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人数
1541
Tax100会员
32597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注册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税百:专业税务资讯
国际税收讲解
各种证件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x
搜索
Tax100 税百
»
论坛
›
全网热点文章
›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
山西
›
【税史钩沉】七彩运城盐湖 千年盐税故事
12366甬税有声|实际结算金额与签订合同所载金额不一致的情况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
哪些渠道可以办理2023个税年度汇算?需要提交哪些资料?一篇文章
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3号|河北省退役军人保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领证过年!这3项证书正在发放
【全网最全】31个省市!残保金政策汇编及申
全网最全|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汇总
2021年个税汇算容易出现哪些错误?税务总局
【全网最全】历史上最高规模退税减税!2022
查看:
344
|
回复:
0
【税史钩沉】七彩运城盐湖 千年盐税故事
[复制链接]
山西政策君
山西政策君
当前离线
积分
29402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税界元老, 积分 294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486 积分
税界元老, 积分 294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486 积分
积分
29402
发消息
2023-7-19 18: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运城税务
标题:
【税史钩沉】七彩运城盐湖 千年盐税故事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kxMTU0Mg==&mid=2650333885&idx=2&sn=92c468b6e82f8027cea1348737fcdb2b&chksm=8774d8e4b00351f285634d6d36d3013239f9d496d22ba4f4a1bdd03ba41cfe1d84a27ea2f39e#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7-17 19:19
二维码:
-
七彩运城盐湖
千年盐税故事
2023年5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运城盐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更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
山西运城,是一座因盐而生、因盐而兴、因盐得名的城市。盐,是这座城市的基因和密码。有着4600年开采历史的运城盐湖,留下了上古中华先民的采盐、生活痕迹,这里的盐业在秦汉后成为重要的财税之源。从运城盐湖出发,既能探索华夏文明的发展脉络,又能通过盐税故事了解历代财税制度变迁。
1 “盬”字和《南风歌》中的盐湖文化密码
运城盐湖,古称河东盐池,总面积约132平方公里,是天然盐湖。运城的建城和发展与盐池的生产、运销、管理息息相关,它可谓是一座负载悠久盐文化历史的“盐运专城”。
“地效灵,天挺秀,爰有育宝之区;前创始,后增修,斯有凤城之建。运治非盐池不立,盐池非运治莫统也。”《河东盐法备览·运治》中的这段话,道出了运城与盐池密不可分的关系。
春秋时期,运城被称为“盐氏”,汉时设司盐都,名曰“司盐城”。到元代,元太宗因运城盐湖惠泽天下而赐名“圣惠镇”。元末,始建城郭名为“凤凰城”,后来又因“盐运之城”而最终更名为运城。
可以说,没有盐湖就没有运城,运城深深地烙上了盐湖文化的印记。而盐湖文化是河东文化、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文字专家、考古学家苏秉琦曾说,运城是“中华民族总根系”中的“直根”。
盐湖文化与华夏文明的紧密关联,从“盬”这个字就可见一斑。
“盬”音同“古”,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盬的解释为:“河东盐池也。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十六里。”也就是说盬作为地名,专指河东盐池。而运城盐池出产的盐,被称为“盬盐”,其他盐池所产的盐都不能被冠上“盬”这个特定称谓。
