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359
  • Tax100会员 33468
查看: 432|回复: 0

县域财政2020:湖北省103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90

2020税务高考

2022-12-22 19: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县域财政2020:湖北省103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2-21 06:0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10272&idx=1&sn=46b472fdac19402beee9795119f91aca&chksm=c09b313ef7ecb828aa3ba133776c06faea0a3a0691c6c8a740fe94f56e960698a2056aa6aaef#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湖北省103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基于2020年的数据分析
(第1340期)
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部,简称鄂。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2021年底,全省常住人口为5830.00万人。全省有13个地级行政区,即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03个县级行政区,即39个市辖区、25个县级市、36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其中,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和神农架林区由省直管(如表1)。具体如下:
图1:湖北省行政区划图
表1:湖北省下辖行政区名单
地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
武汉市(13区)
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
黄石市(4区1县1市)
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
阳新县
大冶市
襄阳市(3区3县3市)
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
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
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
荆州市(2区3县3市)
荆州区、沙市区
公安县、监利县、江陵县
松滋市、石首市、洪湖市
宜昌市(5区5县3市)
夷陵区、伍家岗区、西陵区、猇亭区、点军区
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县、五峰县
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
十堰市(3区4县1市)
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
房县、竹山县、竹溪县、郧西县
丹江口市
孝感市(1区3县3市)
孝南区
云梦县、孝昌县、大悟县
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
荆门市(2区1县2市)
东宝区、掇刀区
沙洋县
钟祥市、京山市
鄂州市(3区)
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
黄冈市(1区7县2市)
黄州区
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
麻城市、武穴市
咸宁市(1区4县1市)
咸安区
嘉鱼县、崇阳县、通山县、通城县
赤壁市
随州市(1区1县1市)
曾都区
随县
广水市
恩施州(6县2市)
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来凤县、咸丰县、鹤峰县
恩施市、利川市
省直管市(区)
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
2020年湖北省各县市区的财政自给率差异较大。从2020年湖北省13个市州的财政自给率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武汉市(51.10%)、鄂州市(38.04%)和黄石市(30.81%),但第一名武汉市的财政自给率远远大于第二名的鄂州市;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恩施自治州(12.26%)、黄冈市(17.47%)和随州市(18.79%),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武汉市比最低的恩施州高了38.84个百分点(如图2)。

图2:2020年湖北省各市州财政自给率
从2020年湖北省103个县域的财政自给率来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武汉市的江汉区(111.52%)、武昌区(100.75%)、洪山区(99.64%)、汉阳区(97.22%)和江岸区(88.21%),这五个区全部位于武汉市,且有两个区超过了100%。财政自给率排名后五位的分别是十堰市的郧西县(7.51%)、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7.17%)、咸丰县(6.60%)、鹤峰县(6.26%)和宜昌市的五峰县(5.50%),可见财政自给率最低的县域大多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中,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江汉区与最低的五峰县之间相差了106.02个百分点,江汉区是五峰县的20.26倍(如图3)。

图3:2020年湖北省103个县市区财政自给率
接下来从各市州所辖县市区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武汉市
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湖北省省会,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13个行政区,2020年各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72.07%。在2020年各市州财政自给率中,武汉市财政自给率位居第一,其下辖的各区中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江汉区(111.52%),也是全省所有县市区中的第一位,其次是武昌区(100.75%),且均超过100%;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黄坡区(34.00%),最高的江汉区是最低的黄坡区的3.28倍(如图4)。

图4:2020年武汉市各区财政自给率
二、鄂州市
鄂州,湖北之根,武昌之源,旧称吴都、古武昌,湖北省下辖地级市,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行政总面积1596平方千米,现辖鄂城、华容、梁子湖三个县级行政区。财政自给率排名第一的是鄂城区(45.13%),其次是华容区(40.13%),均超过了全市平均财政自给率(37.91%),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梁子湖区(28.48%),最高的鄂城区比最低的梁子湖区高了16.65个百分点(如图5)。

图5:2020年鄂州市各区财政自给率
三、黄石市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黄石市工业文化底蕴深厚,工业基础较好,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和“服装新城”之称。黄石市下辖4区、1县级市、1县。2020年黄石市各县市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32.97%,其中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黄石港区(44.57%),其次为下陆区(40.49%),仅这两个区市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阳新县(22.07%)(如图6),最高的黄石港区比最低的阳新县高了22.50个百分点,是阳新县的2.02倍。
图6:2020年黄石市各县市区财政自给率
四、荆门市
荆门得中独厚,为中国之中,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下辖1县(沙洋 县)2市(钟祥市和京山市)2区(东宝区和掇刀区)。2020年全市各县市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28.18%。全市财政自给率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掇刀区(51.66%)和东宝区(32.54%),且超过全市平均财政自给率;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沙洋县(13.28%),最高的掇刀区比最低的沙洋县高了38.38个百分点(如图7)。

图7:2020年荆门市各县市区财政自给率
五、襄阳市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北邻河南省南阳市,南与荆门市相邻,东接随州市,西连十堰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襄阳市是湖北省辖市,下辖襄城、樊城、襄州3个区,南漳、保康、谷城3个县,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级市。2020年襄阳市各县市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24.68%。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襄城区(59.11%)、其次是樊城区(46.24%),这两个区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保康县(12.90%),财政自给率最高的襄城区比最低的保康县高了46.21个百分点,是保康县的4.58倍(如图8)。整体来看,襄阳市各县市区之间财政自给率差距较大。

