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249
  • Tax100会员 33512
查看: 486|回复: 0

县域财政2020:天津市16个区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96

2020税务高考

2022-10-5 00: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县域财政2020:天津市16个区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0-03 06:0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05798&idx=1&sn=c51eee465c6593eedfa902f9c76e385c&chksm=c09b4fb8f7ecc6aed1acf3355938ccc66fbd5366366a7babdf2aaa6e02df827b66980eb2574e#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天津市16个区财政支出规模——基于2020年的数据分析
(第1192期)
一、天津市基本情况介绍
(一)基本市情
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也称“津沽”、“津门”,地处中国华北地区,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天津是自古因漕运而兴起,唐朝中叶以后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朝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清咸丰十年(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此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历经六百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截至2019年底,天津下辖16个市辖区(如图1所示),共有街道、镇、乡245个。市辖区分为中心城区、环城区、滨海新区和远郊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天津市的常住人口为1387万人。

图1 天津市行政区划图
(一)2020年天津市财政支出情况总述
天津市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3151.35 亿元,相比于2019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下降了404.35亿元,总体下降幅度为11.37%。财政支出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以下在主要介绍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以及医疗支出的内容。其中教育支出下降24.72亿元,降幅为5.2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2019年下降32.1亿元,下降幅度为5.83%,卫生健康指出下降22.37亿元,下降幅度为11.31%。具体到天津市下辖的16个区级行政单位来看,超过7成的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2019年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20年各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高到低依次是:滨海新区( 806.6亿元)、武清区(151.26元)、津南区(149.22亿元)、西青区(115.59亿元)、静海区(94.56亿元)、东丽区(93.82亿元)、北辰区(88.13亿元)、宝坻区(85.42亿元)、蓟州区(81.52亿元)、河西区(71.2亿元)、河东区(64.87亿元)、南开区(55.18亿元)、宁河区(51.08亿元)、红桥区(48.58亿元)、和平区(46.95亿元)、河北区(45.44亿元)。以下将依照此顺序逐一介绍天津市各区县2020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各区财政支出情况
从天津市财政收入的构成来看,市级财政支出仍然占比最大,市级财政支出占天津市2020年财政支出的34.97为%;天津市16个区全部财政支占比为65.03%。并且在天津市16个区中,天津市只有滨海新区的财政支出占比超过了20%,达到了25.60%,其余15个区的财政支出占天津市全部财政支出占比不足50%,仅有39.43%。河北区的财政支出最低,占比也最小,仅为天津市财政支出的1.44%。(如图3所示)

图3 各区财政支出占天津市总支出比例
二、天津市各区财政支出分述
(一)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行政区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辖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5个国家级开发区,21个街镇,全区常住人口数为207万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是天津市人口最多的区级城市。滨海新区是天津市财政收入最高的区,财政收入为515.49亿元。同时,滨海新区也是天津市各区财政支出最高的区。2020年滨海新区财政支出为806.60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1.95%,在天津市总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市级财政支出,占比为25.60%。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63.87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7.92%,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11.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20.2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2.51%,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1.95%;卫生健康支出为19.47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2.41%,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16.8%。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12.84%。
(二)武清区
武清区,古为泉州,别称雍阳,建置于西汉,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为武清,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地处京津之间,位于天津市西北部,区域总面积1574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24个镇,全区常住人口115.1万人。近年来,武清区深入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性窗口期,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武清区是天津市财政收入排名第2的区,财政收入为81.47亿元,同时2020年武清区的财政支出也位居第2。2020年武清区财政支出为151.26亿元,与2019年相比下降20.53%,在天津市各区总财政支出中位居第2,占比为4.80%。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27.38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18.10%,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2.7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8.3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12.13%,相比于2019年上升了2.33%;卫生健康支出为14.49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9.58%,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2.4%。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39.81%。
(三)津南区
