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社局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6年“春风行动”活动情况报告的函
川人社函〔2016〕312号
就业促进司:
按照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的统一安排,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满足用人单位用工需要,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 全国总工会 全国妇联关于开展2016年春风行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16〕13号)的要求,我省自2016年2月中旬至3月底在全省开展了以“搭建供需平台 促进转移就业”为主题的 “春风行动”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报告如下。
一、活动基本情况
截止2016年3月底,全省共计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348.5万份,组织专场招聘活动1150场;提供免费服务131.2万人,其中女性59.3万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就业21万人,其中女性10.5万人;实现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9.8万人,其中女性4万人;接受创业服务人数5.1万人,其中女性2.4万人;组织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6万人,其中女性2.3万人,组织参加创业培训1.2万人,享受培训补贴人数1.8万人;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8.3万人,其中女性3.2万人;推荐诚信用工企业5366个,推荐诚信服务机构652个。
二、主要做法及亮点
(一)统筹协调,部门联动,抓好活动的组织工作。
为切实组织开展好本次春风行动,为农村劳动者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转移就业搭建更好的服务平台,各级人社部门积极协调扶贫移民、总工会及妇联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形成了全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和职责明确、任务到人的工作机制,确保“春风行动”有序进行和扎实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
各地采取内外结合、现场和网络结合等方式,抓住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回家过年的时机,利用横幅、社区墙报、公告栏、LED显示屏、报纸、电视广告、广播、宣传单、QQ群、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宣传媒介,对就业创业政策和专项活动内容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宣传。为进城务工劳动者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员“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实现“街道有标语、报刊有文章、电视有图像、网络有资讯”,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村社、车站、码头和人员密集的区域发放宣传资料,全省发放春风卡、农民工维权手册、外出务工知识扑克牌等宣传资料348.5万份;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和问卷调查,为求职者免费提供职业介绍和择业指导,营造了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农民工就业的良好氛围。
(三)了解供需信息,搭建对接平台,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春风行动活动期间,各地结合本地区位、资源、产业等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了主题明确、成效显著的专场招聘会。一方面,各地深入园区、企业收集就业岗位,了解缺工信息;在网络、媒体平台上动员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主动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挖掘符合农民工的就业岗位,指导企业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和自身经营状况合理确定用工条件和薪酬待遇,提高了招聘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对务工需求进深入摸底调查,掌握各类求职群体一手资料,主动引导求职者转变观念,树立信心,增加求职成功率。在招用工对接方面,有针对性地搭建对接平台,注重组织用工缺口较多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对外出务工需求较多的地方,积极开展省内外的劳务合作。成都、德阳等经济发达地区与广元、甘孜州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联合召开专场招聘会,积极开展省内劳务合作,引导藏区、边远地区农村务工者省内务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南充、广元、巴中、凉山等地积极开展省际劳务合作,充分依托域外劳务基地联络处和农民工服务站,组织福建、广东、江苏、山东等地企业参加当地春风行动专场招聘,加强劳务对接,巩固劳务输出规模。为方便群众、方便企业,各地将招聘会办到乡镇社区,办到园区,让广大有求职愿望的劳动者在家门口就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利用四川省公共招聘网、本地公共招聘网及微信公众平台,广泛发布就业创业政策,实现线上招聘,将现场招聘和网络招聘相结合,提高求职用工对接覆盖面和成功率。全省活动期间组织专场招聘活动1150场,提供免费服务131.2万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就业21万人,实现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9.8万人,接受创业服务人数5.1万人。
(四)精准就业扶贫,兼顾特殊群体,让活动惠及更多人群。
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各地将贫困家庭劳动者纳入重点服务群体。在实现全省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全员实名制登记入库并按季更新的基础上,通过与扶贫部门合作,搜集掌握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劳动者名册,着手开展精准扶贫对象的入户调查和建档入库工作,为精准就业扶贫奠定基础。泸州市合江县在活动期间组织乡镇、村社对2.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入户摸底调查,筛选出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劳动者,组织参加专场招聘活动;德阳对扶贫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实现“村要建档立卡,乡镇要建台账,县区要有花名册”,举办精准扶贫送岗下乡专场招聘会11次,并根据扶贫对象的个体特长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品牌培训,定期跟踪指导服务。各地还兼顾其他各类特殊群体组织专场招聘会。乐山市组织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彝区专场招聘会和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等特色招聘33场次,均收到良好效果。绵阳市组织了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宜宾市举办了“庆三八,促就业”妇女专场招聘会,泸州市江阳区开展了巾帼专场洽谈会。
(五)座谈慰问,坚定致富信心,活动春风送温暖。
