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317
  • Tax100会员 32589
查看: 222|回复: 0

[中国税务报] 划重点!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权威解读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342

2020税务高考

2022-4-21 20: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中国税务报
标题: 划重点!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权威解读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4-20 17:53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Y5NDY4MQ==&mid=2654663372&idx=1&sn=1ac9557489eb4ae70abdeb88e69ac0c5&chksm=bd0888ba8a7f01acb2e43971b32a8539c1836ac5d536f721c762596843ad0f71cf21e6098fff#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日前,新一期“税务讲堂”第五讲开讲。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副司长刘运毛担任主讲人,详细解读了有关2022年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的重点内容以及纳税人关心的热点问题。

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出台背景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1/245_1650543670401.mp4
为支持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发展,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2年3月2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明确了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同时,税务总局相应配套制发了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对相关征管问题进行明确。

  刘运毛介绍,大规模留抵退税有三大特点:一是聚焦小微企业和重点支持行业;二是增量留抵和存量留抵并退;三是制度性、一次性和阶段性安排并举。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政策,即在2022年对所有行业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按月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二是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等六个行业符合条件的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的三大特点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1/605_1650543676693.mp4

  刘运毛进一步介绍,此次留抵退税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比如将先进制造业按月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的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六个重点行业,并作为一项长期性政策;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在2019年4月1日前形成的存量留抵税额一次性予以退还;2019年开始实施的普遍性留抵退税政策,设置了“连续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零,且第六个月不低于50万元”的退税门槛,此次对小微企业阶段性取消这一退税门槛,执行期限为2022年12月31日前;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的适用主体不仅指企业,还包括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个体工商户等。

  留抵退税政策适用主体如何确定?刘运毛称,对于适用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纳税人的确定,政策延续了此前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政策“从主”适用原则,即按照纳税人的主营业务来判断纳税人是否满足行业相关条件,而非以纳税人登记的行业确定。在企业规模的划型标准上,主要按照人民银行等5部门发布的《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和工信部等4部委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两个指标来划定。同时,对两个标准中未设置这两个指标的行业,以及未纳入两个标准划型的行业,也明确了具体划型标准。

  针对纳税人比较关心的此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衔接的问题,刘运毛进行了说明。他表示,按照现行规定,纳税人不能同时适用留抵退税政策和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也就是说,享受过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的,不得申请留抵退税;反之,已获得留抵退税的,不能再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此次留抵退税力度加大后,可能有此前选择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的纳税人,希望重新选择留抵退税;也可能有纳税人在申请留抵退税时未考虑全面,希望给予重新选择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的机会。针对纳税人关切,有关公告明确纳税人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取得的留抵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纳税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退还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此外,刘运毛还就留抵退税基本条件、留抵退税额的计算、留抵退税征管规定等内容进行了细致讲解。

  据介绍,“税务讲堂”是税务总局自2020年3月推出的解读税费优惠政策的系列课程。今年1-4讲“税务讲堂”内容分别为“六税两费”减免政策解读、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解读、中小微企业购置设备器具税前扣除政策解读、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解读等,受到了纳税人缴费人的欢迎和点赞。


适用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的纳税主体如何确定?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1/582_1650543677389.mp4
对于适用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纳税人的确定,延续了此前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政策“从主”适用原则,按照纳税人的主营业务来判断纳税人是否满足行业相关条件,而非以纳税人登记的行业确定。也就是说,只要纳税人从事制造业等六个行业业务相应发生的增值税销售额合计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即符合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的主体条件。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三个问题:第一,关于销售额比重的计算区间。销售额比重根据纳税人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月的销售额计算确定。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计算销售额占比时,计算公式的分子为六个行业项下增值税销售额的合计数。

  第二,关于行业登记信息。对于纳税人六类收入占比超过50%,但纳税人登记的行业信息不属于这六个行业的,特别是六个行业中某类收入为该纳税人各类收入的最高值时,建议纳税人及时按规定办理行业登记信息变更。

  第三,关于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政策停止执行。在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政策扩大到制造业等六个行业,并对存量留抵税额实施退税后,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已经完全覆盖了此前的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因此,新政实施后,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同时停止执行。

留抵退税新政中企业规模的划型标准如何确定?
http://file.tax100.com/o/202204/21/524_1650543678064.mp4
目前,相关部门对外公布的划型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人民银行等5部门发布的《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按照“资产总额”这1项指标对金融业企业进行划型;二是工信部等4部委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采用“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和“从业人员”三个指标中的一个或两个指标组合,分别对16类行业进行划型。此外,还有“教育”“卫生”等6类行业未纳入该划型标准。
  
  为切实保障留抵退税政策落地落实,坚持规范统一和全覆盖的原则,留抵退税政策中采用了上述两个标准中的“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两个指标来确定企业规模。同时,对这两个标准中未设置“营业收入”或“资产总额”指标的行业,以及未纳入两个标准划型的行业,明确划型标准如下:微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小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2000万元以下(不含2000万元);中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1亿元以下(不含1亿元)。
  
  这里着重强调三个问题:第一,资产总额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年末值确定。第二,营业收入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增值税销售额确定。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第三,《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在划型指标的运用上,有的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指标,有的只需要满足其中一个指标即可,纳税人应根据其所处不同国民经济行业适用相应的划型指标。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报丨综合编辑
责任编辑:于燕 (010)61930093



7张表搞懂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要点


4月申报纳税期延至20日!申报时注意多项新政变化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我都喜欢!
181_165054367868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