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073
  • Tax100会员 28052
查看: 69|回复: 0

数据发布:2022年城镇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发布!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013

2020税务高考

2023-5-12 16: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数据发布:2022年城镇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发布!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5-10 06:0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15221&idx=2&sn=080fd9bf902fef449882be504eaf7b37&chksm=c09b246bf7ecad7debcde800b94ea3f526d6a5c5f4407379815cf7052ef3ddbc5d6a8f4abd4e#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2022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65237元
(第1612期)

2022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加2353元,名义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2022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1.7%。
  
  按区域、行业门类分组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1、表2。
  1 2022年城镇私营单位分区域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区 域
2022年
2021年
增长速度
合 计
65237
62884
3.7
东部地区
72965
69706
4.7
中部地区
53477
52698
1.5
西部地区
55781
54278
2.8
东北地区
49895
48106
3.7
  2 2022年城镇私营单位分行业门类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行 业
2022年
2021年
增长速度
合 计
65237
62884
3.7
农、林、牧、渔业
42605
41442
2.8
采矿业
68509
62665
9.3
制造业
67352
63946
5.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61870
59271
4.4
建筑业
60918
60430
0.8
批发和零售业
60630
58071
4.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6059
62411
5.8
住宿和餐饮业
47547
46817
1.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23894
114618
8.1
金融业
110304
95416
15.6
房地产业
56435
58288
-3.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5731
64490
1.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81569
77708
5.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4714
43366
3.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47760
47193
1.2
教育
52771
52579
0.4
卫生和社会工作
71060
67750
4.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6769
56171
1.1
   注:
  [1] 数据表中的增长速度均为名义增长。
   附注
  1、指标解释
  (1)单位就业人员:是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详见官网http://www.stats.gov.cn/xxgk/zcfggz/tjxzfg2020/201708/t20170803_1758101.html), 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等。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3)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计算公式为:
  
  2、统计范围
  城镇地区私营法人单位和统计上认定的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具体包括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劳动工资统计主要统计法人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统计范围内。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一套表法人单位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非一套表法人单位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省(直辖市)。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省。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劳动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执行。
  6、上年基期数据以正式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为准。

2022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14029元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加7192元,名义增长[1]6.7%。扣除价格因素,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4.6%。

按区域、行业门类、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1、表2、表3。
1 2022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区域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区 域
2022年
2021年
增长速度
合 计
114029
106837
6.7
东部地区
132802
124019
7.1
中部地区
90452
85533
5.8
西部地区
100759
94964
6.1
东北地区
89941
83575
7.6
  2 2022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门类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行 业
2022年
2021年
增长速度
合 计
114029
106837
6.7
农、林、牧、渔业
58976
53819
9.6
采矿业
121522
108467
12.0
制造业
97528
92459
5.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32964
125332
6.1
建筑业
78295
75762
3.3
批发和零售业
115408
107735
7.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15345
109851
5.0
住宿和餐饮业
53995
53631
0.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20418
201506
9.4
金融业
174341
150843
15.6
房地产业
90346
91143
-0.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06500
102537
3.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63486
151776
7.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68256
65802
3.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65478
65193
0.4
教育
120422
111392
8.1
卫生和社会工作
135222
126828
6.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21151
117329
3.3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17440
111361
5.5
3 2022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登记注册类型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登记注册类型
2022年
2021年
增长速度
合 计
114029
106837
6.7
国 有
123622
115583
7.0
集 体
77868
74491
4.5
有限责任公司
98206
93209
5.4
股份有限公司
131720
121594
8.3
港澳台商投资
124841
114034
9.5
外商投资
137199
126019
8.9
其他
81596
79384
2.8
  注:
[1]数据表中的增长速度均为名义增长。
附注
  1、指标解释
  (1)单位就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详见官网http://www.stats.gov.cn/xxgk/zcfggz/tjxzfg2020/201708/t20170803_1758101.html), 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等。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3)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计算公式为:
  