为解除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各地纷纷开展“送温暖”活动。通过召开返乡农民工座谈会、看望留守老人儿童、发放慰问品及慰问金,让农村务工者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殷切关怀,让他们工作安心、家里放心、致富有信心。自贡市开展“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及部分农民工座谈会”等特色活动,宜宾市召开春节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座谈会,并为优秀创业代表送去奖金7万余元,与定点扶贫村贫困户代表座谈,组织脱贫带头人进行脱贫项目考察使他们提高了认识、开阔了眼界、理清了思路、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六)摸底调查,强化供求分析,做好全省分析就业形势分析研判。
在春节前召开的全省就业创业工作会上,省局对节后重要时间节点的就业形势分析工作做了部署和安排。各地均重点就春节后城镇新增就业、节后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园区企业用工、当地重点企业用工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开展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工作。同时,全省对20个市州199个产业园区3400家企业开展了企业用工情况的按月监测,及时动态掌握园区企业的用工及缺口状况,为做好园区用工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开展了18个县,180个行政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为做好新常态下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夯实了基础。
(七)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增强劳动者就业创业竞争力。
各地抓住春节期间农村劳动者返乡高峰这一有利时机,根据地域经济发展特点、产业发展需要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情况,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积极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竞争力。绵阳根据返乡农民工在外务工的技能需求组织开展电工、焊工、砌筑工等技能提升培训;泸州依托企业需求,重点开设了酒店餐饮、家政服务、酒类包装等市场前景好,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了培训,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储备式”、“对接式”、“定向式”培训;巴中有针对性开展了农民工建筑、装饰、电工、核桃、生猪、土鸡等技能培训;阿坝州推进“一场两园十大工程”建设,巩固“三百”示范工程建设成果,采取送培训到乡、到村的形式,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等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八)优化就业环境,强化保障维权,为农民工务工保驾护航。
春风行动期间,各地以优化就业环境,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为重点,积极引导企业通过适度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等举措,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者就业;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的清理整顿力度,严厉打击职业介绍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活动期间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8.3万人,推荐诚信用工企业5366个,诚信服务机构652个。绵阳市劳动监察部门、司法部门、法律援助机构积极联动,开展劳动维权服务工作,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泸州人社局联合工会、工商、公安、住建等部门对建筑施工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雅安石棉县组建4个工作组深入全县16个乡镇开展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检查活动,清理兑现农民工工资760人共计1698.3万元;劳动仲裁受案7起,调解结案7起,涉及金额18.6万元;案外调解1起,涉及金额4万元。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民工技能偏低现象严峻。许多农民工由于缺乏劳动技能,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择业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达到企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且部分农民工学习技能的意识薄弱,小富即安思想严重,不愿接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二是供需矛盾越发突出。一方面结构性、季节性用工短缺问题仍然明显,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已难于在劳动力市场上招到愿意从事该工作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求职者感叹好工作难找,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在择业时不光看重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因素,更看重企业提供的职业发展机遇。三是跟踪服务不够。受就业部门自身职能的局限,外出务工人员自发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在外务工人员遇到困难和侵权危害时,开展服务和维权难度大、成本高,部分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维护。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打好就业精准扶贫攻坚战。围绕“精准扶贫”战略,在进一步做好全省农村劳动力实名制数据库动态更新工作的基础上,将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劳动者在实名制数据库中标识出来,完善相关的就业扶贫需求信息,并实现动态管理。对贫困家庭劳动者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培训、辅导等,帮助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创业,以实现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
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尤其是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研究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鼓励培训向园区集中、向企业倾斜。结合产业行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进一步做好返乡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工作。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等服务,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实现成功创业。
四是依托“互联网+就业创业”,挖掘农村劳动力实名制数据库资源,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以“互联网+就业创业”工程为依托,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精准服务工作。
附件:2016年春风行动工作情况统计表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年4月5日
附件.doc(附件下载见文章末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