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972
  • Tax100会员 28064
查看: 185|回复: 0

云南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013

2020税务高考

2021-12-27 11: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云南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4-09 06:2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486038&idx=1&sn=f9a2acd5ee039af7722c09a85a9c7781&chksm=c0989268f7ef1b7efad75b77b26c7960db22104599e29be4be35d4085e6b28289dec3ce7c723#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云南2020:市州经济发展
与财政收支
(第九十九期)
云南省简称“滇”或“云”,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90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其中,中缅边界1997千米,中老边界710千米,中越边界1353千米。全省河川纵横,湖泊众多。全省境内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89条,分属长江(金沙江)、珠江(南盘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大盈江(伊洛瓦底江)6大水系。红河和南盘江发源于云南境内,其余为过境河流。除金沙江、南盘江外,均为跨国河流,这些河流分别流入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有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人口数均占全国该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云南省下辖16个市州,其中8个地级市分别为昆明市、曲靖市、丽江市、玉溪市、昭通市、保山市、普洱市和临沧市;8个自治州分别为楚雄彝族自治州(简称楚雄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简称红河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文山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简称西双版纳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简称迪庆州),省会为昆明市。
202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省经济呈现强劲复苏势头,“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21.90亿元,比上年增长4.0%,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8.91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8287.54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12635.45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结构为14.7∶33.8∶51.5。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0299元,比上年增长3.3%。非公经济增加值1141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6%,占全省生产总值46.5%,比上年降低了0.7个百分点。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3995.36亿元,较上年下降0.2%。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16.69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增值税563.05亿元,下降7.1%;企业所得税217.62亿元,增长8.4%。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974.01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04.89亿元,下降7.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978.55亿元,增长6.9%;交通运输支出626.47亿元,增长15.4%;农林水支出1110.49亿元,下降0.6%。
云南以独特的高原风光,热带、亚热带的边疆风物和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而闻名于海内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已经建成了一批以高山峡谷、现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热、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为特色的旅游景区。全省有景区、景点200余个,国家级A级以上景区有134个,其中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有石林、大理、西双版纳、三江并流、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宜良九乡、建水等12处,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有陆良彩色沙林、禄劝轿子雪山等53处。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和会泽等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腾冲、威信、保山、会泽、石屏、广南、漾濞、孟连、香格里拉、剑川、通海等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禄丰县黑井镇、会泽县娜姑镇白雾街村、剑川县沙溪镇、腾冲县和顺镇、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石屏县郑营村、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孟连县娜允镇等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有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丽江古城、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江并流、石林、澄江古生物化石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丽江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图1:云南省行政区划图
随着2020年云南省各市州经济运行数据的陆续发布,可以通过梳理各市州的经济财政数据和数据指标对比分析,我们能更全面地以及更深层次地反映云南省经济财政的内在特征,为确保云南省“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融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质量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云南各市州2020年经济发展
(一)各市州GDP规模与增速
从2020年GDP规模来看,云南省16个市州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省会昆明市的GDP规模为6733.79亿元,稳居全省第一位,GDP规模远高于省内其他市州,同时也是全省仅有的GDP规模超过6000亿的地级市。曲靖市、红河州和玉溪市紧随其后,位于第二梯队,分列2-4位,GDP规模在2000-3000亿元之间,分别为2959.35亿元、2417.47亿元和2058.14亿元。大理州、楚雄州、昭通市、文山州和保山市位于第三梯队,分列5-9位,GDP规模集中在1000-2000亿元之间,分别为1484.04亿元、1372.16亿元、1288.74亿元、1185.12亿元和1052.60亿元;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和丽江市位于第四梯队,分列10-14位,GDP规模集中在500-1000亿元之间;迪庆州和怒江州位于最后一梯队,分列15-16位,GDP规模集中在200-300亿元之间,排在最后的怒江州GDP为160.73亿元,规模相对较低。最高的昆明市和最低的怒江州,GDP规模差距达31.95倍。
从2020年GDP增速来看,云南省16个市州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尽管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但各市州2020年全年GDP增速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增速较高的是德宏州(7.9%)、怒江州(7.1%)、曲靖市(6.6%)和楚雄州(6.0%),远高于其他市。其次是文山州(5.4%)、红河州(5.2%)、迪庆州(5.1%)、保山市(4.8%)、丽江市(4.6%)和昭通市(4.2%),这6个市的增速均超过了4%。以上10个市GDP增速均超过全省GDP增速(4.0%)。增速较低的是临沧市(3.7%)、西双版纳州(3.6%)、普洱市(2.5%)、昆明市(2.3%)、玉溪市(2.1%)和大理州(2.0%),这6个市州的增速相对较低,均不及全省4.0%的平均水平(见图2)。

