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子宁 于 2020-7-16 17:43 编辑
随着一轮一轮的升温,夏日夜晚,市民们的“宅家模式”转变成了“逛吃模式”,商场、超市内的夏季物品迎来了销售旺季,清凉旅游等一系列夏日消费也备受市民青睐。这期间,减税降费政策和优质纳税服务持续添力,助力“夏日经济”生机勃发。
税收支持 “扮靓”夜上海
日前,上海首届夜生活节落下帷幕。夜生活节期间,上海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等主题,推出了180多项特色活动,带动了酒吧、餐饮、图书等行业的发展,成为提升城市活力、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减税降费政策和优质纳税服务也添力“夜经济”,为打造烟火气、海派味、时尚潮和国际范儿的夜上海新形象提供税收支持。
市民在上海思南公馆门口的市集上购物。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说真的,要不是给力的政策,今天你们也许就看不到这家店了!”上海市中心一家西餐厅的经理张平说。
张平所在的上海凯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开了两家西班牙风味餐厅。今年的疫情给餐饮业带来重创,复工初期,鲜有食客光顾,加之停业期间积压了大量食材,餐厅亏损严重,3月~5月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减少近100万元。
“幸好国家及时出台了扶持政策,让我们又活了过来。”张平说,“疫情期间餐饮服务业增值税‘归零’,我们已免税5.3万元。房东还响应政府号召,给我们免了两个月租金。”入夏后,夜市的人流带动餐厅“翻台率”高了两倍多。“疫情之下我们活了下来,相信未来能活得更好!”张平说。
一盏灯、一杯茶,一段静谧的读书时光,是别样的夜生活体验。在上海著名人文景点“思南公馆”的百年老洋房建筑群中,有一家思南书局,是文艺青年的热门“打卡地”。这次夜生活节,思南书局推出了“周末夜读”“夜读书桌”等活动,吸引了众多书友。
上海思南书局的“深夜书桌”吸引了不少读者。
夜读活动采取了全新形式,书友可在互联网平台上预约、付费,并可直接开具电子发票。店长潘倩介绍,疫情发生后,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读书购书需求,书局迅速向互联网经济转型,依托线上平台,销售图书、文创和文具等产品。“没想到生意还非常不错,销售量挺大。在经营中我们发现,线上的消费者普遍习惯电子发票,我们也试着为书友开具电子发票。”她说。
4月起,思南书局恢复了线下营业,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了开具电子发票。据了解,上海税务部门着力优化发票服务方式,大力推广电子发票,思南书局所在的黄浦区税务部门在疫情期间还专门推出线上学堂,辅导纳税人正确申领并开具电子发票,减少经营和办税成本。
为更精准地助推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复产复工,点亮区域“夜经济”,上海税务部门送政策、优服务,让商户应享尽享税收优惠。
“网红”小酒吧Titos面积不大,但美酒、烤串儿和驻唱表演一应俱全。老板潘健对自己这个小店能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一清二楚。“这都是从税务局的直播课学来的。疫情期间,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黄浦区税务局在网上推送了几堂直播课都与我们小微企业相关,点进去一看,都是让我们受益的‘干货’。”
调酒师在上海新天地的酒吧为顾客调配饮品。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先启半步颠小酒馆曾经是一家人气爆棚的川菜店,随着国内疫情好转,这家店也重新营业,逐渐恢复元气。“现在经营情况正不断好转,每日客流量从疫情期间的40人回升到200多人,营业额也从每月15万元上升到50万元。”老板谢伟说,“客人多了,也带来了一个难题,就是发票不够开了。我把这个问题反映给税务部门,他们第一时间就帮我解决。领票量临时增加为200份,他们还提供‘售后服务’,上门辅导开具免税发票。”
据了解,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普陀区税务局对辖区内有开票需求的个体工商户进行了全面筛查,按照行业分类,安排干部上门辅导,面对面指导纳税人正确开具减免税发票。该局还建立了专属税企微信群,开通税务辅导的“助跑专线”,“一对一”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成都:烟火气里熏出好日子
四川成都,夜色渐浓的街道开始升腾起一股烟火气。
今年3月,成都市出台服务措施,在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允许商贩占道经营,率先为“地摊经济”松绑。在这渐渐升腾的人间烟火气中,每天都有各种微小、真实、生动的故事演绎着其无数可能。
顾客在成都“制噪市集”挑选商品。
那个在市集上卖蜀绣团扇的男人,点亮了摊位上的星灯。“熊猫蜀绣团扇200元一把,纯手工刺绣,送人自用都很好。”他热情地为顾客介绍着各类手工艺品。一位穿着汉服的姑娘买了把团扇说:“这个集市主打文创,很多穿汉服的帅哥美女都来打卡。这里一到晚上就人头攒动,热闹极了。”
卖蜀绣团扇的王先生原本开着一家实体店,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生意一直不好。听说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地摊经济”,他就琢磨着摆个摊补贴家用。他看上了“制噪市集”——位于成都市中心春熙路商圈,由30余个彩带飘扬白色帐篷撑起的摊位——这里也是成都新晋“网红”。潮流时尚的手工首饰、精美小巧的古风钗环、物美价廉的创意盆栽……“大家都卖文创产品,可以吸引特定的顾客群,而且又在春熙路边上,每小时来询价的人比原来一天的都多。”王先生说。
