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696
  • Tax100会员 33471
查看: 468|回复: 0

广西2021: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90

2020税务高考

2022-7-18 12: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广西2021: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7-18 06:15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502710&idx=1&sn=525d133c3525fcd3b1fff44d9df1fff4&chksm=c09b5348f7ecda5edaa6dd9b1a28cbd97f06cb8fb4f46223e661a6a1afc22d9b97b81db82427#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广西2021:
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第1039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首府为南宁市。广西地理区位优越,东邻粤、港、澳, 北靠湖南、贵州两省,西与云南省接壤,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管辖北部湾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广西下辖共有十四个地级市,分别是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贵港市、玉林市、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来宾市和崇左市(见图1)。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四市属于北部湾经济区,位于广西西南部;柳州、桂林、梧州、来宾、贺州、贵港、玉林位于西江经济带地区;百色、崇左、河池市属于左右将革命老区。

图1:广西行政区划图
全区经济运行持续恢复,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随着2021年广西各市经济运行数据的陆续发布,我们可以通过对数据指标的对比分析,来反映各市2021年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变化,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广西各市的发展状况。
一、广西各市2021年经济发展
(一)各市GDP规模与增速
从2021年GDP规模来看,广西14个地级市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其首府南宁的GDP规模最高为5120.94亿元,居于全区第一位,也远高于全区其他地级市;柳州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生态工业城市,工业比例在广西首位,占广西总工业1/4,其GDP规模排名第二,为3057.24亿元。其余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可分为三组,第一组是桂林与玉林,GDP规模差距较少,分别是2311.06亿元、2070.61亿元;第二组是钦州、百色、北海、贵港及梧州五个地级市,其经济发展不相上下,属于经济发展中下游城市,GDP规模均在1300-1700亿元间;第三组是河池、崇左、贺州、来宾及防城港五个地级市,其中除河池市的GDP为1041.97亿元,其余地级市GDP规模未超过1000亿元,属于经济发展下游城市。GDP规模最少的为防城港市,仅为815.88亿元,与南宁市相差4305.06亿元,较2020年差距有所扩大。
从2021年GDP增速来看,广西各市均实现了GDP正增长,且玉林、钦州、百色等9个地级市GDP增速不小于全区平均增速(7.5%)。其中,GDP增速最快的是贺州市,达到13.9%;GDP增速排位最靠后的为柳州市,为2.0%(见图2)。

图2:广西各市2021年GDP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1年各市GDP占比来看,南宁占比最高,占到了全区GDP规模的1/5。各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可以分为三个区间,第一个区间是GDP占比大于10%,仅有两个地区,南宁(20.7%)与柳州(12.4%),但较2020年,其GDP占比均有所下降。桂林、玉林、钦州、百色、北海、贵港及梧州等七个地区位于第二区间,GDP占比在5%-10%之间,其余五个地区位于第三区间,GDP占比均小于5%(见图3),各市间的占比差距相对较小。

图3:广西各市2021年GDP占比
(二)各市产业占比情况
从2021年广西各市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来看,柳州市第一产业占比最大的是桂林市,占比最小的是柳州市。柳州是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是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2021年第二产业占比全区第五。各市中第二产业占比最大的是防城港市,占比最小的是桂林市。桂林是世界旅游组织推荐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有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因此,桂林的第三产业占比全区排名第二。各市中第三产业占比最大的是南宁市,占比最小的是防城港市。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带、西南出海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因此,产业占比中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繁荣,第一、二产业占比全区排名第十三位(见图4)。
图4:广西各市2021年产业占比情况
二、广西各市2021年财政收入
(一)各市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速
从2021年财政收入规模来看,各市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差距较大。其中,财政收入规模最高的是南宁,为391.77亿元,其次是柳州、桂林和百色市,GDP规模均大于100亿元,分别是174.96亿元、117.50亿元、102.98亿元。其余10个地区财政收入均不足100亿元,其财政收入总和不及前四个地区之和,其中收入规模最少的为崇左市,仅为39.90亿元,与财政收入规模最高的南宁市相差351.87亿元,财政收入规模差距达9.8倍,高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从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各市之间虽差异明显,但绝大多数实现了正增长。除玉林(-21.8%)、北海(-9.2%)和防城港(-5.1%)三个地区财政收入增速为负之外,其余地区均实现了财政收入增速正增长,其中财政收入增速最快的是来宾市(18.7%),贺州(18.4%)和崇左市(18.0%)财政收入增速与其不相上下(见图5)。

图5:广西各市2021年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长率
(二)各市财政负担率
财政负担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GDP)反映出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反映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从2021年财政负担率来看,各市之间同样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南宁市财政负担率最高,为7.7%。防城港、百色两个地区的财政负担率在6%-7%之间。北海、钦州、崇左和玉林等四市的财政负担率在3%-5%之间,其中全区财政负担率最低的为玉林市,仅为3.8%。除此之外的各市财政负担率在5%-6%之间(见图6)。