  2、统计范围
  城镇地区非私营法人单位和统计上认定的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商投资等单位。
  劳动工资统计主要统计法人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统计范围内。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一套表法人单位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非一套表法人单位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省(直辖市)。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省。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劳动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执行。
  6、登记注册类型
  其他包括:股份合作、联营、其他内资。
  7、上年基期数据以正式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为准。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解读2022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

来源:国家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3-05-09
2022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保持增长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解读2022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对138.1万家规模以上企业的联网直报统计和72.1万家规模以下样本单位的调查,2022年全国城镇单位[1]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保持增长。
一、工资水平保持增长,增速回落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在19个行业门类中,有18个行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增长,其中采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以下简称“两类单位”)平均工资增速均相对较高;房地产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下降,部分人员密集型或接触型服务业平均工资增速较低。受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2022年,采矿业两类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2.0%和9.3%;受人们对互联网学习、工作、社交和网络购物需求量较大等因素影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类单位平均工资分别增长9.4%和8.1%;金融业两类单位平均工资增速均为15.6%,主要受行业结构调整、减员增效等因素影响。以城镇非私营单位金融业包含的四个行业大类为例,货币金融服务业(主要是银行等)、资本市场服务业(主要是证券基金和投资公司等)和其他金融服务业的工资水平较高,分别为21.6万元、45.2万元和42.3万元,平均工资增速分别为6.1%、2.4%和6.7%,而保险业的平均工资较低,仅为9.1万元,其增速却高达19.1%。保险业平均工资增速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工资水平较低的保险代办员在2022年大量减少,使保险业就业人数减少近23%,工资总额减少8.2%。低工资保险业就业人员的减少是金融业平均工资水平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
二、行业间、地区间工资水平差距较为明显
  2022年,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在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均为技术含量较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工资水平排在后三位的行业略有不同,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为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在私营单位中为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与2021年相比,2022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与后三位的行业保持不变。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行业高低倍差达到4.08;城镇私营单位工资水平行业高低倍差为2.91。
  分地区看,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中,工资水平都是东部最高,东北最低。从城镇非私营单位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3.3万元、9.0万元、10.1万元和9.0万元,分别增长7.1%、5.8%、6.1%和7.6%。以东部为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平均工资之比为1:0.68:0.76:0.68,2021年为1:0.69:0.77:0.67,东部与东北地区差距缩小0.01,与中部、西部地区的差距有所扩大。从城镇私营单位来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年平均工资分别为7.3万元、5.3万元、5.6万元和5.0万元,增速分别为4.7%、1.5%、2.8%和3.7%。以东部为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平均工资水平之比为1:0.73:0.76:0.68,2021年为1:0.76:0.78:0.69,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差距有所拉大。
三、个人工资与全国平均工资的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理性看待
  由于所处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类型不同,单位之间的工资水平有时会存在较大差异;在同一单位内部,由于就业人员所处岗位不同,工资水平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当前的工资统计使用分组数据反映不同地区、行业、单位类型的工资水平,以及地区内、行业内不同岗位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比如,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单位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42.5万元和30.2万元,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住宿和餐饮业部分岗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在4万元左右。平均工资数据可以让我们了解劳动力市场中相应就业人员大致的工资水平。但是,由于单位效益不同、个人具体情况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区、相同行业、相同单位类型和相同岗位的就业人员,个人工资水平之间仍会存在一些差异。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增长变化也受多重因素影响,既有宏观政策、社会经济大环境等外部因素,也有单位改制、用工结构变化等内部因素。比如,同为农林牧渔业单位,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的单位性质、从事工作所属行业大类、就业人员类型都不相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工资增速差异较大。教育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多为公立学校,而私营单位中培训机构较多,受经济形势变化和政策调整的影响,在平均工资增速上会表现出较大差别。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具体到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增速,可能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增速差别较大,这需要从行业、地区、单位类型、岗位以及单位经营状况和个人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全面分析,理性看待。
注:
  [1] 城镇单位指:城镇地域内从业人员在5人及以上的法人单位,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
   [2] 就业人员工资指:单位就业人员领取的由本单位发放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和各类津补贴,以及单位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及住房公积金等。

相关链接:数据发布:2021年城镇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发布!
511_168387905039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