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子宁 于 2020-7-30 15:45 编辑
暑假已经悄悄过半
缺少了同学和作业的“陪伴”
熊孩子们只好抱着手机、iPad网上冲浪
这给许多不法分子提供了“动手”的契机
各类通讯网络诈骗开始呈现多发态势
小编整理了一份暑期防骗指南
希望各路神兽们提高警惕
摸清诈骗犯的套路,见招拆招!
01
网络购物类
//案例详情
NOCITCE
2020年4月11日,扬溪镇方村高中生方某在qq上找网友购买了一台小米10手机,以微信扫码支付的方式支付人民币688元。随后对方以少发票、支付税金凭证费为由,要求方某支付人民币800元。4月14日,方某通过微信扫码支付的方式,支付对方人民币800元。
然后骗子使用另一个qq账号(昵称:财务客服中心)以协助方某办理退款手续为由要求方某通过微信扫码,支付对方人民币1488元。总计损失:2976元。
// 防骗提示
请通过官方客服或在线联系网店客服确认是否有退款,常规的退、赔款不会要求通过网络APP软件贷款提现的形式进行。
02
网络刷单类
//案例详情
///
NOCITCE
2020年7月20日晚,东山中学初三毕业生古某,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其网友发了一张二维码广告,说是帮忙推广刷单兼职,每单有20元到30元的返金。古某识别该二维码,加了一个叫璇欣.商户(承接商家全拖)的微信。璇欣发给古某一个刷单的教学视频,视频中说用支付宝识别对方发送的二维码进入付款渠道,然后通过“找企业代付”功能,使用他们提供的账号进行付款就可以完成刷单。
古某用她的手机登陆其父亲的支付宝账号识别了这张二维码,直接就付款了2000元。古某要求退款,璇欣要求古某加QQ号预存资金才能退,古某先后加了3个QQ,在对方的要求下用支付宝识别二维码先后三次付款共1900元,后意识到被骗。共计被骗3900元。
// 防骗提示
不要有“贪图小便宜”和“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信网上所谓的高额回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
03
网游交易类
//案例详情
///
NOCITC
2020年4月7日,睿阳学校学生周某在玩游戏时因轻信有充值优惠,添加了一个QQ账号,对方以优惠购买游戏装备为由,发送微信支付二维码多次要求被害人周某支付手续费。周某按对方的要求操作后,先后分54次将20965.52元人民币转入了犯罪嫌疑人的微信账户中。随后犯罪嫌疑人将被害人周某的QQ拉黑。
// 防骗提示
游戏爱好者们在网络购买游戏装备、游戏币等存在一定风险,容易上当受骗。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游戏装备及游戏货币。
04
冒充亲友类
//案例详情
NOCITCE
2020年7月20日,绩溪中学学生张某的QQ被盗,骗子使用张某的QQ号找到同学胡某,谎称张某表姐急需钱,骗子称其先通过网银转账给胡某 2200元,然后由胡某通过微信转给其张某的表姐。一段时间后对方发来一张截图声称已经完成转账需24时后才能到账,但其表姐急需钱所以通过发来收款码希望胡某转账。胡某迟疑后通过微信扫码给对方2200元钱。后微信联系张某得知其qq已经被盗。
同时骗子还使用张某的QQ找到另一名同学马某,谎称借钱骗得500元人民币。
// 防骗提示
在收到QQ、微信好友发来的借钱信息时务必提高警惕,要通过电话或者当面确认是其本人后才可进行转账操作。
警方提示
骗子手段千千万
牢记以下几点
将风险降到最低
过一个平安、充实、有意义的暑假
学生:
1.少玩游戏,不私下联系陌生人购买游戏商品,拒绝不正规的售卖交易。
2.不参加各类网上返利、福利活动(生日祝福返利、分手报复返利、游戏福利刷皮肤等等都是骗局)。
3.严防“网购陷阱”,网购要让家长把把关。
4.不在网上做兼职刷单,牢记“十个刷单十个骗”。
5.坚决不在网上贷款。
家长:
1.合理安排孩子的游戏、上网时间。
2.勿将大量钱款交给孩子单独使用,慎将绑定银行卡的账号交给孩子使用。
3.网上购物严把关,严防“退款陷阱”,“低价陷阱”,“诱导私下交易”等。
4.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学习,做温暖家庭的守护神。
来源:安徽普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