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人数
2547
Tax100会员
32555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注册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税百:专业税务资讯
国际税收讲解
各种证件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x
搜索
Tax100 税百
»
论坛
›
专题文章
›
财税大数据
›
四川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12366甬税有声|实际结算金额与签订合同所载金额不一致的情况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
哪些渠道可以办理2023个税年度汇算?需要提交哪些资料?一篇文章
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3号|河北省退役军人保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领证过年!这3项证书正在发放
【全网最全】31个省市!残保金政策汇编及申
全网最全|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汇总
2021年个税汇算容易出现哪些错误?税务总局
【全网最全】历史上最高规模退税减税!2022
查看:
301
|
回复:
0
四川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复制链接]
李威03
李威03
当前离线
积分
36336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专家团队
积分
36336
发消息
2021-12-27 11: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兰财税海研语
标题:
四川2020:市州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4-05 06:2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zIwNTIwMQ==&mid=2247485880&idx=1&sn=de2f035c8a0a24b4cddf2dc213566800&chksm=c0989186f7ef18906dbc556bdb84ff31a30087648cde4174f8842abd7b7317355ebcd189ab09#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四川2020:市州经济发展
与财政收支
(第九十五期)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治蜀兴川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按照“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省经济逐季回升、稳定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8598.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56.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7571.1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25471.1亿元,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4.1%,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3.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2.5%,三次产业中间对经济拉动作用最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此外,从服务业看,对经济增长最快、拉动作用最明显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年增长2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9%。从全国省区GDP排名来看,尽管四川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居第六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
就四川省财政收入来看,全省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自9月份财政收支增速由负转正。2020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258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税收收入为2967.7亿元,增长2.73%;非税收收入为1290.3亿元,增长9.15%,加上中央补助、上年结转、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3162.1亿元。截至2019年底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0577亿元,2020年发行新增债券2316亿元、再融资债券1227亿元,举借外债4亿元,偿还到期政府债券1378亿元和外债3亿元后,债务余额为12743亿元,比2019年底增加2166亿元,控制在国务院核定的债务限额13987亿元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就四川省财政支出来看,2020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1200.70亿元,增长8.24%,全省民生支出731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65.3%,较去年提高0.1%,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30.6亿元;交通运输支出304.2亿元;教育支出197.8亿元;公共安全支出74.3亿元;卫生健康支出45亿元。2020年四川省投入1243亿元,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成势;安排财政资金超过1300亿元支持实施15个扶贫专项方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投入585亿元,支持改善生态环境,扎实推进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加快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投入1087亿元,支持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重大工程等“两新一重”项目建设;投入1682亿元,支持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投入1998亿元,支持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2020年四川省财政支出居全国第四位,仅排在广东(17485亿元)、江苏(13682.5亿元)、山东(11231亿元)之后,比地区生产总值排名高2位,比财政收入排名高3位。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
