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004
  • Tax100会员 33556
查看: 345|回复: 0

县域财政2020:陕西省107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96

2020税务高考

2022-9-13 16: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县域财政2020:陕西省107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9-10 06:15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05473&idx=1&sn=ca90995e4345b972e177904b09455f27&chksm=c09b4e7ff7ecc769c03b9219eb7367a757d22f1f5ca622e619c662a0746822aa9d2c6139edf3#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陕西省107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基于2020年的数据分析
(第1147期)
陕西省素有文化古都、旅游胜地之称,其历史厚重绵长,先后共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4个朝代建都。其省会城市西安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的155个基本类型中,西安旅游资源占据89个且西安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与罗马、雅典、开罗齐名,也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历史最长的一个。与此同时,陕西省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其中西安、榆林和宝鸡因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位居陕西省前三名,自西汉起,西安就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的重要城市,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且西安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西部中心城市,是全国六大交通枢纽之一;榆林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位于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之处;宝鸡位于陕、甘、宁、川四省的结合部,处在西安、成都、兰州、银川四个省会城市的交通中心(见图1)。截止2020年4月,下辖30个市辖区、6个县级市、71个县,合计107个县级区划(见表1)。

图1 陕西省行政区划图
表1 陕西省下辖行政区划数
地级行政区(10个)
县级行政区(107个)
西安市(11区2县)
未央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区、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
榆林市2区1市9县)
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
延安市(2区1市10县)
宝塔区、安塞区、子长市、志丹县、延川县、吴起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龙县、黄陵县
咸阳市(3区2市9县)
秦都区、杨陵区、渭城区、兴平区、彬州市、三原县、泾阳县、乾县、礼泉县、永寿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武功县
宝鸡市(4区8县)
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凤翔区、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县、太白县
渭南市(2区2市7县)
临渭区、韩城市、华阴市、华州区、潼关县、大荔县、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
汉中市(2区9县)
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
安康市(1区1市8县)
汉滨区、旬阳市、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白河县
铜川市(3区1县)
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
商洛市(1区6县)
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
从下辖各市财政收入规模来看,陕西省2020年各地市的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差异较大。其中,财政收入规模最高的是西安,为724.14亿元,占10个地区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3.3%;其次是榆林和延安,排名第二、三位,分别为406.24亿元和163.84亿元,其中延安GDP排名第六位,但财政收入高于咸阳、宝鸡及渭南,排第三位;其他地区均不足100亿元,财政收入规模最低的是商洛,仅为20.85亿元(见图2)。最高的西安和最低的商洛,财政收入规模差距高达33.73倍,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明显。
从下辖各市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各市之间虽差异明显,但绝大多数实现了正增长。除渭南(-11.6%)、商洛(-0.5%)两个城市是负增长之外,其余各市财政收入增速均为正增长。其中延安增速最快为5.1%,渭南增速最慢为-11.6%,且延安(5.1%)、铜川(3.7%)、西安(3.1%)、安康(2.4%)、咸阳(1.8%)和宝鸡(1.1%),财政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5%);汉中(0.2%)与榆林(0.2%)略低于全省平均增速。

图2 陕西省各市2020年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从下辖各县区GDP规模来看,GDP规模差异较大。县区GDP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雁塔区(2510.72亿元)、未央区(1319.43亿元)、神木市(1294.00亿元)、长安区(1136.25亿元)、碑林区(1060.47亿元);排名后五位的分别是镇坪县(23.77亿元)、宁陕县(23.16亿元)、留坝县(19.90亿元)、黄龙县(19.53亿元)、佛坪县(11.88亿元)。GDP规模最大的雁塔区和最小的佛坪县之间差距高达210.34倍,差距巨大(见图3)。

图3 陕西省107个县区2020年GDP规模
从下辖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来看,财政收入规模差异较大。财政收入规模较大的县区主要位于西安、榆林、延安,其中,西安下辖县区的经济实力保持全省绝对领先地位;汉中、安康、商洛下辖县区则普遍较小。县区财政收入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神木市(91.62亿元)、榆阳区(60.30亿元)、雁塔区(37.85亿元)、莲湖区(34.76亿元)、碑林区(33.29亿元);排名后五位的分别是宁陕县(0.55亿元)、吴堡县(0.54亿元)、留坝县(0.37亿元)、镇坪县(0.36亿元)、佛坪县(0.33亿元)。财政收入规模最大的神木市和最小的佛坪县之间相差276.64倍,差异巨大(见图4)。

图4 陕西省107个县区2020年财政收入规模
从下辖各县区财政负担率来看,财政负担率差异明显。县区财政负担率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志丹县(13.747%)、黄陵县(13.333%)、吴起县(13.037%)、安塞区(7.484%)、神木市(7.080%);排名后五位的分别是平利县(0.932%)、永寿县(0.928%)、淳化县(0.894%)、宁强县(0.893%)、洛川县(0.520%)。财政负担率最高的志丹县和最低的洛川县之间差距达25.44倍(见图5)。

