
1.由缴费单位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编、开户银行及帐号、离休干部人员基本情况等报社保部门和地税部门。
2.缴费单位必须与地税部门、开户银行签订《杭州市同城特约委托收款协议》,开户银行及帐号变更时需及时通知地税部门,并重新签订协议。
3.在每年3月底前,由社保部门向地税部门提供缴费单位的资料及缴费数据。
4.地税部门在每年的410日前向缴费单位开票征收。
5银行根据地税部门开出的缴款书将缴费单位缴纳的两费保障经费缴入国库。
2002年度6月底前由社保部门给地税部门提供应征两费保障经费资料,由地税部门在7月底前向单位征收。离休于部所在单位两费保障经费征缴后,出现离休干部减少情况时,当年保障经费不予退回。
离休干部所在单位应按照规定标准按时足额缴纳两费保障经费。对于困难企业确实无力缴纳离休干部两费保障经费的.由主管部门(或集团公司)统筹缴纳。主管部门(或集团公司)也确实无力缴纳的,由主管部门(或集团公司)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减免申请,由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地税、经贸等部门核定后给予适当减免。凡申请减免的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购小汽车等国家控制购买的商品,领导不得出国考察,企业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奖金。
()由财政厅在同级国库预算外存款科目下开设“770260离休干部离体费保障经费收入户”“770270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经费收入户,具体用途是:
1、暂存地税部门征收的离休干部两费保障经费收入、滞纳金及其他收入等;
2、向省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划转收纳的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收入。该帐户除向财政专户划转基金外,不得发生其他支付业务。
人民银行国库增设“770260离体干部离休费收入"770270离休干部医药费收入科目,反映缴入国库的离休干部两费保障经费收入。
()离休干部两费保障经费,财政补贴部分应在每年第一季度前缴拨到位,由省财政一次性划入省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依法撤销、解散、破产、歇业、终止或改制的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经费按每年1万元的标准提留5年,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经费按当年确定的缴费标准提留5年。已破产或改制的省属企事业单位,提取的离休于部离休养、医药费保障经费不足标准部分,通过国有资产收益、原主管部门(或集团公司)系统内调剂等途径解决。


三、保障待遇与管理
()建立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后,离休于部统筹内的离休费仍由离休干部单位所在地社保机构按规定发放,统筹外的项目按国家和省的统一规定由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发放。具体项目为生活补贴费、书报费、洗理费、清凉饮料费、公用经费和特需经费、交通费、探亲路费、护理费、电话补贴费、供养直系亲属生活补助费,如因项目、标准调整发生的缺口资金,由省财政保障。
()离体干部医药费保障经费统一由省级医疗保险服务中心管理,医药费保障经费不足支付时,由省财政厅审核确认后,给予补足。建立离体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后,省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和完善离休干部就诊、用药、报销和望江山体检疗养费用结算等具体管理办法,既要保证离休于部医疗待遇,方便离休干部就医,又要加强管理,防止浪费。
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于部无固定收入的配偶(或遗孀),其医疗待遇比照国家行政机关退休人员医疗待遇执行。
()建立省属企事业单位离休于部两费保障机制后,离休干部的其他各项政治、生活待遇,仍由原工作单位负责。
()离休干部所在单位不按规定缴纳两费保障经费的,离休干部两费由所在单位自行统筹管理。

四、保障经费管理与监督

离休干部两费保障经费实行单独建帐,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对离休干部两费保障经费的筹集、管理和支付;财政部门要加强两费保障基金的财政专户管理工作;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加强协调和检查;财政、地税、国库、劳动保障等部门和单位要建立严格的对帐制度,保证帐帐帐款相符,切实做好省属企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的两费保障工作。

五、本通知自200271日起施行。本年度两费保障经费减半征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