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321
  • Tax100会员 28064
查看: 422|回复: 0

“黄”“紫”“蓝”“红”话军邮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3099
2020-6-30 05: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连云港税务
标题: “黄”“紫”“蓝”“红”话军邮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A3Njc2NA==&mid=2651217519&idx=1&sn=8c6bbbc1e99051b01922246ca3ab14d4&chksm=803e7d9cb749f48a6f7c9b42f9162724fc3393d7fc0a3317ec57adaec179838540b92331d6b5#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6-29
二维码: -
本帖最后由 平井桃桃桃 于 2020-8-3 11:28 编辑

在我十四年的军旅生涯中,留给我清晰而深刻印记的,是那一整版“红军邮”。“红军邮”是1995年8月1日发行的一套军用邮票,简称军邮,由于整体画面呈鲜红色,故俗称“红军邮”。


其实,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军邮有过两次。

第一次是1953年2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通信部与邮电部商定,为优待现役军人免费寄信,由邮电部负责设计印制一套“军人贴用”邮票,预定1953年8月1日供部队干部、战士寄信使用。该套邮票一共3枚,图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徽,军徽下面印有“军人贴用、中国人民邮政、800元”字样。“800元”是第一套人民币的面值,等同于后来的8分。每枚邮票图幅为21毫米×32毫米,齿孔14度,胶版。3枚邮票不同之处是底色分别为桔红、棕红、蓝色,因此被称之为“黄军邮”、“紫军邮”和“蓝军邮”。据说是黄色为陆军使用,紫色为空军使用,蓝色为海军贴用,但没有官方消息支持这种说法。
这套邮票于1953年7月初开始印制,随后陆续下发到各部队和军事机关,每位官兵每月可得到2枚用于通信。结果在部分发往大军区后,有的部队就反映出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使用军人贴用邮票极易从信封上暴露部队的番号、驻地、流动情况等,在建国后不久、朝鲜战场刚刚停战等情况下,不利于保密。此外,邮票使用范围和对象也难以控制等。8月14日,总参谋部通知各大军区、军委各部、各种特种兵、各院校、志愿军部队“军人免费邮票”“延期实行,何日开始,再行通知,望转知所属遵照执行”。不久该邮票停发,集中保存,后经核准销毁。但由于已经发在个人手中的军人贴用邮票仍被使用,因此这三种邮票都流出了一些,其中“蓝军邮”印成较晚,留存下来的数量最少,因此极为珍贵。在1994年的拍卖中,“蓝军邮”曾创出新中国单枚邮票80万元的天价。现在的价格根据品相不同,价格也相差很大,但总体而言是一票难求。余生亦晚,此邮票也只听说过,没福亲眼见过,更不可能得到了。

第二次就是本文开头所述那次。为了改革和完善义务兵通信制度,解放军总参部与邮电部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发行了义务兵专用票一枚,供沈阳军区驻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陆、海、空三军及武警部队试用,每名义务兵每月四枚。这次与上一次的不同是,该邮票发行对象只是义务兵而不包含志愿兵和干部。全套一枚面值20分,名为《神圣的使命》,主图由军旗、三军士兵、现代化兵器和信鸽组成。这套军邮是由军旅画家杨谷昌设计的。


杨谷昌,男,1943年3月出生于灌云县。1969年7月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作品有《军魂》系列浮雕,获第六届全军文艺会演舞美设计一等奖;1990年设计《中国现代科学》(第二组)纪念邮票一套4枚;1997年大连“95—96全国最佳集邮品评选”获1995年《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和1996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最佳首日封奖等等。2016年2月27日在北京去世。
“红军邮”于1995年8月1日发行,至1997年4月15日零时起停止使用,并于2000年由国家邮政部门将库存在北京和沈阳两地的“红军邮”全部销毁。销毁的原因之一是“红军邮”大量流入邮票市场,遭到爆炒,一版“红军邮”最高时达一万多元人民币,严重地干扰了部队和地方秩序,有悖当时发行的初衷。
笔者拥有的这版珍贵的“红军邮”,其背面有杨谷昌先生金字题词:“神圣的使命”,下有其签名,四周有阴阳篆印“杨谷昌”各两枚,正面四边有阴文“杨”篆印九枚,阳文篆印“谷昌”十枚。



这版邮票是怎么来的呢?原来笔者曾在青岛海军某舰任职,本无缘接触这种邮票,但1995年5月至11月部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原锦西)进行科研试验,听说“红军邮”设计者是连云港人,很为家乡人自豪,心有所动,便以同样面值的其它邮票从别人手中换出这版邮票。当我回家探亲时,又听说杨先生曾是我岳父同校好友,便委托岳父请人捎到北京。杨先生不仅欣然在邮票上题词、印章,还送了笔者首发纪念封及明信片各一份。
两次发行的军邮,虽然都在发行时间不长就停止了,但都在新中国邮票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和不可磨灭的印记,让“黄”“紫”“蓝”“红”的话题,彩色斑斓,永续不断,也给笔者金戈铁马的生活,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
(孙树松)

稿件来源:连云港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