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奈奈 于 2020-7-31 17:54 编辑
初到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娜咪鲁民族文化有限公司,各式各样的彝族刺绣服饰映入眼帘,生产车间内,一台自动绣花机器正在运转,几名“绣娘”在缝纫机前面快速穿针引线,精心绣制一件件富有彝族特色的衣服、帽子、鞋垫等物品。
工作人员正在用缝纫机绣制衣服。邓萍/摄
??“娜咪鲁”是彝语,指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女性。该公司位于赫章县珠市乡核桃村,由彝族女孩张志倩和两名同村女孩投资创建,是以开发民族旅游工艺品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希望通过这些带有彝族元素的服饰,将我们的彝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公司创办人张志倩说。
??近年来,赫章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融合和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民族手工艺的发展,其中,赫章县税务局以“落实税收政策+精准税收服务”为双引擎,助力民族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公司成立以来,税务局的工作人员亲自上门辅导,只要出台了符合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会第一时间推送给我们,给我们做政策解读和办税流程辅导,真的特别感谢。”受益于各类税收优惠政策,该公司享受减免6万余元。张志倩表示,“有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鼓励,我们更有信心投入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多元化发展彝族刺绣工艺。”
公司法人张志倩向税务人员介绍已经制作完成的工艺服饰。邓萍/摄
??作为民族文化的年轻人创业者,张志倩主动适应互联网潮流,以微商、电商为销售渠道,将彝族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
??为秉承爱心与责任并肩的经营理念,“娜咪鲁”公司在传承发展民间刺绣的同时不忘根本,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带动77户贫困户参与入股,每户年分红896元,16名工人中,5人为贫困户,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上班、在家门口挣钱”的愿望。
?? “我家的负担大得很,5个孩子都还在读书,在这里上班有收入,还能有时间照顾家里。”罗玉芳是一名独自带着5个孩子的母亲,现在,她的绣花手艺成了维持家用的重要来源,这份工作每月能给罗玉芳的家庭带来三四千元的收入,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
??随着赫章韭菜坪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娜咪鲁”公司生产的民族服饰和工艺品也越加火热。赫章县税务局将持续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针对企业特点和行业优势,量身定制纳税服务举措,为民族企业焕发活力提供税务支持,助力彝族刺绣秀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供稿:赫章县税务局
编发:毕节税务
2020年第83期,总10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