图2:云南各市州2020年GDP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0年人均GDP来看,云南人均GDP为5.0万元,低于全国同期人均GDP(7.2万元)。2020年各市州人均GDP(按2019年末常住总人口计算)超过全国同期水平的有昆明市(10.1万元)和玉溪市(8.7万元)这2个市,其次是迪庆州(6.6万元)、红河州(5.2万元)和西双版纳州(5.2万元),以上5个市州人均GDP均超过全省同期水平。楚雄州(5.0万元)和全省同期人均GDP持平。市州人均GDP较低的是怒江州(3.9万元)、普洱市(3.6万元)、临沧市(3.6万元)和文山州(3.3万元),位于3-4万元之间;最低的是昭通市(2.4万元)(见图3)。最高的昆明市和最低的昭通市,人均GDP差距达4.2倍,各市州间人均GDP也存在着较大差距。

图3:云南各市州2020年人均GDP
(二)各市州GDP占比
从2020年各市州GDP占比来看,各市州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最高的昆明市(27.5%),高于全省GDP总量的1/4,从省会城市的首位度(本省省会城市GDP占全省GDP的比重)来看,昆明(27.5%)排在第十二位。全国最高的是长春(53.9%)和银川(50.1%),其均超过了50%;最低的是济南(13.9%)和南京(14.4%),均不足15%,而这两个省会城市也是被同省的地级市苏州和青岛在GDP上长期领先。
排名第2位的是曲靖市(12.1%),其GDP占比仅次于昆明市,远高于其他各市州;GDP占比较低的是西双版纳州(2.5%)、德宏州(2.4%)、丽江市(2.1%)、迪庆州(1.1%)和怒江州(0.9%)(见图4),这也反映出了云南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图4:云南各市州2020年GDP占比
二、云南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入
(一)各市州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速
从2020年财政收入规模来看,各市州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大但差距较大。其中,财政收入规模最高的是昆明市,为650.47亿元,也是唯一一个超过600亿元的地区;其次是曲靖市(155亿元),排名第二位;财政收入规模最低的是迪庆州,仅为15.01亿元(见图5)。最高的昆明市和最低的迪庆州,财政收入规模差距达43.34倍,显著高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图5:云南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0年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各市州差异显著。其中,财政收入增速最高的是怒江州(15.3%),其次是德宏州(5.5%)。增速最低的是保山市(-2.5%)和丽江市(-5.0%),是全省仅有的两个增速为负的市州(见图5)。
(二)各市州财政负担率
从2020年财政负担率来看,各市州财政负担率也有所差异。财政负担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区GDP)最高的是昆明市(9.66%),其次是丽江市(8.28%);最低的是曲靖市(5.24%)。有6个市州的财政负担率高于全省各市州的平均水平(6.59%),整体来看,GDP规模较大的市(昆明市),财政负担率也相对较高(见图6)。

图6:云南各市州2020年财政负担率
三、云南各市州2020年财政支出
(一)各市州财政支出规模和增速
从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来看,各市州间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中,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是昆明市,为875.05亿元,财政支出规模超过800亿元;其次是昭通市(625.90亿元),财政支出规模均超过600亿元;位列后5位的是德宏州(182.75亿元)、丽江市(175.60亿元)、怒江州(163.18亿元)、迪庆州(159.47亿元)和西双版纳州(133.87亿元),均不足200亿元(见图7)。最高的昆明市和最低的西双版纳州,财政支出规模差距达6.54倍。

