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733
  • Tax100会员 33582
查看: 445|回复: 0

数据发布: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96

2020税务高考

2022-9-10 01: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数据发布: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9-09 06:15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05437&idx=2&sn=5ceddb563d12b43c0f257d649d213e49&chksm=c09b4e23f7ecc73538f03271dbb9bcd9c2c581c7d5059769f330ea9732eaea0e4b0d51381dd3#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第1146期)

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2022年8月31日
  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占比明显提高。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
2021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7956.3亿元,比上年增加3563.2亿元,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4%,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8.9万元,比上年增加2.3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18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应用研究经费3145.4亿元,增长14.1%;试验发展经费22995.9亿元,增长14.0%。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重为6.50%,比上年大幅提升0.49个百分点;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11.3%和82.3%。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15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3717.9亿元,增长9.1%;高等学校经费2180.5亿元,增长15.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6.9%、13.3%和7.8%。
分产业部门看,高技术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5684.6亿元,投入强度(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71%,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行业大类有5个,这5个行业的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比重为51.2%(详见附表1)。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11个,分别为广东(4002.2亿元)、江苏(3438.6亿元)、北京(2629.3亿元)、浙江(2157.7亿元)、山东(1944.7亿元)、上海(1819.8亿元)、四川(1214.5亿元)、湖北(1160.2亿元)、湖南(1028.9亿元)、河南(1018.8亿元)和安徽(1006.1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和浙江(详见附表2)。
二、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2021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0766.7亿元,比上年增加671.7亿元,增长6.7%。其中,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794.9亿元,占全国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比重为35.2%;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6971.8亿元,占比为64.8%。
2021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附表1 2021年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

附表2 2021年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据。
  [3]根据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据,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已修订为2.41%。
  [4]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据。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指报告期为实施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而实际发生的全部经费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R&D)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国际上通常采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基础研究 指一种不预设任何特定应用或使用目的的实验性或理论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获得(已发生)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新知识。
  应用研究 指为获取新知识,达到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而开展的初始性研究。应用研究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的可能用途,或确定实现特定和预定目标的新方法。
  试验发展 指利用从科学研究、实际经验中获取的知识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知识,开发新的产品、工艺或改进现有产品、工艺而进行的系统性研究。
  2.统计范围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统计范围为全社会有R&D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具体包括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以及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的企事业单位等。
  3.调查方法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调查方法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一级建筑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政府属独立法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等单位)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高等学校及附属医院采用全面调查取得;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采用抽样调查推算取得;科研育种相关企业和未在科技、教育部门统计范围内的三级甲等医院采用重点调查取得;其他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使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资料推算等方法取得。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李胤解读《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 基础研究占比明显提升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李胤解读《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日前,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李胤对此进行了解读。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
  《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为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已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按不变价计算,R&D经费比上年增长9.8%,高于“十四五”发展规划“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为2.44%,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从国际比较[1]看,我国R&D投入继续呈现大体量、高增长特点。从投入规模看,我国R&D经费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相当于美国的份额由2016年的44.2%提高到2020年的49.1%[2]。从增长速度看,2016—2021年,我国R&D经费年均增长12.3%,明显高于美国(7.8%)、日本(1.0%)、德国(3.5%)和韩国(7.6%)等发达国家2016—2020年的增速。从投入强度看,我国2021年2.44%的水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3位,超过法国(2.35%)、荷兰(2.29%)等创新型国家。
二、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明显提升
  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8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增速较上年提升14.1个百分点,比R&D经费增速高9.3个百分点。2016年以来,基础研究经费以年均17.2%的速度增长,比同期R&D经费年均增速高8.0个百分点,5年间基础研究经费实现翻番。
  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为6.50%,比上年大幅提升0.49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新高。
  高等学校(简称高校)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第一主体。2021年,全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为90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对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增长的贡献率达51.3%,成为拉动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快速增长的关键力量。
三、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不断增强
  2021年,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校这三大执行主体R&D经费分别为21504.1亿元、3717.9亿元和218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9.1%15.8%
  2021年,企业R&D经费占全国的比重为76.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稳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175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7%;高技术制造业企业R&D经费5684.6亿元,增长22.3%,投入强度(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71%,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持续升级加力,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并改革清缴核算方式为允许按半年或一年享受,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2021年,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中享受加计扣除政策企业占比达58.4%,比上年大幅提升10个百分点;享受政策相当于减免税额204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随着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以及鼓励基础研究等相关政策出台落地,企业研发投入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
四、东部地区对研发投入的拉动作用明显
  2021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3]R&D经费分别为18928.1亿元、5346.4亿元和368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14.7%14.6%;东部地区对全国R&D经费增长的贡献为67.7%,领先优势依然明显。
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千亿元的省(市)达到11个,比上年增加3个(湖南、河南和安徽);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6个,分别是北京(6.53%)、上海(4.21%)、天津(3.66%)、广东(3.22%)、江苏(2.95%)和浙江(2.94%),R&D投入强度的头部效应愈发显现。
五、财政科技支出恢复增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财政支持科技项目延迟或暂缓执行,2020年财政科技支出有所下降。2021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为10766.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呈恢复增长态势。其中,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分别为3794.9亿元和6971.8亿元,分别占全国财政科技支出的35.2%64.8%
  2021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向好,R&D投入较快增长,为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科技投入由“大”到“强”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实现科技创新发展各项规划目标、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仍需付出艰苦努力。要继续保障R&D经费投入总量稳步增长,加强政府资金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原始创新,提高创新合作水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扎实有力保障。
  注:
  [1] 本文国际比较数据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官方网站数据库https://data.oecd.org,最新数据为2020年。
  [2] 使用现价数据用汇率折算。
  [3]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251_166274280944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