图5 陕西省107个县区财政负担率
县域经济是支撑陕西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的强力支撑,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各市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具体分析比较陕西省10个市下辖各县区的财政收入规模,希望能为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承载能力和综合实力,实现差异化、特色化、融合化发展提供帮助。
一、西安市
西安,简称“镐”,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世界历史名城,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亦是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西安市现辖11个区、2个县。从财政收入规模来看,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雁塔区(37.85亿元)、莲湖区(34.76亿元)、碑林区(33.29亿元)、未央区(30.23亿元),均超过了30亿元;排名后两位的分别是蓝田县(2.91亿元)、周至县(2.32亿元),均不足3亿元。从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增速最高的是蓝田县(7.0%),增速最低的是新城区(-18.7%),实现正增长的县区有6个,实现负增长的县区有7个(见图6)。

图6 西安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二、榆林市
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延安,北与鄂尔多斯相连,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辖2个区、1个县级市、9个县。从财政收入规模来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神木市(91.62亿元)、榆阳区(60.30亿元)、府谷县(30.07亿元),均超过了30亿元;排名后两位的分别是清涧县(0.80亿元)、吴堡县(0.54亿元),均不足1亿元。从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增速最高的是绥德县(46.7%),增速最低的是清涧县(-49.0%),实现正增长的县区有8个,实现负增长的县区有4个(见图7)。

图7 榆林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三、延安市
延安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和10个县。从财政收入规模来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黄陵县(22.53亿元)、吴起县(19.57亿元)、志丹县(19.48亿元);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洛川县(1.26亿元)、甘泉县(1.20亿元)、黄龙县(1.02亿元),均不足2亿元。从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增速最高的是延川县(89.4%),增速最低的是志丹县(-15.7%),实现正增长的县区有7个,实现负增长的县区有6个(见图8)。

图8 延安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四、咸阳市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东邻省会西安,西接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辖2区2市9县。从财政收入规模来看,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秦都区(9.42亿元)、彬州市(9.23亿元),均超过了9亿元;排名后两位的分别是永寿县(0.79亿元)、淳化县(0.73亿元),均不足1亿元。从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增速最高的是泾阳县(35.7%),增速最低的是彬州市(-26.8%),实现正增长的县区有10个,实现负增长的县区有3个(见图9)。

图9 咸阳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五、宝鸡市
宝鸡别称陈仓、雍城,陕西省下辖地级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地处关中平原西部,东连咸阳、杨凌示范区,南接汉中,西北与甘肃省的天水和平凉毗邻;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拥有法门寺、关山草原等知名景点,现辖12个县区。从财政收入规模来看,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渭滨区(5.47亿元)、凤翔县(5.29亿元),均超过了5亿元;排名后两位的分别是太白县(0.75亿元)、千阳县(0.70亿元),均不足1亿元。从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增速最高的是岐山县(7.9%),增速最低的是金台区(-14.1%),实现正增长的县区有5个,实现负增长的县区有7个(见图10)。

图10 宝鸡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六、渭南市
渭南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的咽喉要道,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段的关键组成部分,还是西北唯一一个拥有三大国家级经济区叠加政策的地级市,下辖11个县区。从财政收入规模来看,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韩城市(23.40亿元)、蒲城县(6.73亿元)、富平县(6.62亿元)、临渭区(6.18亿元),均超过了6亿元;排名后两位的分别是白水县(1.40亿元)、潼关县(1.08亿元),均不足2亿元。从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增速最高的是蒲城县(16.0%),增速最低的是韩城市(-33.8%),实现正增长的县区有9个,实现负增长的县区有2个(见图11)。

图11 渭南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七、汉中市
  汉中因汉水而得名。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简称“汉”,有“天汉”“汉人老家”“朱鹮之乡”之称,也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汉中市现辖11个区、县。从财政收入规模来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汉台区(11.63亿元)、南郑区(7.11亿元)、勉县(3.95亿元);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宁强县(0.93亿元)、留坝县(0.37亿元)、佛坪县(0.33亿元),均不足1亿元。从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增速最高的是城固县和西乡县,均为5.3%,增速最低的是佛坪县(-10.8%),实现正增长的县区有6个,实现负增长的县区有5个(见图12)。