图8:2020年襄阳市各县市区财政自给率
六、宜昌市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宜昌是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宜昌现辖5区3市5县。2020年宜昌市各县市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24.57%。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5个市区,分别是伍家岗区(63.31%)、猇亭区(44.53%)、西陵区(38.09%)、宜都市(31.11%)和夷陵区(29.05%);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五峰县(5.50%),也是全省县域中最低的,财政自给率最高的伍家岗区比最低的五峰县高了57.80个百分点,是五峰县的11.50倍(如图9),可见宜昌市各县市区的财政自给率差距较大。

图9:2020年宜昌市各县市区财政自给率
七、孝感市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中部,地处桐柏山、大别山之南,长江以北,汉江以东,南与武汉市东西湖区及仙桃市毗邻,北与河南省信阳市交界,西接随州、荆门、天门等市县,东连黄冈市的红安县与武汉市的黄陂区,是全国十大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和名贵水产品生产基地。孝感市是湖北省的地级市之一,下辖孝南区和云梦、孝昌、大悟3县,代管应城、安陆、汉川3个县级市。2020年孝感市各县市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21.85%,7个县市区中有四个县市区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是云梦县(22.54%)、应城市(23.21%)、孝南市(28.21%)和汉川市(28.27%)。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汉川市(28.27%),最低的是孝昌县(15.30%),最高的汉川市比最低的孝昌县高了12.97个百分点(如图10)。

图10:2020年孝感市各县市区财政自给率
八、咸宁市
咸宁,为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南、江西接壤,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咸宁自然资源丰富,这里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凉,四季分明,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是享誉全国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解放以来,咸宁先后分属孝感、武汉、大冶专区,1965年设立咸宁地区,1998年底撤地设市,现辖4县(嘉鱼、崇阳、通山、通城)1市(赤壁市)1区(咸安区)。2020年全市各县市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19.80%。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嘉鱼县(26.70%)、其次是赤壁市(26.19%)和咸安区(24.94%),这三个县市区的财政自给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通山县(10.68%),嘉鱼县比通山县高了16.02个百分点,是通山县的2.50倍(如图11)。

图11:2020年咸宁市各县市区财政自给率
九、荆州市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位于沃野千里、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素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一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全市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下辖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市、洪湖市8个县市区。全市有13个街道办事处、102个乡镇、2619个村居委员会。2020年荆州市各县市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22.41%,其中有2个区(沙市区和荆州区)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沙市区(65.23%),最低的是监利县(8.36%)。最高的沙市区比最低的监利县高了56.88个百分点(如图12),可见荆州市各县市区财政自给率差异较大。

图12:2020年荆州市各县市区财政自给率
十、十堰市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部、汉江中上游地区,与河南西部、陕西南部、重庆东部等3省市边境交界。十堰市辖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及丹江口市、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下设13个街道办事处、72个镇、34个乡、1807个村委会、164个居委会。2020年十堰市各县市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19.80%,其中,财政自给率位居第一的是茅箭区(49.74%),其次是张湾区(43.37%),这两个区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排在最后的是郧西县(7.51%),尚未超过10%,最高的茅箭区比最低的郧西县高了42.23个百分点,茅箭区是郧西县的6.62倍(如图13)。可见,十堰市个县市区之间财政自给率差异较大。

图13:2020年十堰市各县市区财政自给率
十一、随州市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闻名于世的编钟出土于此,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樊,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下辖曾都区、随县和广水市。2020年全市平均财政自给率为18.61%。其中,曾都区财政自给率最高(27.33%),其次为广水市(19.12%),随县最低(9.39%),也是唯一一个未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区(如图14)。

图14:2020年随州市各县市区财政自给率
十二、黄冈市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北接河南,东连安徽,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江相望。下辖7县(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和黄梅县)、2市(麻城市和武穴市)、1区(黄州区)。2020年黄冈市各县市区平均财政自给率为16.19%。财政自给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4个县市区,分别是黄州区(24.31%)、武穴市(24.08%)、麻城市(19.56%)和红安县(19.40%),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英山县(10.93%),黄州区比英山县高13.38个百分点,是英山县的2.22倍(如图15)。

图15:2020年黄冈市各县市区财政自给率
十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辖恩施、利川2市和建始、巴东、宣恩、来凤、咸丰、鹤峰6县。恩施州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2020年全州各县市平均财政自给率为9.09%,恩施市(15.59%)为全州财政自给率最高的市,其次为利川市(12.25%)和建始县(9.21%),其余各县均低于平均水平,其中财政自给率最低的为鹤峰县(6.26%),比全州平均财政自给率低了2.83个百分点,恩施市财政自给率比鹤峰县高9.34个百分点,是鹤峰县的2.49倍(如图16)。整个州的财政自给率相对较低。

图16:2020年恩施州各县市财政自给率
十四、省直管市(区)
湖北省四个省直管市(区)分别为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和神农架林区。其中,仙桃市的财政自给率(30.03%)是省直管市(区)中最高的,其次是潜江市(25.80%)和神农架林区(18.28%),最低的是天门市(15.29%),最高的仙桃市比最低的天门市高了14.74个百分点,是其1.96倍(如图17)。

图17:2020年省直管市(区)财政自给率
整体来说,湖北省财政自给率较高的地区大部分均位于武汉市,103个县级行政区财政自给率差异较大,仅有2个区财政自给率超过100%;有11个区的财政自给率在50%-100%之间;有75个县市区的财政自给率在10%-50%之间;有15个县财政自给率为超过10%。说明个县域之间财政收支规模存在差异,应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数据来源:《2022区域经济数据手册》
相关链接:
1.县域财政2020:湖北省103个县区财政收入分析!

2.县域财政2020:湖北省103个县区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作者:刘宇翔
指导老师:李永海
107_167170832770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