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奈奈 于 2020-7-29 11:04 编辑
编者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吹响“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号角。《北海日报》推出专栏,对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今年工作重点逐一进行解读,以提振信心、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敬请垂注!
本期关注—— 现代商贸服务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商贸服务业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挥北海生态环境优势和政策优势,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北海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极。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2020年我市紧紧抓住当前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机遇,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识上有新境界,措施上有新动作,力促复工复业,同时加速发展,全力打造产业特色突出、服务功能集聚、辐射带动强劲的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高地。
为稳步推进全市商贸服务业复工复业,力促商贸服务业回暖重现活力,我市根据实际,千方百计拉动消费。挖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催生的消费新模式、新需求,创新举办“2020北海惠民车展”“2019—2020年北海市家电以旧换新促销活动”“节能家电促销活动”等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系列促销活动,拉动客流快速回升,多家商贸重点企业销售额、客流量约恢复至去年同期的50%以上。在引导消费的同时,通过防疫物资保供、专项促消费补贴等方式给予企业最大支持,倡导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带头消费,推介特色产品,通过多媒体平台,加大消费政策宣传和特色商品推介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回暖。
2020年北海市电商直播培训第一期。
来源:北海市青年创业促进会
疫情期间电商迎来新机遇,为引领和推动北海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我市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目前,京东(北海)直播基地现已建成2000平方米直播基地并进入常态化运营,培育主播30名,已为50多家企业提供多项直播基地运营服务。防疫期间,我市举办“三月三暖心生活节”市长直播等电商直播活动,联合京东云(北海)直播基地举办10期线上线下电商直播培训,累计培训超过2200人次。此外,市商务部门采取多种方式服务电商企业,在保障物资供应的同时,通过组织各大电商平台上线“移动菜篮子”项目,助推传统农村电商平台构建线上社区团购销售渠道,启动“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开节等,推动生活服务企业线上交易和线下服务相结合,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拉动电商网络消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2020年1至4月,全市网络零售额为10.05亿元,在全区排名第5名,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27亿元,同比增长82.4%,农产品电商发展迅猛。
福达冷链效果图。(资料图)
我市以项目引进建设为着力点,确保服务业倍增发展。按照《北海市商业网点专项规划(2014—2030)》,指导落实专业市场的建设,根据交通便利、物流配套、产业匹配、布点合理、需求满足、生态良好的原则,抓好一批专业市场的新建、迁建、改造工作,全面提升全市专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今年重点抓好北海福达冷链物流园(二期)、泛家居建材物流市场、合浦县果蔬综合批发市场、常乐城乡贸易中心等专业市场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存在问题,指导企业争取自治区服务业资金支持。目前,这些专业市场项目稳步推进。同时,加大对专业市场招商推介,争取吸引更多优质的大型批发市场项目落户北海。
热闹的侨港风情街。许振国摄
与此同时,积极打造高品质城市消费商圈。目前,北海已建成东部东盟国际商贸城商圈,南部和安宁春城、万达商圈,中部北部湾广场商圈等一批大型商圈;北海老街、侨港风情步行街、大银滩旅游带集餐饮服务、习俗体验、旅游商贸于一体的高品位步行街已经成熟,发挥了示范效应。今年,我市积极推进北海之星、北海吾悦广场、中港城智能生态城市综合体、中加广场、北海红树林现代金融产业城项目、北海曲江新鸥鹏教育产业城等商业综合体、商务中心项目建设,完善业态,优化北海商业消费环境。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在着力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回升,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力促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将以完善产业规划为先导,引领服务业科学发展,通过强化载体建设、服务业企业培育和品牌建设,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扎实推动商贸项目建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全面落实政策保障,加速服务业集聚发展,努力构建以大流通产业集群和大旅游产业集群为引领、以支撑性服务业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打造北海经济发展攻坚行动”新引擎”。
执行总编 |周承雪
审核 | 李维维
网络编辑 | 詹燕萍
校对 | 赵锦妙
转载本公众号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