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692
  • Tax100会员 32602
查看: 204|回复: 0

常小惠说增值税: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先进制造业企业看过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3099
2023-12-12 17: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常州税务
标题: 常小惠说增值税: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先进制造业企业看过来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IzNzg4MA==&mid=2649494607&idx=1&sn=6552c7f6acf7b3fd9e8c953c1fdd0782&chksm=889dded8bfea57ce87028f3e5cb121ad3c2a91a2150e668bb5e763851a61fe7a6f68071f9895#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12-09 17:01
二维码: -


一、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两期即问即答:

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即问即答之一
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即问即答之二



二、首次申报企业看这里


(一)首次申报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的企业可参考常小惠指引

常小惠给您划重点: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首次申报指引

1.首次申报企业的附表4请填列当年1月至今累计数,同时减额栏次别忘填列因进项转出导致的累计调减额哦。
2.出口企业不得计提加计抵减的进项税额按下列方式计算:首次申报加计抵减时,按照当年1月至当期累计销售比例一并计算,后续按月申报时应按当期销售额比例计算。
3.即征即退企业须分别核算一般项目、即征即退项目加计抵减额。
4.确认申报前请核对附加税费申报表的计税依据。
5.出现票表比对异常提示时,务必核对申报表填列是否准确,只有因加计抵减台账期初余额为0的原因导致的异常才可以强制提交哦!
(二)根据总局即问即答(二)问题9,上述指引中的情形二更新如下:
B企业为生产型出口企业,于2023年10月30日确定适用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政策。202301-202310所属期:进项税额合计100000元,内销部分发生进项转出合计20000元,出口部分未发生进项转出;免抵退销售额合计300000元,全部销售额合计500000元。
1.在2023年11月5日首次申报加计抵减时:
因出口导致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100000*(300000/500000)=60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发生额=(100000-60000)*5%=2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调减额=20000*5%=1000元,
本期可抵减额=2000-1000=1000元。
(1)假设B企业抵减前本期应纳税额为5000元,则:
本期实际抵减额=1000元,
加计抵减期末余额=0,
抵减后应纳税额=5000-1000=4000元。
(2)假设B企业抵减前本期应纳税额为800元,则:
本期实际抵减额=800元,
加计抵减期末余额=1000-800=200元,
抵减后应纳税额=800-800=0元。

2.在2023年12月5日再次申报加计抵减时:
假设202311属期进项税额合计10000元,未发生进项转出,免抵退销售额合计30000元,全部销售额合计50000元,上期加计抵减期末余额200元,本期抵减前应纳税额2000元。则:
因出口导致不得计提加计抵减的进项税额=10000*(30000/50000)=6000元,
加计抵减本期发生额=(10000-6000)*5%=200元,
调减额=0
本期实际抵减额=200+200=400元,
加计抵减期末余额=200+200-400=0元,
抵减后应纳税额=2000-400=1600元。



三、其他注意事项


1.总局即问即答(一)问题8:
“纳税人在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之间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可按规定计提加计抵减额,但不包括2022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并抵扣的异常扣税凭证,已作进项税额转出,又于2023年1月1日以后解除异常并转入的进项税额”。
如您2023年1月1日以后因异常扣税凭证解除并重新勾选抵扣2022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的进项发票,在申报加计抵减时这部分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哦!

2.总局即问即答(二)问题6:
适用三项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在留抵退税或留抵抵欠后作进项税额转出时,不需要调减加计抵减额。
如您获得留抵退税或发生留抵抵欠,请关注哦!

3.总局即问即答(二)问题9:
“纳税人可在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当期,将前期未计算的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照当年1月至当期累计销售额比例一并计算”。
如您已可适用制造业加计抵减政策,请尽快申报享受加计抵减哦。

4.总局即问即答(二)问题11:
“纳税人由于不符合条件不再享受三项加计抵减政策,不能继续计提加计抵减额,但结余的加计抵减额仍可继续抵减。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发生进项税额转出时,应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如结余的加计抵减额不足以调减,则需按规定补征相应税款。”
如您后续不再符合制造业加计抵减条件,请关注上述处理哦!


来源:常州市税务局货劳税科
编发:常州市税务局税收宣传中心
124_170237223323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