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368
  • Tax100会员 32644
查看: 1112|回复: 0

县域财政2020:广东省122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42

2020税务高考

2022-12-9 20: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县域财政2020:广东省122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2-08 06:0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09773&idx=1&sn=b55b1e1487d5ba9a9888e7e0fcbf6d94&chksm=c09b3f33f7ecb625e464385fde30726916e08251d1cf98988b6c856b9f3951fde2aecf47413f#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广东省122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基于2020年的数据分析
(第1315期)
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广东省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是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现辖21个地级市、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见图1、表1)。截至2020年末,广东省的常住人口为12624.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1076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
2020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21.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税收收入9881.21亿元,下降1.8%。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484.67亿元,增长1.0%。其中,教育支出3516.53亿元,增长10.2%;卫生健康支出1771.42亿元,增长1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14.06亿元,增长6.1%。民生类支出12141.4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2020年广东省财政自给率为73.90%,仅次于上海市和北京市,排名全国第三位。

图1 广东省行政区划图
表1 广东省下辖行政区划数

从广东省市级层面的财政收支差额来看,广州市(1229.86亿元)、湛江市(400.81亿元)、梅州市(386.16亿元)排在广东21个市的前三位,排在后三位的是潮州市(168.54亿元)、东莞市(145.58亿元)和中山市(88.06亿元);从广东省市级层面的财政自给水平来看,深圳市(92.32%)、东莞市(82.68%)和中山市(76.56%)排在前三位,其余地级市中有5个市财政自给率超过50%。排在最后三位的分别是揭阳市(19.75%)、梅州市(18.59%)以及汕尾市(17.26%)(见图2)。

图2 广东省各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从2020年广东省各市区县的财政自给水平来看,广东省各市区县间的差距显著,佛山市的顺德区(98.16%)位居第一位,深圳市的南山区(97.05%)、佛山市的三水区(89.15%)分列第二、三位,均超过80%;排在后三位的是清远市的连山县(8.64%)和连南县(8.52%)、揭阳市的揭西县(8.19%)均不超过10%,这些地区财政自给率水平十分有限,地方财政主要以各级政府转移支付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中,财政自给率水平最高的顺德区和最低的揭西县之间相差89.98个百分点(见图3)。

图3 广东省各市区县2020年财政自给率
就2020年广东省各市区县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广东省各市区县间的差距较为显著,较大的是广州市的南沙区(163.42亿元)和黄埔区(159.90亿元)和深圳市的宝安区(145.89亿元);而佛山市的高明区(6.57亿元)、江门市的江海区(6.20亿元)以及佛山市的顺德区(4.77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其中,最大的南沙区是最小的顺德区的34.25倍(见图4)。

图4 广东省各市区县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各市财政自给率的大小,具体分析比较广东省21个市下辖各市区县的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情况,这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广东省各市区县的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情况。
一、深圳市
就深圳市各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排在前列的有宝安区(145.89亿元)、龙华区(144.29亿元),均超过140亿元;福田区(45.75亿元)、罗湖区(41.26亿元)、盐田区(25.80亿元)和南山区(9.62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50亿元。其中,最大的宝安区是最小的南山区的15.16倍。就深圳市各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排在前列的有南山区(97.05%)、福田区(79.99%)和罗湖区(76.86%),均高于70%;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是龙华区(49.87%)、光明区(44.45%)和坪山区(37.06%),均不足50%(见图5)。

图5 深圳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二、东莞市
东莞市,广东省辖地级市、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珠江三角洲东岸中心城市。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中南部、珠江口东岸,西北接广州市,南接深圳市,东北接惠州市,东莞市现辖4个街道、28个镇,是中国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2020年东莞市财政收支差额为145.58亿元,财政自给率为82.68%(见图6)。

图6 东莞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三、中山市
中山市,古称香山。广东省辖地级市,是全国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东地区性中心城市之一、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之一。2020年中山市财政收支差额为88.06亿元,财政自给率为76.56%(见图7)。

图7 中山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四、佛山市
就佛山市各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最大的是南海区,为39.94亿元,超过30亿元;三水区(8.24亿元)、高明区(6.57亿元)和顺德区(4.77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10亿元。其中,最大的南海区是最小的顺德区的8.37倍。就佛山市各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顺德区,为98.16%,高于90%;相比而言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有三水区(89.15%)、禅城区(87.88%)、高明区(86.88%)和南海区(86.12%),均低于90%(见图8)。

