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平井桃桃桃 于 2020-7-31 10:23 编辑
5月23日下午1点,央视新闻频道、央视新闻新媒体、央广中国之声、国广环球资讯广播同步播送互动节目《两会你我他》,节目中主持人现场连线上海华翔羊毛衫有限公司董事长毛萍华为大家讲述税企携手同心战疫的故事。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文字实录一起往下看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要给大家带来的是会场之外的嘉宾,今天请到了两位很特别、有故事的网友,她们一位是成都串串店的老板娘,叫李佩雯,另外一位是转产口罩的上海老纺织厂的负责人叫毛萍华。刚才杨宇先生提到了“韧性”两个字,这两位可都是很有韧性的女人。我们现在已经连线了她们的信号,两位好!李老板,我看你现在身后就是你的店是吗?今天的生意怎么样啊?
李佩雯:今天是周末,生意还是挺好的,基本上我们门店的堂食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百分之七八十的情况了。
主持人:现在是中午,已经刚刚过了饭点儿,但我觉得还可以给大家拉个仇恨,你那边有没有小吃给我们展示一下?
李佩雯:介绍成都小吃(略)。
主持人:毛大姐,你能听懂“巴适”是什么意思吗?
毛萍华:没听懂。
主持人:一会儿让小李给你解释一下。毛大姐,我看你身上穿的这件衣服应该就是厂子里做的是吧?
毛萍华:是的,我是上海华翔羊毛衫有限公司的,我身后都是我们做的衣服,还有转产做的口罩。
主持人:之前在疫情期间转产做了口罩,那现在你们纺织厂生产衣服的工序恢复了吗?
毛萍华:恢复了,已经有工人又转过来做服装了,口罩也有人在做。
主持人:好的毛总,我们稍后再聊。小李,给毛大姐解释一下“巴适”是什么意思?
李佩雯:我们成都人的整个生活方式是比较悠闲的,我们形容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或者去形容一个可口的食物时,我们都会夸奖一句“巴适”,就是很舒服、很好的感觉。(介绍疫情期间成都允许占道经营,解商户燃眉之急的情况,略)
主持人:毛总,首先想问一下您去过成都吗?想去尝尝当地的小吃吧?
毛萍华:很想去,听她讲了很想去,但是我好久没去了。
主持人:其实过去的几个月毛大姐日子并不好过,回想一下最困难的是什么时候?
毛萍华:最困难的时候是工人来了,没事可以做,有的订单也不能做,因为国外的那些客人,还有国内那些客人,商店都关了,有的客人就开始减单,取消订单,下的订单也开始减少,那个时候真的是很急。我们那么多工人,上海有六七百人了,那这些人来了怎么办?总归要帮他们解决工作,一个工人就代表一个家庭,所以说我们那个时候正好国内外有疫情,马上就紧急转产口罩。在做口罩的过程当中,口罩机也买不到,价高还买不到。当时真的是没有想到,税务部门来了,帮我们实施了快速退税的措施,我们第一笔申请退税约300万的资金申请三天后就到账了,这些钱也可以帮我们买口罩机,真可谓是“及时雨”,所以对我们来讲意义非凡。
主持人:小李,听到毛大姐说这些困难的时候,有什么想问毛大姐的?
李佩雯:深有同感,像毛大姐这样的女性创业人士是我学习的榜样,希望自己到了毛大姐的年龄,能够以一个更从容的心态、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
主持人:毛大姐接着说,现在还有什么困难吗?
毛萍华:现在我们有的工人转产做口罩了,那么现在欧洲的快消品牌订单也开始恢复了,我还要讲讲做口罩当中遇到的困难。转产做了口罩,可是熔喷布又买不到了,这个应该全中国人都知道,真的一点都买不到,但那个时候我们也真是没想到还是税务部门,他们利用了税收大数据给我们找了几家熔喷布的供应商,所以我们也根据需要找到了合适的符合我们要求的熔喷布供应商。我们生产型的企业培养人才是不容易的,特别是技术人员和熟练的员工,这些管理人员你培养一个人才出来,真的要几年时间,不是马上上来就可以紧急培养做的。在转产口罩的过程当中,我们保住了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熟练的员工,还有那些跟了我们几十年的管理人员,使企业的生存有了保障,工人也可以有工资拿。
主持人:好的,谢谢毛大姐、小李,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期待我们在小李的小吃店相见,谢谢两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