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是衡量企业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工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了给企业提供参考信息,促进企业进一步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我们对本市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15个行业的4200余户各种经济类型企业2003年人工成本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显示如下特点:
一、投入与产出同向增长,且产出增幅大于投入
●2003年,企业人均人工成本为49341元,比上年增长10.8%;每投入百元人工成本产出的利润为152元,比上年增长14.3%。人工成本投入和产出效益呈同向增长态势,并且产出效益的增长速度要快于投入的增长速度。从2000-2003年的分析情况可以看出,上海企业人工成本投入水平正趋向合理,增长速度是建立在产出效益提高基础之上的。
|
2000-2003年企业人工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 |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人均人工成本(元) | 36187 | 39625 | 44512 | 49341 | 比上年增长(%) | - | 9.5 | 12.3 | 10.8 | 百元人工成本利润(元 ) | 126 | 118 | 133 | 152 | 比上年增长(%) | - | -6.3 | 12.7 | 14.3 |
|
●按经济类型分,2003年人均人工成本最高的是外商投资企业,为61114元;但每投入百元人工成本产出利润最高的也是外商投资企业,为240元。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的私营企业人均人工成本23435元,每投入百元人工成本产出的利润为161元、同比增长45%。可见,虽然外商投资企业人工成本投入水平高,但仍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这与其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密切联系。而运作日益规范的私营企业市场竞争力正逐步增强。
二、新兴发展行业的产出效益成为亮点
●按行业分析,每投入百元人工成本产出的利润,最高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568元,其次是金融业368元,第三是房地产业260元,最低的是受去年SAS影响较大的住宿和餐饮业16元。
●从投入产出按增幅看,2003年每投入百元人工成本产出的利润,增幅最大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123.5%,其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90.3%,第三是批发零售业65.1%,最低的还是住宿和餐饮业,同比下降55.6%。
可见,随着本市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及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逐步确立,相关行业的竞争能力正逐步增强。
三、工业六大重点发展行业的产出效益增势强劲
2003年,工业六大重点发展行业的产出效益增幅普遍较高。其中,汽车制造业,每投入百元人工成本产出的利润为428元,同比增长32.5%;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为85元,增长32.8%;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83元,增长66%;生物医药制造业为58元,增长45%;成套设备制造业为55元,增长83.3%;精品钢材制造业为24元,增长60%。可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大规模、高技术、强辐射”为特征的六大重点发展行业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四、商业保险增长较快,多层次保障格局不断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企业缴纳的基本保险费人均9761元,比上年增长4%;补充保险费(含补充公积金,下同)人均1474元,比上年增长16.2%;商业保险费人均404元,比上年增长105%。商业保险费和补充保险费的投入水平虽然不高,但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法定的基本保险,这表明企业在按规定缴纳基本保险外,对市场化的保险模式开始逐步重视,多层次的保障格局不断发展。
五、员工教育费和劳动保护费上升较快
●调查显示,2003年,企业用于员工教育费人均达到505元,同比增长25.3%。按经济类型分,用于员工教育费最高的是外商投资企业,人均达到801元,同比增长23.8%;其次是国有企业480元,增长34.1%;第三是港澳台投资企业282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应当看到,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是有必要的,注重员工的教育培训,有利于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准,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十分有益的。
●2003年,企业用于劳动保护费人均达到888元,同比增长为24.7%。按经济类型分,用于劳动保护费最高的是外商投资企业,人均达到1345元,同比增长47.6%;其次是港澳台投资企业949元,增长6.2%;第三是国有企业720元,增长6.4%。可见,企业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对进一步加强职工劳动保护的意识也在逐步增强。
六、员工经济补偿金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在企业人工成本构成中,招聘解聘费占2.1%,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其中经济补偿金上升幅度较大,同比增长82.1%。
●按经济类型分,经济补偿金占人工成本比重最高的是集体企业,为3.5%,比上年增加1.2个百分点;其次是国有企业,为2.8%,增加0.9个百分点;第三是外商投资企业1.1%,增加0.3个百分点;最少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0.7%,与去年持平。这反映出,国有、集体企业劳动力流出的数量仍较大。
●按行业分,经济补偿金占人工成本比重最高的是住宿和餐饮业,占2.9%,比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2.8%,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是制造业2.3%,增加0.6个百分点。而经济效益比较好的金融业、信息传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所占比重不到1%。这说明,投入和产出较好的企业人员相对较为稳定,而住宿和餐饮业的劳动力流出数量较大。
|
|
2003年企业人工成本构成 | 合计 |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 基本保险费 | 补充保险费 | 商业保险费 | 住房公积金 | 福利费用 | 教育经费 | 劳动保护费 | 招聘解聘费 | 其他 | 100 % | 64.5% | 16.6% | 2.5% | 0.7% | 3.5% | 5.4% | 0.9% | 1.8% | 2.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