津南区,是天津市四个环城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东南部,处于天津市经济发展的主轴上,是承接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和滨海新区产业功能的重要地区,东部的葛沽镇是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387平方公里,辖8个镇、两个街道和1个办事处。2020年津南区常住人口为93万人。津南区是天津市16个区中财政收入排名第4的区,财政收入为60.88亿元。但是,2020年津南区财政支出位居第3,为149.22亿元,与2019年相比下降18.93%,在天津市总财政支中占比为4.74%。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4.85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9.95%,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14.9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0.8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7.29%,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7.34%;卫生健康支出为8.31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5.57%,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2.48%。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22.81%。
(四)西青区
西青区是天津市环城四区之一,历史悠久,是著名爱国武术家霍元甲、韩慕侠的家乡,有修建于明代的京杭大运河,有“华北第一民宅”之称的石家大院,是天津市民俗文化旅游区。近邻天津中心城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京沪高铁天津南站坐落在区内,30余条铁路、高速、国道、地铁贯通连接。西青区总面积565平方公里,辖7镇、5街,2020年常住人口119万。西青区在天津市16个区中财政收入排名第3,财政收入为67.62亿元。2020年西青区财政支出为115.59亿元,在天津市所有区中位居第4,与2019年相比下降31.64%,在天津市总财政支出中占比为3.67%。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8.12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15.68%,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26.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2.7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10.53%,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28.85%;卫生健康支出为9.72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8.41%,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28.57%。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34.61%。
(五)静海区
静海,天津市辖区,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之一,2015年撤县设区。静海位于天津西南部,素有“津南门户”之称,静海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西汉古城、汉代陶楼、宋代古船、义和团“天下第一坛”等历史遗迹,承载着静海厚重的历史。佘太君望儿归来的王二庄、姜子牙钓鱼的钓台村、李世民与儿子辞别的慈儿庄、燕王朱棣囤粮的梁头、乾隆题名的兴隆街等历史传说,增添了静海历史文化的神秘色彩。区域面积1476平方公里,辖1个华康街道办,18个乡镇,常住人口81.8万人。2020年静海区的财政收入43.15亿元。2020年静海区财政支出为94.56亿元,在天津市全部区中位居第5,与2019年相比下降6.18%,在天津市总财政支出中占比为3%。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8.77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19.85%,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2.4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2.7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11.44%,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3.11%;卫生健康支出为7.59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8.03%,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15.15%。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41.32%。
(六)东丽区
东丽区地处津滨发展主轴,东接滨海新区核心区,西连中心城区。春秋战国,为燕国辖地,1992年3月,东郊区更名为东丽区。京山铁路、北环铁路、津塘公路、京津塘等高速公路横穿全境,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坐落在区内。全区总面积477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街道,全区常住人口85万人。2020年东丽区财政预算收入为51.33亿元,财政收入排名降低了1个位次排名第6,同时财政支出也在全市位居第6。2020年东丽区财政支出为93.82亿元,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10.48%,在天津市总财政支出中占比为2.98%。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2.33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13.14%,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17.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3.3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14.27%,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15.41%;卫生健康支出为6.47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6.9%,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6.98%。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34.31%。
(七)北辰区
北辰区,天津环城四区之一,依河傍水、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是天津北部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被誉为京津走廊的璀璨明珠、美丽天津北大门。涓涓不息的北运河,养育了北辰一方水土,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脉络和人文传承。区域面积478平方公里,辖9镇7街,全区常住人口91万人。北辰区2020年财政收入上升了1个位次,在天津市16个区里排名第5,财政收入为56.24亿元。2020年北辰区财政支出为88.13亿元,在天津市各区中位居第7,与2019年相比增长10.10%,在天津市总财政支出中占比为2.80%。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5.85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17.99%,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1.9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8.8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10.04%,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0.61%;卫生健康支出为7.51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8.52%,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5.18%。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36.55%。
(八)宝坻区