图12 汉中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八、安康市
安康市,别称:金州,陕西地级市,被誉为“西安后花园”“中国硒谷”。安康市为中国北亚热带动植物典型代表区,有羚牛、朱鹮、大熊猫、云豹、大鲵等珍稀动物,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茶叶、蚕茧、油桐、生漆主产区,下辖10个县区。从财政收入规模来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汉滨区(5.19亿元)、旬阳县(3.11亿元)、汉阴县(1.30亿元);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白河县(0.80亿元)、宁陕县(0.55亿元)、镇坪县(0.36亿元)。从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增速最高的是白河县(6.7%),增速最低的是镇坪县(-21.7%),实现正增长的县区有2个,实现负增长的县区有8个(见图13)。

图13 安康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九、铜川市
铜川市地处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接交地带,与延安、渭南、咸阳3个地市毗邻;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月季变化明显;面积3882平方千米,全市下辖3区1县。从财政收入规模来看,规模最大的是耀州区(8.00亿元),规模最小的是印台区(1.66亿元);从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增速最高的是王益区(4.0%),增速最低的是宜君县(-5.9%),3个县区均实现了正增长(见图14)。

图14 铜川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十、商洛市
商洛始名于汉朝,指上雒(县)和商(县)的地域合称。历史上商洛道(亦称商於古道)为秦驰道的主干道之一,为“秦楚咽喉”,是长安通往东南诸地和其他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下辖7个县区。从财政收入规模来看,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商州区(3.36亿元)、山阳县(3.08亿元);排名后两位的分别是柞水县(1.60亿元)、丹凤县(1.55亿元)。从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增速最高的是镇安县(6.2%),增速最低的是山阳县和商南县,均为-3.4%,实现正增长的县区有2个,与去年持平的是柞水县,实现负增长的县区有4个(见图15)。

图15 商洛市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
2020年陕西省107个县区数据显示,从GDP规模来看,GDP规模最大的雁塔区(2510.72亿元)和最小的佛坪县(11.88亿元)之间差距高达210.34倍;从财政收入规模来看,财政收入规模较大的县区主要位于西安、榆林、延安,其中,西安下辖县区的经济实力保持全省绝对领先地位;汉中、安康、商洛下辖县区则普遍较小,财政收入规模最大的神木市(91.62亿元)和最小的佛坪县(0.33亿元)之间相差276.64倍,差异巨大。从财政负担率来看,财政负担率最高的志丹县(13.747%)和最低的洛川县(0.52%)间差距达25.44倍。综上来看,陕西省各县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因此,未来陕西省需持续转型升级,着力发展现代化工、汽车、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现代医药等“六大新支柱产业”,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需因地制宜、发挥特色,积极推动陕北能源转型、着力巩固关中工业基础、大力发展陕南绿色循环产业,促进省内各区域协调发展。
着力建设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明确县域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发展要结合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找准比较优势,把优势产业做出特色,把特色产业做出品牌,使特色产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推动县域工业园区建设,鼓励国家和省级园区代管、托管县域工业集中区。全力扶持县域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支持县域围绕主导产业进行招商引资,力争每个工业强县至少形成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完整产业链。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依托杨凌示范区等优势,加强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运营企业合作,新建、扩大网货种植及加工基地,进一步做大跨境电商,实现向“陕西造·卖全国”、“买全国·卖全球”的根本性转变。
积极壮大民营经济,进一步支持本土企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县开展主导产业企业协作配套,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具有跳跃式发展的“瞪羚企业”。鼓励民营企业专注主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争做行业“单打冠军”或“小巨人”。加快发展“回乡经济”和“能人经济”,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兴办实业。在农村加快培育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购销大户和农村商品经纪人,解决“大市场”与“小农户”的矛盾。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强政产学研合作项目建设,鼓励各类县级产业园区建立健全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成果转让、信息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资金、培训、信息、法律等方面支持与服务,提高“双创”基地承载能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彻底消除不合时宜的“土政策”。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一事一议”,精准施策。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富民产业。支持特色农业大县土地流转、特色种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发展深加工项目、优势农产品品牌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保障农村产权依法交易,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建好美丽乡村。继续实施县乡公路安全防护和“四好(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建设,建立完善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绿色生态村庄,深入开展生态示范镇、环境优美村庄创建,全覆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注重乡村治理。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推进法律援助进村、法律顾问进村,深化村民自治,建设平安乡村。
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升县城标准化。高标准做好县城总体规划和各类详规,建设“精美”县城,把旧城改造和城市新区建设并举,完善市政、道路、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医院等城镇市政公用服务功能。鼓励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有序引导人口、产业及各类要素向县城集聚。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平台,推进县城管理规范化,提升信息化、精细化、人文化水平。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以省市级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为带动,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推动重点镇向小城市转型。依据各镇自然、人文、产业等特点,彰显地域特色,体现文化传统,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推进园区、产业、人口向城镇聚集,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生态靓镇、休闲名镇等特色小镇。
注;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及陕西省各市统计局。
作者:陶婷
指导老师:李永海
401_166305721005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