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关键词是什么?当然是“调基”!
每年的4月或7月,是社保局集中调基的时间。可能已经有小伙伴注意到了,调基当月的社保费用扣的比较多,甚至还有人接到需要补缴保费的通知……
那么,到底什么是调基?为啥还要多掏钱呢?别急,Tax100为你一一解答:
一、什么是“社保调基”
顾名思义,社保调基就是调整社保缴纳的基数。下面是我们每个月缴纳社保的计算公式:
社保费用=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由此可见,缴费基数的变动会直接牵动社保费用的变动。
肯定有人就会问了:这个缴费基数每年都是怎么确定的?
缴费基数主要是根据上一年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月工资来确定。社会平均月工资每年都会重新计算,所以社保局就会根据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月工资,在当年4月或者7月进行一次社保基数的调整。
调基以后,就需要按照新的基数来进行缴纳,部分城市还会要求往前补缴差额部分。不过基数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将不再变动。
二、为什么要调基?
我国国民每年的生活水平、工资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浮。所以每年调整一次社保缴费基数,可以让大家在享受失业金、报销医疗保险、甚至未来领取养老金等事项时,所得到的待遇不会和当下社会生活水准、平均收入发生巨大的差距。
三、社保调基的规律
从整体趋势上来看,社保基数是在逐年走高的。
因为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都与职工平均月工资挂钩,而整个社会的工资收入和最低工资标准都在逐步增加。所以,社保基数也会同步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年缴纳的社保费用都在逐步增加。
四、社保调基补差
有些城市在4月或者7月调高了基数后,会要求你和你所在的企业将之前3或6个月的社保费差额补齐(比如杭州、成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保调基补差”。如果不能及时补缴,长期社保欠费或者依旧按照原基数去缴费,将会影响到你未来退休以后的养老金领取哦。
五、社保基数上调,钱变多了还是变少?
从表面看,虽然现在缴的费用多了,但是多缴的费用到头来,受益人还是你自己。比如社保缴费高了,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钱会增多;医疗账户金额也会增多;公积金缴纳数量增多,公积金余额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