宝坻区是天津市的市辖区之一,位于中国天津市中北部、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南麓,属于华北平原北部的一部分,地处京、津、唐三角地带,临近渤海湾。宝坻区位于天津市北部。宝坻区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3月,宝坻区辖6个街道,18个镇。宝坻区的财政收入31.73亿元,在天津市16个区里排在第11位。2020年宝坻区财政支出为85.42亿元,在天津市各区中位居第8,与2019年相比降低了32.33%,在天津市总财政支出中占比为2.71%。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9.59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22.93%,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26.5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3.2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15.52%,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0.81;卫生健康支出为9,05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10.59%,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6.87%。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49.05%。
(九)蓟州区
蓟州区,古称无终、渔阳、蓟州,1913年改称蓟县,历史十分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天津市最北部,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蓟州区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居住,春秋时建无终子国,隋改称渔阳,唐置蓟州,1913年称蓟县。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名流人才荟萃,古塔、寺庙、碑刻、古墓众多,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对现代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全区总面积1590平方公里,下辖26个乡镇,总人口80万人。蓟州区的财政收入20.50亿元在天津市16个区里排在第15位。2020年蓟州区财政支出为81.52亿元,在天津市各区中位居第9,与2019年相比增长0.75%,在天津市总财政支出中占比为2.59%。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22.71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27.86%,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13.7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6.8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20.63%,相比于2019年上升了4.58%;卫生健康支出为7.61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9.33%,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10.93%。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57.82%。
(十)河西区
河西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中心东南部,海河西岸。河西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全国首批文化工作先进区。早在明末清初,曾有“皇会”之称的民间花会,包括法鼓、高跷、狮子舞等已闻名于世。全区面积42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街道,常住人口82万人。河西区的财政收入为50.44亿元,排名第7。2020年河西区财政支出为71.20亿元,在天津市各区中位居第10,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11.05%,在天津市总财政支出中占比为2.26%。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9.07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26.78%,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9.0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26.74%,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4.83%;卫生健康支出为6.58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9.24%,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34.15%。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62.76%。
(十一)河东区
河东区是天津市中心市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东部。河东区是市区连接滨海新区的前沿,是实现天津市经济中心战略东移的要地。自金代天津设“直沽寨”至今,河东区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河东区是天津的发祥地之一,元代初年在此兴建的天妃宫,是天津最早的寺庙建筑,也是中国北方历史悠久的天妃庙宇,它是元朝规格最高、影响最大、受祭次数最多的天妃宫,被誉为“元代第一庙”。天妃宫成为天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全区面积40平方公里(不包括天铁街道),辖13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86万人(不包括天铁街道)。 河东区的财政收入27.48亿元在天津市16个区里排在第12位。2020年河东区财政支出为64.87亿元,在天津市各区中位居第11,与2019年相比增长7.98%,在天津市总财政支出中占比为2.06%。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6.25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25.05%,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2.2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8.3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28.30%,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0.56%;卫生健康支出为6.67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10.28%,相比于2019年上升了14.02%。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63.63%。
(十二)南开区
南开区位于天津市区西南部,原是天津旧城迤南的开洼地带,清末人称此地为天津老城“南边的开洼地”,1919年境内成立了著名的南开大学,因此1956年始设南开区之名。南开区主要包括天津老城及城南,天津租界以西的地区。建有12个街道。全区总面积40.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万人。南开区的财政收入与与2019年相比上升了1个位次,排名第9。2020年南开区财政收入33.15亿元。2020年南开区财政支出为55.18亿元,在天津市各区中位居第12,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13.46%,在天津市总财政支出中占比为1.75%。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5.9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28.81%,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1.3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4.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26.82%,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21.26%;卫生健康支出为6.62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12%,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5.31%。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67.63%。
(十三)宁河区