有关运城盐湖开发最早的历史记录是在尧舜禹时代。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是围绕运城盐湖建都,为华夏先民寻找最好的生存环境。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相传舜帝曾多次到盐湖观看采盐,写下了这首《南风歌》。《南风歌》表达了上古时期先民在盐池产盐时节,对南风既赞美又祈盼的感情。
上古时期,河东盐池产盐全部依靠自然的力量。每年夏季,从中条山吹来的南风穿过山谷,吹散了晒卤水时产生的水蒸气,使阳光能更有效地照射卤水。卤水持续蒸发,加快了盐晶体的析出。南风和持续的高温暴晒,是河东盐池自然成盐的两个必备条件。
先民已经注意到南风对盐池生产的重要作用,谓之为“盐南风”。《南风歌》表达了古人对河东盐池平稳生产的美好祈求,也显示了上古时期先民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2 运城盐湖与国家财政
《左传·成公六年》提到了运城盐湖,当时的晋国人对运城盐湖的价值评价极高,国都迁移也希望选择靠近盐湖的地方:“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国利君乐,不可失也。”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发挥运城盐湖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因势利导,推行“轻关、易运、通商、宽税”的政策,鼓励商业发展,当时晋国出现了一批富商。《国语》中记载,晋国商人“其财足以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盐业带动商业,商业促进了赋税增加,进而支撑军事发展,帮助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戎生编钟是西周中晚期或春秋早期的文物,由晋国贵族戎生制作,被誉为“国之重器”。戎生编钟早年流失海外,1998年被保利集团从香港购回。编钟一组八件,每件钟上均铸有铭文,从大至小连读,共计154字,记载了晋国派遣大批车队运输食盐前往繁汤换取铜料的史实。这说明当时盐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成为国家间贸易的“硬通货”。
赵、韩、魏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在安邑建都,离盐湖很近,盐湖所产的盐成为魏国经济的重要来源。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魏献安邑,秦国夺取了运城盐池,开始大量生产池盐,并置有盐官,实行食盐专营,开征盐税。秦国在盐池派遣盐夫捞采食盐,政府就场征税。据《通典·卷四》记载:“秦卖盐铁贵,故下民受其困也。”秦朝对百姓既收田租,又征口赋,而官府更夺盐铁之利。但是,食盐专营为秦国强大提供了经济支持,此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统一六国。
秦朝之后,盐政对于国力的影响愈发显著。汉武帝时平定北方边境的战争,消耗了大量国库资金。于是,汉武帝“笼天下盐铁之利”,以资战争所需。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运城盐池全部收为国家所有,朝廷实行盐业专卖政策,把盐池外5公里范围的土地划为禁区,不允许有人居住。
唐朝,被大文学家柳宗元称之为“晋之大宝”的运城盐池,越来越为统治者所重视。在运城市池盐博物馆,从一张唐代河东池盐行销图可以看到,当时河东池盐销往22个州府。柳宗元在《晋问》中记录道,当时运城盐池产盐行销的区域,“西出秦陇,南过樊邓,北极燕代,东逾周宋”,遍及今河北、河南、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新唐书·食货志四》中记载,刘晏改革之初,每年盐税收入就达到40万缗,至唐大历末年(779年),全国赋税收入1200万缗,其中盐税收入超过一半,运城盐池每年税收高达150万缗,约占全国盐税收入的1/4,占全国总税收的1/8。《唐会要》称:“大历末,通天下之财而计其所入,总一千二百万贯,而盐利过半。”当时宫闱服御、军饷、百官俸禄都仰给于盐税,盐税已成为国家财政的一个重要支柱。运城盐池分东池和西池,东池归河中府的安邑管理,西池归河中府的解州管理,两盐池所得盐利最多,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两池盐利,岁收百五十余万缗”。
运城盐业的发达带来了生产技术的创新。早期产盐主要靠自然条件,“天日晒盐,自然结晶,集工捞采”。到唐朝,运城的食盐生产形成了“垦畦浇晒法”,又叫“五步产盐法”,大大提高了产盐的速度和质量,是运城池盐生产技术的一大进步,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有约1300年的历史。
唐代实行食盐官卖的“榷盐法”,其实就是提高官营盐价,增加政府收入。宋代实行钞引法(也称盐钞法),官方向盐商售卖食盐的销售资格,盐商凭购买的盐钞领盐运销。宋代之后,元、明、清各代继续实行钞引法,并加以改进,名称不一,实质内容基本相似。钞引法成为中国古代盐政史上的重要税收政策,多朝实行,影响颇深,意义重大。
3 范祥的解盐盐法改革
