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人数
4994
Tax100会员
34092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注册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税百:专业税务资讯
国际税收讲解
各种证件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x
搜索
Tax100 税百
»
论坛
›
全网热点文章
›
省财政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
上海
›
上海新一轮稳增长“22条”政策措施发布,重点聚焦助行业 ...
“数”说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
12366甬税有声|实际结算金额与签订合同所载金额不一致的情况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
不同模式的补充医疗保险企业所得税处理
《国际税务合作框架公约职权范围(草案)》获高票通过 草案将提
哪些渠道可以办理2023个税年度汇算?需要提交哪些资料?一篇文章
【全网最全】31个省市!残保金政策汇编及申
全网最全|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汇总
2021年个税汇算容易出现哪些错误?税务总局
【全网最全】历史上最高规模退税减税!2022
查看:
308
|
回复:
0
上海新一轮稳增长“22条”政策措施发布,重点聚焦助行业强主体
[复制链接]
上海资讯君
上海资讯君
当前离线
积分
1590
1590
主题
1590
帖子
1590
积分
特级税友
特级税友, 积分 15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10 积分
特级税友, 积分 15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10 积分
积分
1590
发消息
2022-9-30 00: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市政府新闻办昨天(9月28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介绍了《上海市助行业强主体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稳增长“22条”)。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市商务委副主任张国华、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管小军、市税务局总审计师刘洪波出席新闻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上海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在3月底和5月底先后出台抗疫助企“21条”、经济恢复重振“50条”两轮助企纾困稳增长综合性政策。今年8月底,国家在稳经济一揽子33项政策的基础上,又推出19项接续政策措施。为及时落实国家政策措施,加力巩固全市经济恢复发展基础,全力打好经济恢复和重振攻坚战,在充分听取各类市场主体诉求和建议的基础上,近期制定了《上海市助行业强主体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稳增长“22条”)
一、总体考虑
前两轮助企纾困稳增长政策出台以来,全市各部门、各区持续狠抓政策推进落实,目前市、区两级已出台实施细则460多项,努力为企业缓解燃眉之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全市经济延续恢复增长态势,8月份工业、外贸、金融、财税收入、房地产等指标当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投资、消费增速持续加快,市场预期和信心不断改善,经济回升保持向好势头。
与此同时,调研发现,不少困难行业企业对进一步优化助企纾困政策仍有很大期待。为持续放大政策组合叠加效应,7月中下旬以来,结合上海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后的新形势新情况,认真贯彻6月份以来国务院新出台的政策举措,特别是8月底推出的19项接续政策,比较借鉴兄弟省市有益探索和专家学者政策建言,系统梳理全市“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以及政企沟通圆桌会等活动收集的共性问题,着重听取餐饮、住宿、文化、旅游、会展、广告等困难行业企业的诉求建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形成了新一轮稳增长政策。
总的来看,
本轮政策是在综合了国家政策、市场呼声与多方建议的基础上研究形成的,是在稳增长重要窗口节点上出台的接续型升级版政策,与前两轮助企纾困稳增长政策能够有力配合衔接、形成组合叠加效应。
二、主要内容
稳增长“22条”共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着力助行业促发展
主要是聚焦文化、旅游、体育、会展、广告、航空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各类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具体包括5条政策:
一是加大文化旅游体育行业纾困力度。
实施电影票价补贴、专营商业影院和体育健身场所复工复市补贴、专业剧场一次性停业补贴和限流补贴。同时,实施旅游业贷款贴息扩围、A级景区和星级酒店一次性纾困补助、体育企业贷款贴息支持等。
二是加大会展行业扶持力度。
对2022年克服疫情影响在沪举办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举办单位实际发生的场租费用,按照不超过10%的标准给予补贴,单场最高100万元。
三是支持广告行业恢复发展。
对提供广告服务的单位和个人,按其2022年第四季度实际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的50%给予资金支持。
四是加大航空业纾困补助力度。
制定实施2022年上海航空业补助方案,对消杀、核酸检测等方面给予补贴。
五是支持各类生活性服务业恢复发展。
优化餐饮、住宿等行业稳岗补贴认定条件,对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属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范畴、承租国有房屋的,一律免除租金到2022年底。
第二,着力强主体增动能
主要是聚力支持中小微市场主体做强做优,进一步激发内生活力动力,具体包括4条政策:
一是支持小微企业升级发展。
对首次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市级给予奖励,鼓励各区配套支持。鼓励各区对首次成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或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的,给予一定奖励。
二是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茁壮成长。
对入选市级、国家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奖励全覆盖,由各区对新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分别给予不低于10万元、30万元奖励。
三是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
对首次成为“四上”企业的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市、区联动给予企业上一年度研发投入5%的一次性奖励,最高50万元。