图7:云南各市州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0年财政支出增速来看,各市州差异显著。其中,财政支出增速最高的是德宏州(10.4%),超过10%。普洱市(8.1%)、保山市(7.3%)和昆明市(6.6%)也在6%以上,增速最低的是曲靖市(-17.0);有6个市州超过了全省(3.0%)的平均增速,仅有西双版纳州、迪庆州、丽江市和曲靖市的增速为负值(见图7)。
从2020年财政收支增速对比来看,二者的关联度并不高。总体而言,在16个市州中,怒江州、迪庆州、大理州、曲靖市、昭通市、临沧市、文山州、西双版纳州8个市州的财政收入增速高于财政支出增速,其余8个市州的财政支出增速高于财政收入增速。二者差距(财政收入增速-财政支出增速)最小的是文山州(0.1%),差距不到0.5%,反映出财政收支的增速相对较为均衡;二者差距最大的是怒江州(22.4%)和曲靖市(21%),这2个市州的差距均超过了20%,反映出财政收支的增速不够均衡(见图8)。

图8:云南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增长率
从2020年各市州财政收支排位来看,二者并无直接的关联。在16个市州中,仅有昆明市和大理州的排位未发生变化,昆明市稳居第一位,其余14个市州的排位均发生了变化;其中,有7个市州(昭通市、文山州、普洱市、临沧市、德宏州、怒江州、迪庆州)财政支出排位高于财政收入排位。其中,差异最大的是昭通市(差距5位),这表明这些市州“挣”得少却“消费”多;其余7个市州财政收入排位均高于财政收支排位,差异最大的是玉溪市(差距4位)(见表1),这表明这些市州“挣”得多却“消费”的少,为其他市州做了“贡献”。
表1 云南省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入与支出排位表

(二)各市州财政收支差额和财政自给率
从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和财政自给率来看,各市州间差距显著。就财政收支差额而言,最大的是昭通市(540.9亿元),超过500亿元;其次是红河州(380.80亿元)、曲靖市(377.2亿元)和文山州(318.72亿元),超过了300亿元;大理州(282.71亿元)、普洱市(272.24亿元)、临沧市(228.96亿元)、昆明市(224.58亿元)、保山市(205.4亿元)和楚雄州(203.33亿元)6个市州财政收支差额超过300亿元;而西双版纳州(98.06亿元)财政收支差额最小,不足100亿元,最大的昭通市和最小的西双版纳州差距达到了5.52倍(见图9)。
就财政自给率而言,最高的是昆明市(74.3%),超过了70%;其次为玉溪市(44.6%)和楚雄州(30.7%),超过了30%,并且也只有这3个市州的财政自给率是高于全省财政自给率(30.4%)的平均水平;最低的是怒江州(9.2%)。最高的昆明市和最低的怒江州之间的差距达到了8.08倍(见图9)。

