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人数
1142
Tax100会员
33681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注册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税百:专业税务资讯
国际税收讲解
各种证件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x
搜索
Tax100 税百
»
论坛
›
全网热点文章
›
省财政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
北京
›
砥砺十年 首都财政不断迈上新台阶,扬帆奋楫 接续推进首 ...
12366甬税有声|实际结算金额与签订合同所载金额不一致的情况下
哪些渠道可以办理2023个税年度汇算?需要提交哪些资料?一篇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
领证过年!这3项证书正在发放
《黑神话:悟空》何以“出道”即“神话”:税惠政策助大圣们取得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全网最全】31个省市!残保金政策汇编及申
全网最全|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汇总
2021年个税汇算容易出现哪些错误?税务总局
【全网最全】历史上最高规模退税减税!2022
查看:
313
|
回复:
0
砥砺十年 首都财政不断迈上新台阶,扬帆奋楫 接续推进首都新发展——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
[复制链接]
北京资讯君
北京资讯君
当前离线
积分
713
707
主题
707
帖子
713
积分
三级税友
三级税友, 积分 7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7 积分
三级税友, 积分 7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7 积分
积分
713
发消息
2022-10-18 12: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北京财政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成就非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工作力度,稳步推进各项财税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基础,增强“进”的底气。
这十年,财政实力在严峻挑战中发展,在巨大考验后壮大
做大做强财政“蛋糕”,财政收入“量稳质升”
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为财政收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经济下行、突发疫情、减税降费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也为财政收支平衡带来空前压力。动力与压力并存,信心与决心同在,
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益,收入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从2012年的3314.9亿元到2021年的5932.3亿元,收入累计49258.3亿元,年均增长7%。
收入质量(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始终保持全国前列并持续优化,2021年达到历史新高87.1%,排名全国第一。
管好用好首都“钱包”,财政支出“加力提效”
连续十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从2012年的3685.3亿元扩大到2021年的7205.1亿元,财政支出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把这些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财政部门能“省”钱,会“花”钱。
“省”在政府过紧日子、节用裕民上,
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三公”经费只减不增,2017年到2021年,下降幅度达57%。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该花的钱一分不少,为首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花”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优化支出结构,理顺优先顺序,深入推进“四个中心”建设、支持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副中心建设、“两区”“三平台”建设等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全力确保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顺利举办。
这十年,财政调控“致广大而尽精微”,政策“工具箱”推陈出新日臻稳健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这十年,
财政调控在战略上“致广大”,在战术上“尽精微”,财政政策资金带动效应加速显现,
服务首都建设彰显“新作为”。
减税降费,为企业松绑
以精准之策应对非常之难,在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顶格减征小规模纳税人的“六税两费”。大力清理涉企收费,实现地方权限内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部清零”。近五年,累计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费负担超5000亿元,增强企业生产经营后劲,激发市场主体更大活力。税费减下去、降下来,企业效益升上去、提上来,真正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加”“减”并举,为创新除障
善做“加法”,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这十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共计投入3372.4亿元,年均增长9.4%,着力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突破技术瓶颈和“卡脖子”问题。统筹资金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将本市高精尖资金安排规模增加至20亿元,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善做“减法”,基于对科研规律的深刻认识,“减”去不必要的条条框框。
深化科技经费“放管服”改革,实施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包干制”,扩大高校与科研机构经费使用自主权、精简预算科目等措施,建立健全更符合科研规律的经费管理机制,为科研人员“松绑”,提升创新主体活跃度,创新生态持续改善。
“握指成拳”,为发展护航
政府债券资金为保重点“添秤”,
自地方政府自主发行政府债券以来,累计发行新增政府债券超6000亿元,有力保障了非首都功能疏解等重大工程和全市重点工作。同时,我市政府债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债务风险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四两拨千“金”促发展,
2016年初设立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下设27支子基金,累计投资6030个项目,
财政出资引导放大倍数达4.9倍。
PPP模式为政府借力“引资”“引智”,
2021年PPP项目签约落地率达93%,居全国第一。
政府采购助力中小企业“向上生长”,
在政府采购整体份额中,将预留中小企业采购份额提高至40%,高于国家要求10个百分点。
在财政部开展的政府采购透明度评估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这十年,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以首善标准推进人民生活稳步提升
“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
近年来,财政部门统筹各项资源,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体现民生财政之本,
民生支出占比始终保持在八成以上,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把稳住千家万户的“饭碗”摆在突出位置
