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奈奈 于 2020-7-22 15:22 编辑
2018年初春,新一轮的个税改革号角吹响,同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个税法,个税改革一路走来可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好艰辛!而伴随着这次个税改革,见证这段历史,一位普通税务干部的心路历程又是怎样的呢?
(一)
“春风又绿江南岸”
3月5日,兴奋。3月5日,一上班我就打开电脑守着它,静静等待人代会开始,终于等到政府工作报告。我专注地聆听总理的讲话,当听到“改革个人所得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时,一股兴奋之情涌上心头。沉寂了七年,新一轮个税改革终于要启航了!尤其是其中“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的表述,是之前历次个税改革中从未有过的,力度之大,创新之锐,格外引人注目,值得期待!
(二)
“心潮逐浪高”
3月21日,鼓舞。 政府工作报告后时隔半月,财政部及时发声,“力争年内完成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反应迅速动作快,完全是情理当中的事,我的心情也随之倍受鼓舞。
(三)
“漫卷诗书喜欲狂"
6月19日,振奋、激动。 经过紧锣密鼓的三个月时间,新华社公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说明》显示,个税法修订内容包含提高“起征点”;包含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税制,而这一步的跨出酝酿了太久太久、太不容易了;特别吸引眼球的是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而且达五项之多,进一步减轻百姓税收负担,更好地体现“量能负担”原则。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远超预期。激动与振奋交织,同时,我也预感到个税改革后将会面临的繁重工作任务和肩上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四)
“山重水复疑无路”
6月23日,晴转阴。6月19日到23日,这才几天呀,就像夏天的天气变化无常,突然来了个“晴转阴”!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传来消息:“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并未提请本次会议表决,个税法修正案草案修改后或将再审。”我的心情顿时就像是吹足气的皮球猛然被扎了一个洞,一副垂头丧气的感觉;又像是在游乐场玩自由落体项目,把你拉上去后猛地又降落下来,一下子有一种被放空的感觉。
(五)
“柳暗花明又一村”
6月29日,阴转晴。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周后曙光又现。晚上,新闻联播播发消息:“本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6月29日在中国人大网首次公布,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个税改革重又走上征途,我的心情也随之“由阴转晴”。
(六)
“也学牡丹开”
7月19日,舒畅。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认真研读《草案》,并经过多日深思熟虑,我积极行使公民权利,郑重地通过人大网就“专项附加扣除交由单位扣缴申报”等提出了值得商榷的建议。在提交建议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格外舒畅,同时希望每一条建议都能够被重视。
(七)
“大珠小珠落玉盘”
7月28日,自豪。 一个月的征集期,有近7万人提出逾13万条意见,意见数量远远高于同期其他立法项目。社会各界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和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的细则等方面,这无疑凸显了大众对实施个税改革实现“减负”“增收”“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的热切期待。而作为一名基层税务工作者肩负执法重任,感到光荣和自豪。
(八)
“其喜洋洋者矣”
8月31日,无比喜悦。8月3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个税法,这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历史上的第七次修法。各路媒体纷纷报道:“大修!”“根本性变革!”“力度空前!”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吃瓜群众一片欢呼,津津乐道“起征点”提高,点赞“专项附加扣除”面世。专家学者则表态:此次税改最大、最突出的意义是税制模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沉浸在这欢乐的气氛中,我的心情就像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述的那样:“至若春和景明……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020年7月18日
来源:扬州税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