图8 佛山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五、惠州市
就惠州市各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最大的是惠东县,为68.00亿元,超过60亿元;惠城区(36.47亿元)、龙门县(32.45亿元)和惠阳区(16.34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40亿元。其中,最大的惠东县是最小的惠阳区的4.16倍。就惠州市各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惠阳区,为77.96%,高于70%;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有龙门县(33.52%)和惠东县(30.12%),均低于40%(见图9)。

图9 惠州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六、江门市
就江门市各市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较高的是台山市(39.56亿元)和新会市(37.24亿元),均超过30亿元;开平市(22.94亿元)、蓬江区(13.89亿元)、鹤山市(10.53亿元)和江海区(6.20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25亿元。其中,最大的台山市是最小的江海区的6.38倍。就江门市各市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排在前列的有鹤山市(76.25%)、江海区(71.14%)、蓬江区(68.62%)和新会区(60.42%),均高于60%;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是恩平市(31.67%),不足40%(见图10)。

图10 江门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七、广州市
就广州市各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排在前列的有南沙区(173.42亿元)、黄埔区(159.90亿元)、白云区(124.47亿元)和增城区(92.42亿元),均超过90亿元;天河区(71.65亿元)、从化区(57.49亿元)和荔湾区(52.03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80亿元。其中,最大的南沙区是最小的荔湾区的3.14倍。就广州市各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排在前列的有番禺区(56.04%)、黄埔区(54.24%)和增城区(53.91%),均高于50%;较低的白云区(34.22%)和从化区(33.43%),均不足35%(见图11)。

图11 广州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八、珠海市
就珠海市各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最高的是香洲区(59.12亿元),超过50亿元;斗门区(33.20亿元)和金湾区(31.43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40亿元。其中,最大的香洲区是最小的金湾区的1.88倍。就珠海市各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斗门区的财政自给率最高,为51.47%;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有金湾区(40.12%)和香洲区(35.97%),均不足50%(见图12)。

图12 珠海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九、汕头市
就汕头市各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排在前列的有潮阳区(60.22亿元)和潮南区(55.20亿元),超过50亿元;濠江区(16.68亿元)、龙湖区(14.23亿元)和南澳县(12.52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20亿元。其中,最大的潮阳区是最小的南澳县的4.81倍。就汕头市各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排在前列的有龙湖区(56.80%)和澄海区(38.74%),均高于30%;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有南澳县(18.20%)和潮南区(16.27%),均不足20%(见图13)。

图13 汕头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十、清远市
就清远市各市区县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最高的是英德市(62.63亿元),超过60亿元;佛冈县(26.46亿元)、连南县(19.21亿元)和连山县(17.15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30亿元。其中,最大的英德市是最小的连山县的3.63倍。就清远市各市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排在前列的有清新区(31.35%)、清城区(29.89%)、佛冈县(28.57%)和英德市(26.27%),均高于20%;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有连南县(8.52%)和连山县(8.64%),均不足10%(见图14)。

图14 清远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十一、茂名市
就茂名市各市区县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排在前列的有电白区(80.06亿元)、化州市(73.57亿元)和高州市(72.15亿元),均超过70亿元;信宜市(65.47亿元)和茂南区(37.42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70亿元。其中,最大的电白区是最小的茂南区的2.14倍。就茂名市各市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排在前列的有电白区(22.00%)和茂南区(21.87%),均高于20%;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信宜市(14.80%),不足15%(见图15)。

图15 茂名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十二、肇庆市
就肇庆市各市区县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排在前列的有怀集县(47.38亿元)、高要区(38.26亿元),均超过30亿元;端州区(17.10亿元)、鼎湖区(13.26亿元)和四会市(12.74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20亿元。其中,最大的怀集县是最小的四会市的3.72倍。就肇庆市各市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排在前列的有四会市(66.72%)和鼎湖区(40.48%),均高于40%;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有封开县(28.48%)、德庆县(23.99%)、广宁县(16.99%)和怀集县(12.39%),均不足30%(见图16)。

图16 肇庆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十三、韶关市
就韶关市各市区县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较高的是乐昌市(36.03亿元)和南雄市(35.03亿元),超过30亿元;曲江区(19.71亿元)、浈江区(13.76亿元)和武江区(13.66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20亿元。其中,最大的乐昌市是最小的武江区的2.64倍。就韶关市各市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排在前列的有武江区(30.30%)、曲江区(29.44%)、浈江区(24.43%)和仁化县(22.70%),均高于20%;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是南雄县(14.88%),不足15%(见图17)。

图17 韶关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十四、阳江市
就阳江市各市区县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最大的是阳春市,为55.21亿元,超过50亿元;阳西县(27.54亿元)、阳东区(23.11亿元)和江城区(15.78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30亿元。其中,最大的阳春市是最小的江城区的3.50倍。就阳江市各市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阳东区,为37.81%,高于30%;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有阳西县(23.66%)、江城区(23.28%)和阳春市(20.54%),均低于30%(见图18)。

