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奈奈 于 2020-8-4 10:50 编辑
当橄榄绿渲染了你人生的色彩,当军号声吹响了你心中的赞歌,当嘹亮的口号震撼着你沉睡的心灵,当铮铮誓言注定你前行的方向,你就拥有了一个让人敬佩的名字——军人。
又到了“八一建军节”,我想起了单位里的一名税务干部,他叫龙宏伟。现任略阳县税务局兴州税务分局管理员,1985年入伍,参加过老山地区对越防御战,立三等功一次。1988年退伍进入税务局,如今已从事税务工作32年。曾经在一次单位组织的慰问消防官兵活动上,他分享了自己从军时在前线战场上写的日记。至今,我仍记得当时听他平静讲述过往的那种感动。在今年的节日之前,我带着好奇、崇拜和欣赏,决定亲自听他讲讲他的故事......
不足4平方米的掩体里,我趴了189天
“1985年12月8日 晴 今天下午,刚吃了饭,我们坐在对面谈哩,突然两声巨响。我们跑到哨位上看,不一会下来一名伤员......”
“1986年12月9日,今天越军又报复开了,狠劲地向我们打炮。为了保障攻打310阵地的胜利,我们通信兵更忙了,这几天又试了705保密合机口......”
1986年,在中越边境线骑线点老山,当时20岁的龙宏伟是名通讯兵,负责在前线侦察敌情,向上级汇报。为了不暴露目标,他和战友们依靠山体,挖了临时通讯点,除了放通讯设备,能活动的地方就很小很小了。
“当时的情况还是十分紧张的,我们猜到越军要搞偷袭,不敢休息呀。两个人就轮流着休息一会。就在这个不到4平方的地方,我趴了189天,吃喝拉撒都在这,没理过头没刮过胡子。看,每天的情况我都会记下来,”说着,他给我翻看着日记本,其中还有他摘抄的诗歌《假若》。我开玩笑说,龙叔想不到你还是个文艺青年呢。“当时战事紧张,神经高度紧张,也没人说什么话,写写东西也能调解自己的心情。”当我问到后面的战争情况,他不愿意多说,只是说“我们赢了。”我想,那时的战况一定很激烈吧。我也理解了,为什么在此之前的一次下乡扶贫中他说他不愿意照相了。他在战场上的最后一次照相是战争胜利后的合影留念,胜利的喜悦与失去战友的难过交织。每一次的定格,或许都会让他想起曾经和他一起并肩作战却没能享受如今美好新生活的战友们吧。
1987年1月5日,在松毛岭的对越自卫防御站胜利,龙宏伟因英勇杀敌、工作积极被授予三等功。至今他家里还保留着当时珍贵的照片、日记本、勋章等资料。
从战士到税官,责任一样重大
1988年结束3年军旅生涯,转业回到地方,进入了略阳县税务局。刚退伍回来的龙宏伟被分到了基层横现河税务所,负责基层税款征收。尽管啥都不会,但他秉承了军人“永不服输”的精神,开始钻研税收知识。
那时收税都靠挨家挨户地跑,比不了现在的信息化时代,他告诉我。“当时收屠宰税,每头猪要交2块钱的税钱。刚好快到过年了,农村里都要杀猪。我跟同事背着包早早就出发了,山里也骑不了自行车,好在我当过兵上过战场,翻山爬坡的不算啥。结果山里涨大水,我们就在一个废弃的牛棚里住了三天。”我的脑子里立马就出现了画面,问到:“那会估计村民们都怕看到你们吧?毕竟当时的2块钱不算少呀!”他摇头笑了笑,说道:“最初一两年我们去还赶我们走,我们就跟那些人讲国家的政策,为啥要收这个税。后面再去村民们就很配合了,还留我们吃庖汤嘞!”
就这样从“人力收税”到“电脑收税”,龙宏伟从不说一次“不会”,也正因为此,他的税收工作干得非常出色,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在他的认知里,战士不管到哪个“战场”都不能打败仗。不论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还是2018年的略阳“711”洪水,亦或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他都像战士一样冲在了最前线。特别是今年年初疫情爆发期,他第一时间投身于抗疫一线。在小区执勤点,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站的端正严肃,就像当年的战士一样。
龙宏伟的儿子如今也在税务局,他也追随着父亲的步伐,从一名保卫国家的士兵到一名为民收税的税官,无形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精神在传承,这种精神是爱国,是责任,是担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