宁河区,位于天津市东北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区核心区域,位居京津唐和曹妃甸工业区中心地带,是天津的东大门。宁河区始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置,隶属顺天府东路厅,2015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天津市宁河县,设立天津市宁河区。宁河区境内有战国至汉代文化遗址多达30余处,天津市属文物保护单位天尊阁和七里海风景区都位于宁河区境内。县城芦台镇是唐代海防重镇,古称海口镇。全区面积1296平方公里,辖13个镇,常住人口为40万人。宁河区的财政收入23.83亿元,在天津市16个区里排在第13位。2020年宁河区财政支出为51.08亿元,在天津市各区中位居第13,与2019年相比降低了30.45%,在天津市总财政支出中占比为1.62%。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3.14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25.72%,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1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8.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17.42%,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2.07%;卫生健康支出为5.35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10.47%,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21.36%。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53.62%。
(十四)红桥区
红桥区是天津市六个中心市区之一,位于天津城区西北部,因横跨子牙河上的大红桥而得名。红桥区东南与河北、南开两区相交,西北与西青、北辰两区相邻。全区面积23.73平方公里。红桥区是天津城市、商业、工业和近代教育的发祥地。南运河、子牙河、北运河贯穿全境,在历史上是南粮北运和水上运输的集散地。红桥区是天津市重要的商业区之一,红桥区交通四通八达,地铁、普铁、高铁、快速路、市级主干道路一应俱全。辖有10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48万人。红桥区的财政收入20.68亿元,在天津市16个区里排在第14位。2020年红桥区财政支出为48.58亿元,在天津市各区中位居第14,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3.25%,在天津市总财政支出中占比为1.54%。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2.34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25.4%,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4.7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2.6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26.02%,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15.54%;卫生健康支出为4.11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8.46%,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2.54%。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59.88%。
(十五)和平区
和平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区,位于天津市区中部,是全市繁荣繁华的标志区。解放北路是中国近代金融的重要发祥地,素有“东方华尔街”之称。全区金融服务门类齐全,拥有各类金融机构660余家。和平区拥有天津市76%的历史风貌建筑和名人故居,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完整保存着各式风格建筑2185栋,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是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风云变幻的见证。全面积10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35万。和平区的财政收入32.04,在天津市16个区里排在第10位。2020年和平区财政支出为46.95亿元,在天津市各区中位居第15,与2019年相比下降9.70%,在天津市总财政支出中占比为1.49%。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4.89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31.71%,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1.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2.1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25.92%,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18.40%;卫生健康支出为3.32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7.07%,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12.54%。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64.70%。
(十六)河北区
河北区,位于天津市东北部,是天津的发祥地和中心城区之一,因地处海河之北而得名。河北区内保存有多处中国近现代革命遗址、历史遗迹、名人故居,中国近现代革命遗址主要有: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旧址、觉悟社旧址、女星社旧址、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旧址、天津工余补习学校旧址、解放天津会师纪念地等。全区面积 29.62 平方千米。辖10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65万人。河北区的财政收入为18.28亿元。在天津市16个区里排在第16位。2020年河北区财政支出为45.44亿元,在天津市各区中位居第16,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11.69%,在天津市总财政支出中占比为1.44%。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3.89亿元,占全区总支出的30.57%,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4.4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10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22.01%,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39.72%;卫生健康支出为5.86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12.90%,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2.67%。民生的三项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65.47%。
三、小结
总体来看,由于2020年天津市政府坚持严格实施零基预算,压减非急需非刚性项目支出。在预算执行中严把支出关口,并且制定出台了天津市“真过紧日子16条措施”,实施“禁止类”和“限制类”支出预算管控清单,因此,天津市超过7成区县的财政支出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天津市滨海新区的财政支出是整个天津市最多的,从三项民生支出来看同样独占鳌头,但是由于其财政支出项目多,基数大,所以三项民生支出的占比也相对较低。
但是整体来说,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在当前经济发展整体动能不足,疫情反复不断的情况下,天津市需要不断培育新动能,并且加快度过动能培育期,打牢财政增收的基础,为财政支出提供充足的财源。同时,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从2020年的数据来看,民生方面的支出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地下降,政府需要在有限的财政支出预算中着力优化民生支出的结构,清理各类沉淀资金并统筹用于重点民生项目。
数据来源:天津市2021年统计年鉴、天津市各区2020年财政预决算报告。
作者:李昊
指导老师:李永海
339_166489922615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