图18 阳江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十五、湛江市
就湛江市各市区县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排在前列的有雷州市(66.81亿元)、廉江市(66.18亿元)、遂溪县(49.57亿元)和吴川市(40.21亿元),均超过40亿元;麻章区(13.05亿元)、霞山区(10.84亿元)和赤坎区(10.06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15亿元。其中,最大的雷州市是最小的赤坎区的6.64倍。就湛江市各市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排在前列的有霞山区(34.08%)、麻章区(31.04%)和赤坎区(27.03%),均高于25%;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雷州市(9.12%),不足10%(见图19)。

图19 湛江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十六、云浮市
就云浮市各市区县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最大的是罗定市,为65.23亿元,超过60亿元;郁南县(28.32亿元)、云城区(24.57亿元)和云安区(20.61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30亿元。其中,最大的罗定市是最小的云安区的3.17倍。就云浮市各市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新兴县,为37.17%,高于30%;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有云安区(19.66%)、罗定市(19.44%)、云城区(17.12%)和郁南县(16.49%),均低于20%(见图20)。

图20 云浮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十七、潮州市
就潮州市各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最高的是饶平县(62.93亿元),超过60亿元;潮安区(49.72亿元)和湘桥区(19.24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50亿元。其中,最大的饶平县是最小的湘桥区的3.27倍。就潮州市各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潮安区的财政自给率最高,为23.04%;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有湘桥区(18.93%)和饶平县(11.77%),均不足20%(见图21)。

图21 潮州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十八、河源市
就河源市各县区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排在前列的有龙川县(57.77亿元)和东源县(41.60亿元),均超过40亿元;源城区(18.71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不足20亿元。其中,最大的龙川县是最小的源城区的3.09倍。就河源市各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财政自给率最大的是源城区,为38.90%,超过30%;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有东源县(22.23%)、紫金县(22.13%)、和平县(15.34%)、连平县(13.17%)和龙川县(11.96%),均不足30%(见图22)。

图22 河源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十九、揭阳市
就揭阳市各市区县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排在前列的有普宁市(76.47亿元)、惠来县(55.71亿元)和揭西县(52.80亿元),均超过50亿元;揭东区(26.36亿元)和榕城区(16.09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30亿元。其中,最大的普宁市是最小的榕城区的4.75倍。就揭阳市各市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排在前列的有榕城区(32.83%)和揭东区(27.49%),均高于20%;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有惠来县(9.99%)和揭西县(8.19%),均不足10%(见图23)。

图23 揭阳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二十、梅州市
就梅州市各市区县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排在前列的有五华县(73.09亿元)、兴宁市(61.59亿元),均超过60亿元;平远县(25.95亿元)、蕉岭县(25.38亿元)和梅江区(23.23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30亿元。其中,最大的五华县是最小的梅江区的3.15倍。就梅州市各市县区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排在前列的有梅县区(25.22%)、梅江区(20.95%)和蕉岭县(20.23%),均高于20%;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是大埔县(14.71%)、兴宁市(14.37%)、丰顺县(13.48%)、五华县(12.61%),均不足15%(见图24)。

图24 梅州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二十一、汕尾市
就汕尾市各市区县的财政收支差额而言,财政收支差额最大的是陆丰市,为79.74亿元,超过70亿元;陆河县(28.47亿元)和城区(23.63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较小,均不足30亿元。其中,最大的陆丰市是最小的城区的3.37倍。就汕尾市各市区县间的财政自给率而言,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城区,为22.18%,高于20%;财政自给率较低的有陆河县(11.70%)和陆丰市(9.82%),均低于15%(见图25)。

图25 汕尾市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2020年广东省122个区市县间财政实力差距较大,财政自给率有所分化。相比而言,绝大多数县区的财政自给率水平都较低。其中,27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在50%以上,26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水平在30%以上,还有6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还不到10%,最低的揭西县仅为8.19%。
总体来看,受政府采取盘活政府资源资产与压减一般性支出等一系列措施影响,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速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增速,整体收支情况较好。广东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年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但目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稳步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复苏不稳定不平衡。在未来发展中,广东省需要把握“十四五”历史机遇期,着重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这一短板,推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与此同时,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具有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需要密切关注境内外疫情反复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数据来源:
1.202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021广东统计年鉴》
相关链接:
1.县域财政2020:广东省122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2.县域财政2020:广东省122个县区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作者:焦夏丽
指导老师:李永海
727_16705896529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