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750
  • Tax100会员 32596
查看: 327|回复: 2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025年3月17日】1-2月份国民经济起步平稳 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210

主题

407

帖子

925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25
2025-3-18 17: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份国民经济起步平稳 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2025年3月17日)

国家统计局

原文链接: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503/t20250317_1959010.html


  1-2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工业服务业较快增长,消费投资继续改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加快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上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加快0.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股份制企业增长6.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2%;私营企业增长6.7%。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7.7%、30.2%、27.0%。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5%。


  二、服务业增势较好,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

  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比上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9.3%、8.8%、5.6%、5.5%。2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9%。其中,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三、市场销售增长加快,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较好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31亿元,同比增长4.0%,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2462亿元,增长3.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269亿元,增长4.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73939亿元,增长3.9%;餐饮收入9792亿元,增长4.3%。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5%、25.0%。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6.2%、21.8%、11.7%、10.9%。全国网上零售额22763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633亿元,增长5.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3%。从环比看,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月增长0.35%。1-2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4.9%。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619亿元,同比增长4.1%,比上年全年加快0.9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制造业投资增长9.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8%。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07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7.8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10259亿元,下降2.6%,降幅收窄14.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7%。民间投资同比持平;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6.0%。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7%,其中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6.4%、31.9%、31.6%、27.1%。从环比看,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增长0.49%。


  五、货物进出口基本平稳,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65364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38812亿元,增长3.4%;进口26551亿元,下降7.3%。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0%,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4%,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5.4%,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0%。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平稳

  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6%;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0%,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1小时。


  七、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其中1月份上涨0.5%,2月份下降0.7%。分类别看,1-2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7%,衣着价格上涨1.1%,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9%,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6%,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4%,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5.9%。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下降5.5%,粮食价格下降1.4%,鲜果价格下降0.6%,猪肉价格上涨8.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3%。从环比看,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7%,2月份下降0.2%。

  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2%。分月看,1月份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2%;2月份同比下降2.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3%。


  总的来看,1-2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延续向新向好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改善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附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上零售额数据进行了修订,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上零售额相关指标月度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5)服务零售额指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总和,旨在反映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

  (6)根据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统计执法检查等规定,对上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修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7)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8)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截屏2025-03-18 17.26.53.png

截屏2025-03-18 17.27.11.png

截屏2025-03-18 17.27.41.png


附图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407

帖子

925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25
 楼主| 2025-3-18 17: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起步平稳 向新向好——聚焦前2个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时间:2025-03-17
来源: 新华社
原文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3/content_7014058.htm

新华社记者潘洁、韩佳诺

今年前2个月我国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如何?实现一季度经济良好开局、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哪些有利条件?
在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了1至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经济运行起步平稳
今年以来,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上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态势,起步平稳。
从生产端看,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上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对工业增长支撑作用明显。
服务业增势较好,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1至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比上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9.3%和8.8%。
从需求端看,市场销售增长加快,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较好。1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31亿元,同比增长4%,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6.2%、21.8%、11.7%、10.9%。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1至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619亿元,同比增长4.1%,比上年全年加快0.9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
从就业看,尽管受春节因素影响,月度间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波动,但就业基本盘保持总体稳定。1至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付凌晖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是在外部不利影响加深、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的条件下实现的,非常不容易,显示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在外部不利影响加深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不仅保持了总体平稳,发展新动能也在逐步壮大。付凌晖说,从前两个月情况看,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新产业发展向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持续壮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新进展。
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比上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异军突起,“人工智能+”等创新产品跑出加速度,带动高端制造快速发展。1至2月份,集成电路圆片、工业机器人、动车组、民用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9.6%、27%、64%、91.5%。
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向好。从行业看,前两个月,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9.3%。从产品看,3D打印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智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0.2%、37.7%。5G规模化应用持续推进,春节期间5G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比上年同期增长35%,占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的比重达到60.9%。
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稳健。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风力、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0.4%和27.4%,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绿色产品的产量分别增长47.7%、35.4%、51.5%。前两个月,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快于全部投资5.9个百分点。
一季度经济运行有望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展望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付凌晖说,尽管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国内需求偏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力人才资源优势明显,有需求升级、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广阔增量空间,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显效,一季度经济运行有望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他说。
今年前两个月,生产供给稳定增长、消费投资稳中有升,主要指标增速多数快于上年全年,为一季度经济开局奠定了较好基础。“两重”“两新”政策力度加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各地区各部门相继推出促消费、惠民生“组合拳”,加大稳投资工作力度,强化项目、资金等要素保障,国内需求有望逐步扩大。
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楼市股市出现积极变化。前两个月,房地产市场继续呈现回稳态势,沪深两市成交量、成交金额保持较快增长。经营主体预期继续改善,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明显上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处于景气区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从全年情况看,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具有较多有利条件。”付凌晖说,我国产业基础坚实,新动能支撑作用增强;市场需求空间广阔,消费投资潜力释放有基础;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将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和动力;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将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此外,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各方面将聚焦重点任务、加大工作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更多支撑。
付凌晖说,实现5%左右的预期经济增长,绝非轻而易举,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下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抓住当前经济回升的时机,加力落实好各项宏观政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大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407

帖子

925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25
 楼主| 2025-3-20 18: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5%左右经济增速预期目标怎么看?

时间:2025-03-18
来源: 新华社
原文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3/content_7014520.htm
新华社记者潘洁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国际经贸合作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多,困扰着全球发展。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2.8%和3.3%。
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中国提出5%左右增速目标传递鲜明信号。
一方面,无论是应对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挑战,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还是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作为支撑;
另一方面,我国具备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支撑条件,宏观政策还有加力空间,有能力、有条件实现这一预期目标。
兼顾需要与可能、当前和长远,与中长期发展目标、近几年经济增速均充分衔接,这一目标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看支撑条件,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实现5%左右增速目标有充足信心和底气——
基础稳,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我国拥有巨大的经济体量、市场容量和产业配套能力;
优势多,我国不仅有大国经济所具有的规模优势、市场优势、人才优势、创新优势,还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特制度优势;
潜能大,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蕴藏着巨大发展机遇,国内外多数研究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还有很大潜力,潜在增长率仍处在5%左右的较高水平。
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量子通信、半导体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球创新力排名升至第11位,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看发展态势,当前支撑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为实现5%左右的增速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3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前2个月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均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增速快于上年全年。
“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态势向新向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这样评价前两个月经济运行特点。
以“数”观“形”,一组组细分数据,也折射出我国经济不断积蓄的向上势头:
1至2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集成电路圆片、工业机器人、动车组、民用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9.6%、27%、64%、91.5%,新兴产业成长壮大;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快于全部投资5.9个百分点,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稳健……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2%和50.4%,比上月分别上升1.1和0.2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8,是近四年来的最高值……
看政策支撑,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和标志性改革举措的加快落地,为实现5%左右的增速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9.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2万亿元;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
从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实打实的数据和扎实有力的举措可以看出,今年宏观政策无论是在取向上、力度上还是节奏上都“更加积极有为”。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指出,宏观经济政策将会依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积极应对。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部署落实落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坚定信心,真抓实干。
锚定5%左右的增速目标,全国上下正在将两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中国经济巨轮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