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奈奈 于 2020-7-14 18:06 编辑
小事看作风,大事看担当。在竹山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壮阔画卷中,有一抹税务蓝,与志愿红交相辉映,描绘出绚烂的色彩,让这幅画卷精彩纷呈,让这座城市光彩夺目,让这里人民幸福生活。
传播文明声音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众人拾柴火焰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做到每个家庭知晓,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
自接到县五城联创指挥部创建工作的通知后,国家税务总局竹山县税务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在本单位办公网下发专项通知,及时安排部署此项工作。
该局组织全局干部深入包联户开展入户走访,做到“一户不漏、一户不少、一户不差”,上门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现实意义、相关内容、具体要求,发放解读《竹山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手册》、《致全体居民的一封信》,模拟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入户走访调查,详细征求居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合理化建议。
创建好不好,感受最直接。该局干部转变过去枯燥的宣传方式,通过拉家常、摆事实、谈变化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畅谈家乡出行、教育、就医等生活日新月异的巨变,激发群众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创建宣传与每名群众的切实利益紧密相连;还采取微信、短信等多种途径宣传创建知识,赢得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理解、拥护,主动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
“文明创建人人有责,人人受益,我是一名老党员,更要带好头,争做文明市民,建设文明城市。”该局包保的龙背小区,家住这里的县公路局退休干部王某说道。据悉,截止目前,该局累计发放宣传手册700余份,组织填写调查问卷2000余份。
做好文明使者
“您好,现在是红灯,不能过马路。待会儿绿灯,我扶您老人家过去。”在川流不息的路口,遇到年龄较大的老人、上学的小孩、推着婴儿车的母亲等需要特殊关照的群体,该局志愿者都会主动上前帮一把,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城市的温暖。
志愿者服务全社会,一言一行代表着城市的形象,更要处处讲文明、做示范、多奉献。该局志愿者按照县五城联创指挥部的工作要求,每次上岗前都会规范着装,带好志愿服务各项装备,开展志愿服务使用文明用语。
看到街面随意丢弃的烟头、纸屑等垃圾,该局志愿者眼疾手快,一“扫”而光;遇到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任性横穿马路,该局志愿者温馨提醒,不让“溜”走;碰到摩托车乱停乱放,该局志愿者协助摆放整齐,出“手”大方……无论是太阳底下,还是暴风雨中,都有该局志愿者的身影,纠正不文明行为。
每人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该局志愿者积极做好城市文明的使者,把文明出行、文明行车、文明整洁的理念送给每个人,不断提升每个人的文明指数,提高城市文明系数。今年,垃圾分类推行,部分群众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该局志愿者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街边住户及商户做好垃圾分类,爱护环境。
“作为文明创建的志愿者,虽然守在路口,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水也不能喝一口,但能为创建文明城市尽一份力,我觉得无上光荣。”看到道路更加顺畅,街面更加干净,行人更加自觉,该局青年志愿者柯坤自豪地说道。
装扮文明城市
以前楼梯道乱堆乱放,走路都不好走。现在可干净了,再也不碍事了。”家住龙顺园小区的住户纷纷感慨到,获得感不断增强。
文明创建伊始,该局自包联龙顺园、龙背小区及周边小区以来,深入开展卫生清扫活动,该局青年志愿者踊跃请缨,轮流排班,定期到各小区卫生清扫,大力消除卫生死角,发放卫生健康资料,为小区住户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生活、休闲环境,时刻守护居民的身体健康。
“远亲不如近邻”。楼梯道等公共场所,原来由于管理不规范,居民文明意识不强,个别住户爱临时放东西,影响到其他居民的上下楼。该局志愿者挨家挨户宣传相关规定,做通居民的思想工作,居民认领各家物品,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脏、乱、差问题,进一步融洽了小区居民邻里之间的关系,净化了小区的生活环境。
针对小区公共卫生设施不足的情况,该局志愿者对接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添置必要的分类垃圾箱等保洁绿化设施,方便小区居民放置垃圾,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疫情期间,该局包联的小区无感染、无疫情、无病例,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首批“无疫小区”,为该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该局志愿者还利用晚上值守小区,确保小区清洁明亮,帮助居民克服卫生陋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人员聚集,万家灯火照亮城市的迷人夜景,人们陶醉在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的喜悦中。
来源:竹山县税务局
编辑:刘咏芳 刘雪珂
审核:郭 哲 侯小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