四是支持优质企业上市。
鼓励各区对新纳入“浦江之光”科创企业库等并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给予必要扶持,加大对企业境内外上市的支持力度。
第三,着力扩需求稳增长
主要是从投资消费、外贸外资、重点产业等供需两侧同步发力,为全年经济增长提供助力,具体包括4条政策:
一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用好国家新增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和专项债结存限额,加快推进全年重大项目投资。
二是全力促进消费市场潜力释放。
大力促进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取消对符合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的小型非营运二手车迁移限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至2023年底,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放大10亿元“爱购上海”电子消费券乘数效应,持续投放面向市民的体育消费券,对本市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等个人消费给予支付额10%、最高1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实施消费市场创新发展奖励支持。
三是推动外贸外资保稳提质。
多措并举为企业降成本简流程,持续压缩出口退税办理时间。大力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市场,优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认定条件,开展长三角区域性“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试点。
四是支持重点产业企业加快升级发展。
支持重点产业升级改造,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产业领域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支持上限提高至1亿元,对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二转二”开发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对现行按照75%比例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行业,将2022年第四季度扣除比例统一提高到100%。支持龙头企业升级扩容,对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等不同规模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鼓励各区按照规定给予支持。支持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加快布局发展,优化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支持政策。落实国家支持制造业税收优惠政策,延长缓税补缴期限。支持平台企业、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第四,着力优环境强服务
具体包括9条政策,主要从金融纾困、医保降费、清费减负等多渠道协同施策,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金融纾困方面,
一是优化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将一般行业企业的不良率补偿下限门槛统一下调至0.8%,对符合条件的本市重点行业企业进一步下调至0.5%。
二是
实施中小微企业“首贷户”贷款贴息贴费,对2022年第四季度通过市融资担保中心担保、从上海辖内商业银行首次获得普惠贷款的中小微企业,给予2%的贴息补助,单户最高20万元。
三是
加大普惠金融为企服务力度,开展普惠金融顾问试点。
四是
鼓励引导保险机构创新疫情防控保险产品。
医保降费方面,
减轻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负担,降低单位缴费比例0.5个百分点。
清费减负方面,
2022年第四季度减免收费公路货车通行费,降低政府定价货物港务费标准。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开票便利方面,
逐步扩大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开票试点,2022年内实现全市开票量最集中的重点企业和高信用低风险的优质企业全覆盖。
法律和信用服务方面,
开展企业免费“法治体检”,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探索建立因疫情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失信的豁免机制,加快推进信用报告替代企业合规证明。
民生保障方面,
落实国家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全力确保城市平稳运行、能源稳定供应和粮食稳产保供,充分发挥“两旧一村”等民生工程对扩投资、促消费、稳就业的带动作用。
下一步,
上海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紧制订各项实施细则和申请指南,积极实行精准推送、网上办理、免申即享等便利化措施,推动各项政策高效直达市场主体,促进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早日全面落地见效,持续释放系列稳增长政策组合叠加效应。
一图读懂
来源:上海发布
点这里查看《措施》全文
相关帖子
•
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业“做加法”支持碳减排
•
六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百余项改革举措利企便民
•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坚持把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作为重中之重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评价与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
国常会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北京
广东
官方链接
中国人大网
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税务局
天津市税务局
河北省税务局
山西省税务局
内蒙古税务局
辽宁省税务局
吉林省税务局
黑龙江税务局
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福建省税务局
山东省税务局
江西省税务局
河南省税务局
湖北省税务局
湖南省税务局
广东省税务局
广西税务总局
海南省税务局
重庆市税务局
四川省税务局
贵州省税务局
云南省税务局
西藏税务总局
甘肃省税务局
陕西省税务局
青海省税务局
宁夏税务总局
新疆税务总局
大连市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
厦门市税务局
青岛市税务局
深圳市税务局
友情链接
51社保
信用卡申请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
Tax100
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