热闹的成都“制噪市集”。
都江堰聚源镇,“胡老三饭馆”简陋的门脸儿外,赖惠又支出了几张桌子。这家不起眼的小餐馆味道独特,不仅是两代人经营的老字号,还是街里街坊、网上网下食客的心头好。
“受疫情影响,饭馆停业了一段时间。在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在3月初就复工了。”赖惠说,“政府允许占道经营,解决了我们最头疼的问题。我们饭馆的面积不大,室内只摆得下4张圆桌,根本就不够用,现在又在临街过道上摆了4张小方桌。现在的经营环境很好,压力不大,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服务都很给力,我对发展很有信心。”
“兔脑壳、鸭脑壳、鸡翅膀、洋芋片,好吃得很!”路灯之下,驿都城大连北路,孙佳莉高声吆喝。两大簸箕的“香货”,在当归、黄芪、印度椒等数十种香料的加持下,释放出诱人的味道,吸引不少路人看菜下单。
3年前,孙佳莉随丈夫来到成都市龙泉驿区,双胞胎的出生让她成了全职主妇,家庭开支全靠丈夫一人负担。今年4月,孙佳莉得知自己居住的街道被政府规划为夜间消费经济点位,这点燃了她心中的火苗。“一天的工夫,我就安排准备好了一切,摆出了摊子。”孙佳莉说,“每天起早贪黑,很辛苦也很充实,这给我带来了3年来没有的改变和收获。”
孙佳莉抬头向100米之外看去,那里是她丈夫兼职经营的一家卤味现捞小店。十尺宽的当口,买家络绎不绝,热闹景象让她心情愉悦而满足。5月以来,除了门店的稳定收入外,自己摆的这个小摊已经为家里带来了3200多元的收入。
从城市中心的“制噪市集”,到都江堰走马河边上的老字号小餐馆,再到居民小区周边的流动摊位,3.6万个流动摊位带来了超过10万人的就业,这里独特的烟火气息,成为成都连续11年蝉联“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的生动注解。
晚上9点半,路人渐渐散去,周边的摊主开始收拾摊位。很快,街道又恢复了干净如初的模样。刚从一晚的忙碌中暂停脚步的赖惠吐了口气,轻轻地说道:“我从小就喜欢浓浓的烟火味,我想,好日子应该就是从烟火中熏出来的吧!”
西安回民街又添“烟火气”
盛夏的西安热度不断攀升,紧跟气温一起热起来的,还有受疫情影响而停滞的旅游经济。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的回民街是西安旅游经济的缩影,自3月下旬恢复堂食后,如今的回民街“烟火气”渐浓。
回民街是西安最具特色的风情街及回坊街区,也是西安的美食地标。走在回民街上,眼见的是鳞次栉比的房子、五花八门的招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飘荡着扑鼻的香味。回民街上的企业大多是餐饮服务个体工商户和小型微利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大。
“疫情来袭,店面关门停业,员工工资、房屋租金等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正常情况下,我们回民街的店面每天营业额在7000元左右。3月17日开张营业后,每天营业额较以往有较大的下降,平均在4500元左右。”西安贾三清真灌汤包子馆经理曾庆宏说道。
在回民街,像贾三包子馆这种情况的店铺不在少数。为了帮助回民街商户恢复经营,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莲湖区税务局推出税务干部包片全程服务责任制,走访了解餐馆情况,精准开展政策宣传辅导、发票供应等涉税服务,全力帮助解决餐饮企业的各项涉税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贾三包子馆就是享受全程服务责任制的企业之一。在贾三包子馆,曾庆宏打开手机展示他收到的纳税服务“钉钉”提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纳税人,可申报免缴2020年第一季度自用土地、房产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
“我们初步测算,企业所有可享受的税收优惠加起来,预计达到36万元。这笔资金为我们摆脱困境、全面复工‘托了底’。”曾庆宏表示,“感谢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感谢税务部门的全方位宣传辅导。”
在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商会会长孙建平看来,税务部门落实落细疫情期间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回民街商户全面恢复生产经营开通了一条绿色快捷通道。
数据显示,莲湖区税务局已先后为140余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增值税45万元,对512家企业、商户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138.25万元。
“税务部门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很到位,给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增强了底气。目前,回坊的北院门风情街、西羊市等4条核心商业街420家商户已开业409家,复工率超过97.4%。”北院门街道办党工委书记贺卫涛说。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回民街,回民街的餐饮企业正重新焕发生机。
来源:中国税务报
责任编辑:奇宇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