下辖成都、绵阳、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资阳、宜宾、南充、达州、雅安、广安、巴中、眉山18个地级市,以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简称阿坝州)、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3个民族自治州,共21个市州
,四川省地级行政区数量与广东省相同,是我国最多市州的省份之一。四川省总面积达48.6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五位,其中民族自治州为29.76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61.24%。四川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土家族、傈僳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世居民族。截至2019年,四川省年末常住人口8375万人,居全国第四位,其中城镇人口4504.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79%,比上年末提高1.5%。(见图1)。
图1:四川省行政区划图
随着2020年四川省各市州经济运行数据的陆续发布,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指标,反映出各市州2020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财政收支变化,更加全面的了解四川省市州的发展情况。
一、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经济发展
(一)各市州GDP规模与增速
从2020年GDP规模来看,四川省21个市州存在较大差距。省会成都2020年GDP规模高达17716.7亿元,是全省唯一一个过万亿的市,远高于其他市州;第二梯队为2000-4000亿,分列2-8位,包括绵阳(3010.08亿元)、宜宾(2802.12亿元)、德阳(2404.1亿元)、南充(2401.08亿元)、泸州(2157.2亿元)、达州(2118亿元)和乐山(2003.4亿元),这7个市州GDP总和(16895.98亿元)也不及成都GDP规模;第三梯队为1000-2000亿,分列9-16位,分别是凉山州(1733.15亿元)、内江(1465.88亿元)、自贡(1458.44亿元)、眉山(1423.74亿元)、遂宁(1403.18亿元)、广安(1301.6亿元)、攀枝花(1040.82亿元)和广元(1008.01亿元);最后5位是资阳(807.5亿元)、巴中(766.99亿元)、雅安(754.59亿元)、阿坝州(411.75亿元)和甘孜州(410.61亿元),前三位差距较小,不足55亿元;全省最高的成都与最低的甘孜州GDP规模相差43.15倍。
从2020年GDP增速来看,各市州差异较大,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各市州GDP增速均保持正增长,其中最高的是宜宾(4.6%),最低的是德阳(2.5%)和巴中(2.5%),仅差2.1%;各市州与全省GDP增速相比,仅有5个市州低于3.8%,分别为德阳(2.5%)、广安(3.6%)、巴中(2.5%)、阿坝州(3.3%)和甘孜州(3.6%)(见图2)。
图2: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GDP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0年人均GDP来看, 四川省人均GDP5.8万元(按2019年常住人口8375万人计算)比全国人均GDP(7.24万元)低1.44万元。2020年各市州人均GDP高于全国水平的有两个市州,分别是成都(10.68万元)和攀枝花(8.57万元);位列第三的是德阳(6.2万元),这3个市州人均GDP高于全省水平;位列第四、五位的是乐山(5.71万元)和绵阳(5.67万元)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不大;随后是宜宾(5.08万元),而雅安(4.9万元)、阿坝州(4.58万元)、自贡(4.5万元)、泸州(4.24万元)和眉山(4.13万元)的人均GDP不足5万元;遂宁(3.87万元)、广元(3.77万元)、内江(3.59万元)、甘孜州(3.42万元)、南充(3.32万元)、凉山州(3.27万元)、资阳(3.23万元)和达州(3.21万元)人均GDP不足4万元;排在最后的是广安(2.83万元)和巴中(2.31万元)(见图3),最高的成都和最低的巴中相差4.62倍。
图3: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人均GDP规模
(二)各市州GDP占比
从2020年各市州GDP占比来看,省会成都仍遥遥领先其他市州,其他市州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成都GDP占全省36.46%,超过三分之一,从省会城市的首位度(本省省会城市GDP占全省GDP的比重)来看,成都排名第六,前五名分别是长春(53.92%)、银川(50.1%)、西宁(45.68%)、西安(38.27%)和哈尔滨(37.84%)。
排名第二的是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城市绵阳,占比为6.19%,但仅为成都的17%,其次是宜宾(5.77%)、德阳(4.95%)、南充(4.94%)、泸州(4.44%)、达州(4.36%)和乐山(4.12%),仅阿坝州(0.85%)和甘孜州(0.84%)不足1%,倒数后十四名市州GDP总和(32.9%)也未超过成都,这表明四川省各市州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图4: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GDP占比
(三)各市州产业结构
从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1个市州的情况各有不同。第一产业占比最高的是凉山州(23.47%),依托当地地域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占比较低的是攀枝花(9.31%)和成都(3.7%);第二产业占比最高的是攀枝花(53.65%),以“攀钢”最为出名,主要从事中上游的采矿、冶炼等生产,与做下游钛材产品的企业、项目密切相关,占比较低的是阿坝州(23.42%)和甘孜州(25.65%);第三产业占比最高的是省会成都(65.72%),该市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致力于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占比较低的是攀枝花(37.04%)、遂宁(39.25%)、宜宾(39.55%)和泸州(39.99%)(见图5)。在21个市州中,仅有攀枝花、泸州、德阳、遂宁和宜宾5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的是“二、三、一”结构,其余市州均呈现“三、二、一”的格局,这与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11.4:36.2:52.4)较为一致。