图9:云南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分别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三大视角,分析了2020年云南16个市州的经济财政发展现状。总体而言,尽管受到了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但2020年云南各市州经济财政整体保持增长,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各市州经济财政格局分化明显,地区间差距依然较大,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
从云南2020年经济发展来看,16个市州2020年GDP增速均实现了正增长,但各市州间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省会昆明市的GDP规模为6733.79亿元,稳居全省第一位,GDP规模远高于省内其他市州,同时也是全省仅有的GDP规模超过6000亿的市州,排在最后的是怒江州。昆明市城市首位度居全国第十二位,各市州GDP占比最高的是昆明市,高于全省GDP总量的1/4;排名第2位的是曲靖市,其GDP占比仅次于昆明市,远高于其他各市州;GDP占比较低的是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丽江市、迪庆州和怒江州,省内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就人均GDP而言,超过全国同期水平的有昆明市和玉溪市这2个市,其次是迪庆州、红河州和西双版纳州,以上5个市州人均GDP均超过全省同期水平。而市州人均GDP较低的是怒江州、普洱市、临沧市和文山州,最低的是,地区间人均GDP差距依然较大。
从云南2020年财政收入来看,16个市州2020年的财政收入规模较大但差距较大。财政收入规模最高的是昆明市,为650.47亿元,也是唯一一个超过600亿元的地区,其次是曲靖市。财政收入规模最低的是迪庆州,仅为15.01亿元。最高的昆明市和最低的迪庆州,财政收入规模差距达43.34倍,显著高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财政收入增速最高的是怒江州,其次是德宏州。增速最低的是保山市和丽江市,是全省仅有的两个增速为负的市州。财政负担率最高的是昆明市,其次是丽江市,最低的是曲靖市。有6个市州的财政负担率高于全省各市州的平均水平,整体来看,GDP规模较大的市(昆明市),财政负担率也相对较高。
从云南2020年财政支出来看,16个市州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的差距也较大。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是昆明市,为875.05亿元,财政支出规模超过800亿元;其次是昭通市,财政支出规模均超过600亿元;位列后5位的是德宏州、丽江市、怒江州、迪庆州和西双版纳州,均不足200亿元。最高的昆明市和最低的西双版纳州,财政支出规模差距达6.54倍。财政收支增速的关联度不高,在16个市中,怒江州、迪庆州、大理州、曲靖市、昭通市、临沧市、文山州、西双版纳州8个市州的财政收入增速高于财政支出增速,其余8个市州的财政支出增速高于财政收入增速。财政收支差额最大的是昭通市,超过500亿元;其次是红河州、曲靖市和文山州,超过了300亿元;而西双版纳州财政收支差额最小,不足100亿元,最大的昭通市和最小的西双版纳州差距达到了5.52倍。就财政自给率而言,最高的是昆明市,超过了70%;其次为玉溪市和楚雄州,超过了30%,并且也只有这3个市州的财政自给率是高于全省财政自给率的平均水平;最低的是怒江州。最高的昆明市和最低的怒江州之间的差距达到了8.08倍。
(二)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云南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全面迈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新优势。持续打造绿色能源牌,做好“材”字大文章。加快国家大型水电基地建设,推进800万千瓦风电和30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培育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风光水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9500万千瓦左右,完成发电量4050亿千瓦时。推进石化产业“稳油强化”,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完成煤炭企业整治重组,推进煤矿“五化”改造,有序释放煤炭产能。能源行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加快建设绿色制造强省,打造“中国铝谷”“世界光伏之都”,绿色铝硅产值突破1000亿元。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实施“一二三”行动。全面推进“一县一业”,高标准创建10个乡村振兴示范园区、20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培育100家重点龙头企业,建设200个高水平产业基地。聚焦种子和电商两端,推进建设国家重要制种基地,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开展农业电商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建设100个直采基地,持续推进“云品”出滇。推广农业生产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建设一批绿色有机示范基地和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达到300万亩。持续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创建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打造以大滇西旅游环线为代表的旅游新品牌,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建立智慧旅游标准体系和统计体系,发展新型乡村旅游,开发生态旅居、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研学科考、养生养老等新业态新产品,加快建设高原特色体育训练基地群,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重塑支柱产业新优势。推进烟草业、旅游业、有色产业优化升级。建好原料第一车间,实现高端卷烟品牌突破,巩固提升优质烟叶强省和云南卷烟优势地位,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3%左右;深入推进“旅游革命”,着力提升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水平。提升滇中地区创新能力,打造滇南、滇西和沿边等区域性创新增长极,提升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县)、国家高新区发展质量。推动“科技出滇”,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 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有利于昆明进一步放大独特的区位优势、开放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加快构建内外统筹、双向开放的发展格局。国家“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新发展战略实施,以及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成渝经济圈、滇中城市群引领支撑我国西南向全球战略布局纵深推进,有利于昆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领域和更广范围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德宏州紧紧围绕“新时代沿边开放先行区”“中缅经济走廊门户枢纽”功能定位,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 全州“一盘棋”布局,立足“1小时经济圈”,推动芒瑞陇联动发展,突出开发开放打造开放德宏,突出产业发展打造富裕德宏;保山应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推进城市生态化、工业聚集化、农业规模化、旅游品牌化、发展数字化,全面建设滇西辐射中心、滇西工业重镇、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滇西数字经济新高地,打造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新支点、支撑云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引领滇西一体化发展的新典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以推动大(理)祥(云)巍(山)一体化发展为目标,按照“一城三区”总体布局,科学规划区域空间结构、发展规模、产业布局,实现“三区”同城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昆明—临沧—缅甸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印度洋出海口—缅甸—临沧—成渝海公铁联运顺畅运行,对缅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2021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3.新世纪评级.云南省及下辖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0).2020-12-17.

作者:董鹏梅,甘肃定西人,兰州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实践,获得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考取初级会计师、证券从业等资格证书。
指导教师:李永海
相关文章:
甘肃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湖南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山东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福建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江苏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陕西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海南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宁夏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江西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湖北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山西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广东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辽宁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广西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四川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河北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浙江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安徽2020:各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贵州2020:各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内蒙古2020:市盟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495_164057414265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