图6:广西各市2021年财政负担率
(三)各市税收收入规模和财政收入质量
从2021年税收收入规模来看,规模最高的是南宁,为277.95亿元。仅有南宁市的税收收入规模超过了200亿元,其余各市的税收收入规模均低于了120亿元。其中,只有柳州市的税收收入规模超过了100亿元大关。税收收入规模最低的是来宾市,仅有25.11亿元,与税收收入规模最高的南宁市相差252.84亿元,差距达11.1倍,高于地区财政收入规模间的差距。财政收入质量(税收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用来反映取得财政收入资金的规范性与稳定性。从2021年各市的财政收入质量来看,各市的财政收入质量均高于50%。其中,南宁市的财政收入质量为70.9,位列全区第一。最低的为百色市,为52.3%(见图7)。

图7:广西各市2021年财政收入质量
三、广西各市2021年财政支出
(一)各市财政支出规模和增速
从2021广西财政支出规模来看,南宁市财政支出规模最高,为775.4亿元,较2020年支出规模有所下降。桂林、百色和柳州等三市的财政支出均大于400亿元,分别列第二、三、四位;玉林和河池市财政支出规模分别为377.53和374.73亿元,列第五、六位;其余地区财政支出均不足300亿元,支出最少的为防城港市,为143.03亿元。最高的南宁和最低的防城港,财政支出规模差距达5.4倍,低于财政收入规模的差距。
从2021年广西各地级市的财政支出增速来看,绝大多数地区为负增长。仅有钦州(2.8%)和来宾(5.4%)两市的支出增速实现了正增长。河池市2021年财政支出增速幅度变化最大,为-17.1%(见图8)。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为经济发展低迷,对财政的收入与支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财政的入不敷出,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广西部分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图8:广西各市2021年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长率
(二)各市财政收支差额和财政自给率
财政自给率是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值,是判断一个地区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如图9所示,广西各市之间财政自给率差异较大,总体来看,2021年财政自给率最高的北海市为50.5%,其次是防城港市(55.7%)、南宁(50.5%)和柳州市(41.3%),位列二、三、四位,其余地区财政自给率均不足40%,钦州、贺州、梧州、玉林和桂林五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相当;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百色市,仅为11.8%(见图8)。

图9:广西各市2021年财政自给率
四、广西各市2021年城乡收入情况
(一)各市城乡人均收入情况
从2021年广西各市的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来看,各市中有将近一半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40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集中在30000-42000元之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柳州市与最低的河池市相差8091元。各市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均未超过20000元。其中,最高的为玉林市,为19635元;最低的为河池市,为12325元,两者相差了7310元(见图10)。

图10:广西各市2021年城乡人均收入
(二)各市城乡收入差距
2021年广西全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倍差为2.3,低于全国2.5的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各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来看,高于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倍差的有河池、来宾、百色、贺州、柳州、钦州、崇左、南宁和梧州等九市。其中,高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的为河池、来宾和百色三市。高于广西全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倍差,低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的有贺州、柳州、钦州、崇左、南宁和梧州等六市。低于两者的为北海、桂林、防城港、玉林和贵港市。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最低的贵港市低于了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倍差0.3(见图11)。

图11:广西各市2021年城乡收入差距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分别从经济发展、财政收支、城乡收入三大视角,分析了2021年广西14个市的经济财政发展现状。总的来看,大多数城市的经济财政恢复良好,保持正向增长。其中首府城市南宁在GDP规模、财政收支、财政负担率及财政自给率等都位列第一,符合一般情况下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趋势;GDP规模位列第二与第三的柳州与桂林市,总体来看,大部分经济指标排名靠前。从各市的GDP、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距来看,各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进一步反映了全区各市间发展的不协调与不平衡。
(二)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关键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强化财政金融政策联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项目支出标准化建设,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体系,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持续提 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自治区以下财政体制,深化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健全保障与激励 并重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快促进“飞地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落地。完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健全规范 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加快地方税体系改革,完善现代税收制度。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财政金融联动,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财政金融政策合力,打好稳财金惠实体攻坚战。
推动财政资金超前发力。提升财政政策效能,提高资金投向精准性。创新投入方式,加力支持稳投资、稳就业、稳预期、促消费等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和新增政府债券限额,提前分配下达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和政府债券资金。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快对市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下达进度,精准支持基层政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加快项目建设。
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力度,强化银税互动,落实供应链金融支持政策,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企业的支持,发挥“桂惠通”、“桂信融”平台作用,扩大“信用快贷”对企业的优惠信贷覆盖面,力争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2%。积极推进“引金入桂”、“险资入桂”,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挂牌、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全面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深入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努力实现“金色乡村”广西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县域全覆盖。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做好高风险金融机构和涉企金融债务风险处置化解,依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推动市县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全面清理整顿金融秩序,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持续强化“县级为主、市级帮扶、自治区统筹”三级保障机制,牢牢兜住基层“三保”底线。
数据来源于:广西各市统计局网站。

作者:何嘉欣,甘肃天水人,兰州财经大学2020级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实践,发表学术论文2篇,参与研究课题3项,在2021年第十三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铜奖。考取了初级会计等资格证书,现通过税务师考试2门。
指导老师:李永海
517_165811954142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