十年间,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从424.3亿元增长到1054.2亿元,通过加大补贴力度、缓缴社保费等多项举措,持续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全市常住就业人口由2012年末的1115.3万人增加到2021年末的1158.0万人。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推动教育生态持续好转
十年间,财政教育支出从628.7亿元增长到1147.8亿元,“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愿景加速实现。2021年,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9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接近9成,小学初中就近入学率99%以上。
筑牢公共卫生体系防线,就是筑牢人民健康发展防线
十年间,财政卫生健康支出从256.1亿元增长到632.7亿元,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17万个,床位数超13万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和医院床位数分别达到5.64人和5.59张,分别是2012年的1.4倍和1.2倍。
交通运输“硬件”提升,交通治理“软件”升级
十年间,交通运输投入从243.8亿元增长到362.7亿元。2021年末轨道交通总里程783公里,比2012年末增长77.1%,交通出行更加绿色便捷。
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十年间,财政住房保障投入从44.8亿元增长到152.6亿元。全市持续推出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021年低保、低收入、重残、大病4类家庭申请保障性住房保障率达100%。
污染防治力度空前,北京重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全市财政累计投入4300多亿元,环保基础设施大幅度提升。全市污水处理率从83%提高到95.8%。2021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3.1%,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坚决打
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93.4亿元,助力新疆、西藏、青海、河北、内蒙古、湖北、河南等7省90个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提升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这十年,财税改革重大部署纵深推进,为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夯基垒台
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效。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三大核心改革任务逐一破冰试水,预算绩效管理、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先进改革经验次第花开,
财政改革的“北京名片”越擦越亮。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成效显著,预算统筹力度不断增强
加大“四本预算”有效统筹衔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以项目轻重缓急和成熟度为依据安排预算。推动大额专项资金管理从“钱等事”向“事钱同步”转变。着力建设“透明财政”,预决算公开连续多年被清华大学评定为全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榜首。
2021年基本建成全市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预算管理“五统一”,提升预算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加强预算约束。2017年至2020年,
预算管理工作连续四年在国务院对地方政府“真抓实干”考核中获得通报表扬。
财政管理体制不断优化,政府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实施以个人所得税调整为核心的市区收入划分改革,同步调整城市建设维护税等税种的市区分享比例。市区共享税由6个扩大到10个,有效增加各区可统筹财力。优化完善区域财税政策,研究完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财力共享机制、新机场财税利益分享机制等财税体制政策,调整完善企业跨区迁移政策。实施差异性转移支付政策,强化区级基本财力保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效保障了各区功能定位城市战略的落实。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结合核心区区划调整、副中心建设,优化完善市与核心区、市与通州区等区域性财政管理体制。
税收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税收法定稳步推进
“营改增”全面扩围,深化资源税、水资源税、环境保护税、个人所得税、耕地占用税等改革,有效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纳税负担。积极贯彻落实《耕地占用税法》《环境保护税法》,明确北京市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和环保税税额标准,提高征收的严肃性。同时,积极配合中央财税部门开展增值税、消费税、房地产税等税收制度改革研究工作,加强政策跟踪,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税收立法进程。
预算绩效管理“北京模式”全面实施
按照中央提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在北京市已实现市级部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
开创性实施全成本预算绩效改革,2018年,在全国率先“破题”,
选择学前教育、养老机构运营2个公共服务领域作为试点。
2019年,明确改革“路径”,
试点范围扩大到公立医院补助、供暖补贴、商业流通等领域,形成了89项定额标准。
2020年,形成管理“模式”,
推进改革向公用事业、政府投资等重点领域全面拓展延伸,涉及的资金占年度支出规模达到六成。截至
2021年底,
累计形成122项支出成本定额标准,全部用于指导年度部门预算编制。2019年-2021年,北京市通过实施全过程、全成本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更好地树立了成本控制理念,实现节支超过250亿元。
本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财政部对地方考核中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省市。
来源
及编辑
:市财政局预算处(预算编制中心)
相关帖子
•
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业“做加法”支持碳减排
•
六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百余项改革举措利企便民
•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坚持把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作为重中之重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评价与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
国常会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领导讲话
上海
甘肃
重庆
辽宁
四川
广西
黑龙江
云南
河南
官方链接
中国人大网
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税务局
天津市税务局
河北省税务局
山西省税务局
内蒙古税务局
辽宁省税务局
吉林省税务局
黑龙江税务局
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福建省税务局
山东省税务局
江西省税务局
河南省税务局
湖北省税务局
湖南省税务局
广东省税务局
广西税务总局
海南省税务局
重庆市税务局
四川省税务局
贵州省税务局
云南省税务局
西藏税务总局
甘肃省税务局
陕西省税务局
青海省税务局
宁夏税务总局
新疆税务总局
大连市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
厦门市税务局
青岛市税务局
深圳市税务局
友情链接
51社保
信用卡申请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
Tax100
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