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平井桃桃桃 于 2020-7-16 15:52 编辑
施秉县马溪乡塘头村平均海拔1000米,山高坡陡林密,共有207户790人,人均耕地不到0.5亩,如何让群众稳定脱贫,是一大难题。2019年6月,黔东南州税务局稽查局科员杨月娥主动请缨到塘头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后,杨月娥严格要求自己,从抓党建促脱贫,办实事惠民生入手开展工作,积极投入脱贫攻坚战役,与群众心连心、共进退,带领塘头村朝着同步小康迈进。
近期,正是插秧好时节。6月5日上午,马溪乡塘头村村委会院坝里十分热闹,村民们正在领取州税务局发放的免费鱼苗,用于发展稻田养鱼。杨月娥正在其间忙碌着,为村民们发放鱼苗。驻村一年多来,她扎实苦干、真情帮扶,与村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塘头村驻村工作队的队员张金城说,杨月娥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人个子小,但是工作干劲足,她经常鼓励年轻人要学会吃苦耐劳,在工作上要踏实肯干;在以后的驻村工作当中,也会向她看齐,学习如何用心、用情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初到塘头村时,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民意,杨月娥用脚步丈量整个村庄,经常到村民家中走访座谈,收集民情民意,并针对了解到的问题,及时与驻村队员商讨解决办法。通过走访调研,她认为,抓好党建促脱贫,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增收,是塘头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出路。
目标已定,说干就干。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杨月娥带头抓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到黑冲红六军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筋骨”。帮助村里新增了宣传栏、办公桌椅、电脑、文件柜、空调、热水器等设备设施,让村级办公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更好的服务好村民。为力所能及解决困难群众发展难题,她积极向单位申请,为村里捐赠了1万元的投影设备、1万元的复合肥款以及1万元的稻田养鱼鱼苗款。
马溪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潘进告诉记者,作为塘头村的第一书记,杨月娥工作上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虽然个子不大,看起来柔柔弱弱的,但干起事来雷厉风行,带动了党建和产业发展,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为解决群众就业增收问题,杨月娥带领村两委到贵阳市、安顺市、凯里市以及本县甘溪乡等地考察蔬菜种植、林下种植等项目,学习借鉴先进种植经验和管理模式,回来后流转土地50亩,用于种植蔬菜,争取到2个百亩林下种植的新项目,种植天麻和丹参,她还积极带动村集体公司发展,进一步打造深山民宿,实现盈利4万元。2019年塘头村集体收入10万元,同比增收4万元,既发展了村级产业,又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村民杨祖轩说,村里的活动室都是杨月娥来到村里后建立起来的,今年还送来了帮扶鱼苗,很感谢这位踏实负责的第一书记。
在春节期间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杨月娥放弃假期,回到村里牵头成立村级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扬党旗 戴党徽 亮身份 当先锋 战疫情”行动,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职责,确保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不误。
杨月娥驻村期间,工作越来越忙,她的丈夫马小龙就在马溪乡政府工作,两人均肩扛扶贫重任,距离虽然变短了,但仍然时常不能见面。为了支持杨月娥驻村帮扶,2019年动了2次手术的父亲,也担负起照看孩子的重担,年迈的父亲母亲和年幼的儿子成了城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
马小龙说,在工作和生活上都会全力支持自己的妻子,虽然两人都驻村了,父母、孩子都在凯里,自己会尽量去处理家里面的琐碎,让妻子能安心工作。
马小龙还说,作为年轻人,更应该顺应这个时代,年轻人必须得在脱贫攻坚的一线发挥自己应有的力量。
杨月娥告诉记者,自己将会继续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带领驻村工作队聚焦脱贫攻坚的任务,积极发挥党建促脱贫的作用,建强支部堡垒,积极发展致富能手,引导青年带头人入党;在发展产业上带领村集体发展好林下种植产业以及蔬菜种植,并推动村集体公司的深山民宿发展,带动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
编发:贵州税务
来源:黔东南税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