图5: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三次产业占比
二、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入
(一)各市州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速
从2020年财政收入规模来看,各市州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差距较大。其中成都的财政收入规模最高,达到1520.4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35.7%,超过1/3,排名第二的是宜宾(200.03亿元),其余市州均不足200亿元,财政收入规模最低的是阿坝州,仅为28.73亿元(见图6),最高的成都和最低的阿坝州,财政收入规模差距达52.92倍,显著高于地区间GDP规模差异。
图6: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0年财政收入增速来看,各市州差异显著。其中,财政收入增速较高的是甘孜州(17.6%)、遂宁(15.38%)、宜宾(14%)和雅安(12.72%),均超过10%,其余地州均在10%以内,有9个市州增速低于全省平均增速(4.6%),分别是成都(2.5%)、凉山州(4.4%)、乐山(3%)、达州(4.4%)、广安(0.4%)、内江(4.2%)、自贡(3.61%)、资阳(0%)和巴中(1.6%)(见图6),由于受经济下行压力及降税减费政策力度加大叠加影响,全省平均增速为4.6%,21个市州除资阳以外,财政收入增速均保持正增长。
(二)各市州财政负担率
从2020年财政负担率来看,各市州财政负担率也有所差异。财政负担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区GDP)为甘孜州(9.77%)和凉山州(9.25%),均超过9%,仅有这两个州财政负担率高于全省平均财政负担率(8.76%);最低的是绵阳(4.68%)、内江(4.53%)和自贡(4.35%),均未超过5%(见图7)。甘孜州的预算收入规模与GDP规模排名均在全省较后位置,但财政负担率却在第一位,表明该州2020年财政收入较去年有了大幅增长。
图7: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财政负担率
(三)各市州财政收入结构
从2020年财政收入结构来看,21个市州的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结构、负担率和财政收入质量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
首先,从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规模来看,各市州差距明显。其中,成都税收收入(1130.4亿元)居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个超200亿元的市州,占21个市州税收收入之和(2290.88亿元)的49.34%;税收收入最低的是阿坝州(18.01亿元),仅为成都税收收入的1.59%(见图8);成都非税收入(390亿元)仍居第一位,非税收入最低的仍是阿坝州(10.72亿元)仅为成都非税收入的2.75%(见图8)。
图8: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税收收入规模及增长率
其次,从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增速来看,各市州差异很大。其中,税收收入增速最高的是绵阳(15.19%)、宜宾(12.1%)和甘孜州(10.8%),均高于10%;其次是雅安(7.5%)和眉山(6.65%),均高于5%;受新冠疫情影响,有8个市州税收收入出现负增长,分别是内江(-1.39%)、阿坝州(-2.6%)、乐山(-2.89%)、广元(-4.4%)、达州(-8.33%)、自贡(-8.61)、巴中(-10.1%)和广安(-15.46%)(见图8)。非税收入增速最高的遂宁(38.98%)、阿坝州(35.6%)、甘孜州(31.36%)和广元(30.17%),均高于30%,其次是雅安(26.86%)、广安(25.3%)和自贡(22.95%),均高于20%;有3个市州非税收入出现负增长,分别是成都(-0.51%)、绵阳(-4.65%)和资阳(-5.38%)(见图9)。
图9: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非税收入规模及增长率
再次,从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负担率来看,各市州也存在差异。其中,税收负担率最高的是成都(6.38%)、甘孜州(6.16%)、凉山州(5.76%)、眉山(5.1%)和泸州(5.03%),均在5%以上,税收负担率最低的是广元(2.88%)、达州(2.74%)、内江(2.67%)和自贡(2.35%),均不足3%;较税收负担率差异,21个市州非税负担率差异不是太大,非税负担率最高的是甘孜州(3.61%)、凉山州(3.48%)、眉山(3.44%)、巴中(3.24%)和广安(3.2%),超过3%,最低的是攀枝花(1.95%)、雅安(1.95%)、内江(1.86%)和绵阳(1.61%)(见图10),均不足2%。
图10: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税收与非税负担率
最后,从财政收入质量来看,各市州差异较大。在21个市州中,财政收入质量(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好的是成都(74.35%)和攀枝花(70.24%),均在70%以上,也仅有这两个市财政收入质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9.7%);财政收入质量最差的是巴中(48.68%),未超过50%,这也意味着该市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入占比超过了税收收入,由于非税收入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不强,导致财政收入质量不高。
图11: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入质量
三、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财政支出
(一)各市州财政支出规模和增速
