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已发布的《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包括八个方面50条措施,全力助企纾困、推动复工复产复市。鉴于广大企业对政策的实施和落地非常关注,第一财经广泛收集了各类市场主体关心的问题,并采访了上海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商务委等多个部门,结合这些委办局出台的相关细则,整理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百问百答。详见↓ 全面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 01 加强对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的支持和服务 Q 复工复产后,疫情防控和消杀的开支比较大,企业负担较重,但我们不属于防疫相关企业,园区也不解决核酸检测费,政府是否有相应补贴? A 答:有的。上海将扩大企业防疫和消杀补贴范围,在对零售、餐饮、机场港口、冷链等相关企业落实已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2022年对物业服务、邮政快递、住宿、文化旅游等行业防疫和消杀支出,给予分档定额补贴。
我们也鼓励各区对复工复产复市企业疫情防控支出,按照实际运营规模给予分档定额补贴。(市商务委、市文旅局、市房管局、市邮政管理局) Q 我们的客户多在江浙地区,但目前长三角产业链复工进度不一,有什么办法帮助大家一起尽快复产达产? A 答:对于长三角区域产业链复工协同的问题,上海一直高度重视,积极联合江苏、浙江省有关部门和地市,持续推进长三角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联动。
三是聚焦具体急难问题,加强长三角跨区域个案协调。针对防疫应急、生活物资、产业链供应链、复工复产等重点领域跨区域货物运输中面临的急难问题,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协调机制作用,加强信息共享和“一事一议”个案协调,通过电话沟通、函件商请等方式协调解决企业具体问题。(市发展改革委) Q 第三版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对比前两版有哪些更新? A 答:结合全市进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的各项要求,6月1日起要加快全面复工复产,我们更新调整形成了第三版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三版指引以全面复工复产为目标,突出新阶段疫情防控新要求,调整明确企业场所、人员、物流等各项管理要求,强化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为工业企业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提供更为清晰、有效的防疫指引。
根据前两版指引的实践经验,继续保留分区分类管理、划小管理单元、设置临时隔离区等好的做法,同时,取消一批管控要求,包括企业“白名单”、复工复产审批、复工证、市内通行证等4方面内容;强化一批防疫措施,包括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全覆盖、环境消杀、快递外卖管理、中药干预、企业集聚性活动管理等5方面内容;细化一批管理要求,包括企业人员健康筛查、出入管理、安全生产、个人健康管理等4方面内容。后续将根据全市疫情防控新的趋势和要求,动态调整指引有关措施和要求。(市经信委) Q 市民健身热情很高,希望我们能够开放体育场所,举办体育活动,具体有什么要求吗? A 答:体育场所遵循先户外后室内、先个人项目后集体项目的原则分步实施向社会开放。户外类型的运动场所落实错峰、预约、限流等防范措施,可逐步有序开放。水上、轮滑、高尔夫球等个人项目和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隔网项目场所的活动人数不超过满场人数的75%,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场所的活动人数不超过满场人数的50%,不开展对抗性比赛活动。后续根据疫情形势,再逐渐开放室内体育场所。国际性、全国性、市级体育赛事仍暂缓举办,可按照“一赛事一方案”的原则,有序恢复50人以下的群众性赛事活动。(市体育局)
来源:上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