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子宁 于 2020-7-17 17:40 编辑
陕西汉中
SHAANXI HANZHONG
税务“穿针引线”
“羌绣”焕活新生
宁强羌绣传承人王小琴(左三)和羌绣合作社的“绣娘”们一起探索创新羌绣作品。
挑花、挑绣、扎花、扎绣、彩扎、彩挑、盘花……—道道繁复的技法,沉淀千年传承,在陕西省宁强县,羌族妇女一针一线将植物与动物的图形,吉祥与祝福的花纹绣入自织的布料之中,从山川草木到枝叶花朵,从飞禽走兽到古朴纹饰,一幅幅羌绣精致古朴,栩栩如生,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羌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传统羌绣面临产销困境,宁强县税务局强化担当,为企业建立税费优惠政策台账,一对一开展线上和线下政策辅导,精准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经济,鼓励企业直播卖货,打开销路。
“我们的绣品都是绣娘手工绣制,成本高,耗时长,缺乏市场竞争力,好在近年来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还有减税降费的好政策,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为我们减轻了很大负担,今年以来,政府出台更多税费优惠政策,也实实在在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羌绣非遗传承人、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小琴说。
“你看到的这幅绣品,叫《万事如意》,是我绣了两个多月的一幅作品,我们羌人称之羊角花(杜鹃花),长在山野中,却花开满山红,这是一种甘于平淡却不敢平庸的拼搏精神,象征了美好和希望,感谢国家好的政策,帮助传统文化企业发展,让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绣娘沈永红说道。
今年以来,宁强县税务局深入“非遗”羌绣文化企业,“一对一”“点对点”为企业精准分析适用的减税降费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不应该只藏在大山深处,还可以推向更广阔的地方,县税务局将不断优化纳税服务,落实税费优惠政策,致力营造更优更好的税收营商环境,守护“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宁强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叶军表示。
陕西税务微信公众号
作者 : 李柯均
编辑:郝玮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