从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来看,各市州间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中,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是成都,为2158亿元,也是唯一一个超过2000亿元的市州;其次是凉山州(708.1亿元)、南充(575.73亿元)和宜宾(546.13亿元),均超过500亿元;财政支出规模较低的是雅安(169.7亿元)和攀枝花(159.47亿元),均不足200亿元(见图12),最高的成都和最低的攀枝花,财政支出规模差距达13.53倍。
图12: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长率
从2020年财政支出增速来看,各市州差异显著。其中,财政支出增速最高的是阿坝州(19.7%)、宜宾(17.8%)、攀枝花(16.1%)和雅安(16.51%),均高于15%;甘孜州(12.86%)和广元(10.2%),均超过10%以上,同时仅有这6个市州财政支出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有3个市州出现负增长,分别为凉山州(-4.1%)、绵阳(-1.5%)和巴中(-0.4%)(见图12)。
从2020年财政收支增速对比来看,二者的关联度并不高。在21个市州中,有11个市州(绵阳、泸州、遂宁、内江、乐山、南充、达州、巴中、眉山、甘孜州和凉山州)财政收入增速高于财政支出增速,其余市州均是财政支出增速高于财政收入增速;二者差距(财政收入增速-财政支出增速)较小的是广安(-0.2%)、乐山(0.31%)、达州(0.4%)自贡(0.93%),均不足1%,反映出财政收支增速相对均衡;二者差距较大的是遂宁(15.09%)和阿坝州(-10.9%),均超过10%(见图13),反映出财政收支增速不够均衡。
图13: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增长率
从2020年各市州财政收支排位来看,二者并无直接的关联。在21个市州中,仅有成都的排位未发生变化,均稳居第一位,其余20个市州的排位均发生了变化;其中,有7个市州(凉山州、南充、达州、广元、巴中、甘孜州、阿坝州)财政支出排位高于财政收入排位;其中,差异最大的是甘孜州(差距15位)和阿坝州(差距12位),这表明这些市州“挣”得少却“消费”多;其余13个市州财政收入排位均高于财政收支排位,差异最大的是眉山(差距8位)和攀枝花(差距8位)(见表1),这表明这些市州“挣”得多却“消费”的少,为其他市州做了“贡献”。
表1: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排位表
(二)各市州财政收支差额和财政自给率
从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和财政自给率来看,各市州间差距显著。
就财政收支差额来看,最大的是成都(637.6亿元)和凉山州(547.8亿元),均超过500亿元;差距最小的是攀枝花(91.22亿元),不足100亿元,最大的成都和最小的攀枝花差距达到了6.99倍(见图14),由于四川省处于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区域,近年来全省所获得的上级补助收入规模持续稳定增长,相应的财政支出也大幅增长,导致财政收支差额较大。
就财政自给率而言,最高的是成都(52.38%),也仅有成都高于全省平均财政自给率(38.02%),其他20个市州财政自给率均不足30%,其中最低的是甘孜州(5.57%)和阿坝州(4.89%),均不超过6%,最高的成都和最低级阿坝州差距达10.71倍(见图14)。
图14:四川省各市州2020年财政收支差额及财政自给率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发展和财政支出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2020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经济发展情况。总体而言,虽然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考验,2020年全省经济逐季回升、稳定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各市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
从四川省2020年经济发展来看,21个市州2020年GDP增速均实现了正增长,但各市州间还存在着较大差异。省会成都经济实力强劲,2020年GDP规模为17716.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36.46%,超过1/3,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居全国第六位;绵阳以3010.08亿元位列第二,宜宾2802.12亿元位列第三,排名前三的市州占比合计为48.4%,而排名最后的阿坝州和甘孜州,均不足1%。各市州的三次产业结构也存在差异,仅有攀枝花、泸州、德阳、遂宁和宜宾5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的是“二、三、一”结构,其余市州均呈现“三、二、一”的格局。就人均GDP而言,仅有成都、攀枝花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广安和巴中人均GDP较低,不足3万元,地区间人均GDP差距依然较大。
从四川省2020年财政收入来看,21个市州2020年的财政收入规模较小但差距较大。最高的成都为1520.4亿元,占各市州财政收入的比重为35.7%;其次是宜宾,超过200亿元;最低的是阿坝州为28.73亿元,最高的成都和最低的阿坝州,财政收入规模差距达52.92倍。财政收入增速最高的是甘孜州和遂宁,均高于15%;其次是宜宾和雅安,均高于10%,最低的资阳为0%,与去年财政收入无差异。财政负担率最高的甘孜州为9.77%,其次是凉山州9.25%,仅这两州财政负担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省会成都排在第三位,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0.18。税收收入增速最高的是绵阳、宜宾和甘孜州,均高于10%;非税收入增速最高的遂宁、阿坝州、甘孜州和广元,均高于30%。有8个市州(乐山、达州、广安、内江、自贡、广元、巴中和阿坝州)税收收入增速出现了下降;有3个市州(成都、绵阳和资阳)非税收入增速出现了下降,各市州税收和非税收入增速的关联度不高。财政收入质量较好的是成都和攀枝花,均在70%以上;财政收入质量较差的巴中,不足50%,这也意味着巴中的非税收入占比超过了税收收入,财政收入结构的稳定性和规范性较低。