范祥,字晋公,北宋邠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范祥通晓财利,精于盐法,他对运城盐湖盐业生产销售制度的改革,减轻了百姓负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宋初以来,陕西是全国榷盐制实行得最严格的地区,而国家规定行销于陕西的河东解盐,是官府征用徭役进行生产的,相比“民产官收”的榷盐体制,其运销要严格得多。在宋代,盐利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0%,而解州盐池盐产量占全国盐产量的40%。解盐的生产销售在北宋的财政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范祥改革陕西盐法以前,陕西食盐运销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垄断食盐产销全过程的禁榷制,一种是政府控制盐的生产、商人经营运销的入中制。禁榷制下,官营的盐业常常管理混乱、经营亏损,且食盐运销采用征发徭役的方式,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入中制下,商人需要往边地运送粮草及军用物资,政府付给盐引作为报酬。但会有奸商与官吏勾结,使得官盐以低价大量流入市场,政府收入减少,同时也损害了运销商人的利益。
这时,担任提举陕西坑冶铸钱使的范祥向朝廷上书说:“两池之利甚博,而不能少助边计者,公私侵渔之害也。倘一变法,岁可省度支缗钱数十百万。”当时正是庆历新政期间,范祥得到韩琦等人的支持,于庆历四年(1044年)二月奉命与陕西转运使程戡共同主持盐政改革。不久,新政失败,程戡又与范祥的主张不一致,改革遂被搁置。
直到庆历八年(1048年),范祥被任命为制置解盐使,他的改革计划才又得以实施。
范祥根据自己从事财政工作与边防军需工作的经验,提出废除入中制与禁榷制,实行盐钞制。具体做法是:废除商人用运送物资换取盐引之法,停止征用运送官盐的徭役,改令商人在支付现钱购买盐引,商人凭盐引领盐自由运销。同时开放食盐市场,军需物资也改为以现钱采购雇运。这种经营办法受到商人和百姓的欢迎,又可使国家每年节省大量运输费用。
时任三司户部副使的包拯非常支持盐钞制,向宋仁宗奏称,盐钞制实施后“久而终成大利”。他会同陕西路转运使魏瓘等人,帮助范祥制定新法细则,使盐钞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盐钞制施行后,官销的盐利收入比改制前每年增加几十万缗。
解池盐法改革成功后,各方皆得利益,盐工和解州民众在解州东门口立碑,以示纪念。盐钞制实行一段时间后,包拯还对范祥的改革表示赞赏:“祥通陕西盐法,行之十年,岁减榷货务使缗钱数百万,其劳可录。”
范祥改革的盐法推行10年后仍然很有效,“后人不敢易,稍加损益,人辄不便”。沈括的《梦溪笔谈》对范祥的改革也有记载:“行之数十年,至今为利。”
运城盐池和其盐业发展,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清晰的文化印记,与其相关的盐税历史,更是与历朝历代的财税制度息息相关。
供稿:国家税务总局运城市盐湖区税务局
编辑:“盬税民声”融媒体小组
相关帖子
•
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业“做加法”支持碳减排
•
六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百余项改革举措利企便民
•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坚持把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作为重中之重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评价与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
国常会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广东
云南
精选公众号
领导讲话
官方链接
中国人大网
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税务局
天津市税务局
河北省税务局
山西省税务局
内蒙古税务局
辽宁省税务局
吉林省税务局
黑龙江税务局
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福建省税务局
山东省税务局
江西省税务局
河南省税务局
湖北省税务局
湖南省税务局
广东省税务局
广西税务总局
海南省税务局
重庆市税务局
四川省税务局
贵州省税务局
云南省税务局
西藏税务总局
甘肃省税务局
陕西省税务局
青海省税务局
宁夏税务总局
新疆税务总局
大连市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
厦门市税务局
青岛市税务局
深圳市税务局
友情链接
51社保
信用卡申请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
Tax100
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