从四川省2020年财政支出来看,21个市州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的差距也较大,最高的是成都2158亿元,也是唯一一个超过2000亿的市州,最低的是攀枝花159.47亿元,两市财政支出规模差距达13.53倍。财政支出增速最高的是阿坝州、宜宾和雅安,均高于15%,还有3个市州(凉山州、绵阳和巴中)增速出现下降,财政收支增速的关联度不高。仅有成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排位未发生变化,稳居第一位,其余20个市州的排位均有变化,财政收支差额最大的是成都和凉山州,均超过500亿元,差额最小的是攀枝花,不足100亿元。财政自给率最高的是成都,超过50%;最低的是阿坝州,不足5%,财政自给率水平十分低下,主要以各级政府转移支付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二)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各市州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和《2021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依托资源禀赋优势、“三线建设”和大量军工企业奠定的产业基础,以及西部大开发和承接产业转移战略,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川省划分为五大经济区,包括成都平原平原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遂宁、雅安8市)、川南经济区(包括自贡、泸州、内江、宜宾4市)、川东北经济区(包括广元、南充、广安、达州、巴中5市)、攀西经济区(包括攀枝花、凉山州2市州)和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包括甘孜州和阿坝州),
构建“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
。
以川渝为主轴
,成都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食品饮料产业和数字经济,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和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环成都经济圈,构建成德绵、成德资、成眉乐、成雅甘产业联动区。其中,德阳市突出工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绵阳市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军民融合创新的排头兵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遂宁市则积极融入成渝城市群建设,加强与两大中心城市对接配套,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
加快川南和川东北经济区两翼跨越发展
,川南经济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发展临港经济和通道经济。其中,自贡市大力推进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泸州市加快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泸州酿”白酒产区国际品牌和世界级白酒生产基地。川东北经济区,建设东向、北向和出川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加快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创建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
加快建设川西北、攀西重要经济带
,攀西经济区围绕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依托矿产、水能和光热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大力发展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饮料产业,培育世界级钒钛材料产业集群。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围绕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突出生态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飞地经济”,重点发展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民族特色产品等绿色产业。
参考文献:
1.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2.2021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3.《关于四川省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4.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有限公司.四川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0).
作者:蔡璇,新疆伊犁人,兰州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2020年第三届全国本科院校税收风险管控案例大赛二等奖,取得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现税务师考试通过3科,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1科。
指导教师:李永海
相关文章:
四川十年:经济财政发展回顾与展望
相关帖子
•
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业“做加法”支持碳减排
•
六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百余项改革举措利企便民
•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坚持把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作为重中之重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评价与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
国常会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河北
江西
安徽
上海
湖南
浙江
2020税务高考
成功参与Tax100发起的2020税务高考活动
官方链接
中国人大网
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税务局
天津市税务局
河北省税务局
山西省税务局
内蒙古税务局
辽宁省税务局
吉林省税务局
黑龙江税务局
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福建省税务局
山东省税务局
江西省税务局
河南省税务局
湖北省税务局
湖南省税务局
广东省税务局
广西税务总局
海南省税务局
重庆市税务局
四川省税务局
贵州省税务局
云南省税务局
西藏税务总局
甘肃省税务局
陕西省税务局
青海省税务局
宁夏税务总局
新疆税务总局
大连市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
厦门市税务局
青岛市税务局
深圳市税务局
友情链接
51社保
信用卡申请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
Tax100
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