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598
  • Tax100会员 32623
查看: 338|回复: 0

[51社保网] HR三支柱迭代:SSC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3400

主题

3415

帖子

904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04
2021-5-29 20: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51社保网
标题: HR三支柱迭代:SSC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5-28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I2MTY2MA==&mid=2651909518&idx=3&sn=f394a8f6ba372324b5407eea43f00d47&chksm=bda3c57d8ad44c6b5afbaafa134d67d7e09dff83ed54517dcd237d63e8fbb8867d00c3af017c#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作者 | 学霸沐沐
来源 | 人力百科互助社 ID:Renlibaike



HR三支柱模型是DaveUlrich教授在1997年提出的,即COE(专家中心)、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和SSC(共享服务中心)。

以三支柱为支撑的人力资源体系源于公司战略,服务于公司业务,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组织能力再造,让HR更好地为组织创造价值。

经过多年的实践,对于HR三支柱迭代的呼声也是越来越多。

在香港人力资源论坛会议中,DaveUlrich教授表示:三支柱是在观察了大型集团组织的案例提炼出来的。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组织沟通更扁平、组织做事的层级逐渐模糊化,要求HR反应更敏捷,他认为HR三支柱应该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互联网的这种挑战。

01
从三支柱开始谈共享服务

虽然工业时代的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的定位以及评价时常如雷声一样在全球引起争论,从“炸掉人力资源部”到“拆分人力资源部”。

而“人力资源管理大师”DaveUlrich教授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HR四角色模型”也对HR进行了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HR四角色模型:



通过聚焦未来/战略性、流程、人员、聚焦日常&运营性四个维度将HR的四个角色分为:

战略伙伴:企业战略落地
变革专家:组织结构、文化转型升级
效率专家:高效流程与资源协同平台
员工后盾:员工忠诚、专业能力提升

原有的三支柱模型:



迭代的HR三支柱模型(HR四角色模型在工作中的转化应用)



HR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客户价值,那如何通过服务组织、员工、管理者来间接实现客户价值呢?

那我们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落地实施:战略优先的COE、业务优先的HRBP、交付为王的SSC。

借鉴学习:



了解学习:



腾讯HR三支柱与职能模块的关系



为什么要建立或持续优化共享服务中心



2016年,尤里奇受邀到沪,首次发布了2016年的全球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更首次发布了中国区的分析数据。大师最最看重的还是“文化和与变革倡导者”

其中,矛盾疏导者为核心。

1、
矛盾疏导者

HR从业者必须能够处理组织中的各种矛盾,疏导相悖的观点,以最大化的满足各方的需求。

经过三十年模型演变的洗礼,HR胜任力最新的核心成员“矛盾疏导者”,点明了HR在面对经济转型和组织架构调整时,会遇到的各方阻力。

要想在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矛盾甚至相悖的需求中,找到并保持自己前进的方向,就要求HR从业者能够处理和疏导各种矛盾。

“矛盾疏导者”成了当今HR从业者的必备核心竞争力,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已经无法让你在HR的世界中飞起来了。

2、
技术和媒体整合者

这一板块考察HR从业者评估内、外部商业环境的能力,以及将其转化为洞见的能力。

战略定位者是人力资源胜任力模型的“元老”板块。作为连接“人”与“业务”的重要胜任力,战略定位者这一板块要求HR从业者不光要有商业远见,更要能结合组织实际,转化远见为洞识,切实帮助组织完成战略的布局和决策的制定。

3、
可信赖的行动派

这一板块延续前几期调研,考察HR是否能在组织内部赢得信任和尊重,从而被视为有价值并能创造价值的合作伙伴。

可信赖的行动派也是胜任力模型中的“元老”板块。它强调了HR从业者的信誉以及行动力。无论是日常事务的执行,还是在组织改革的推动,HR都需要建立自身信誉,积极高效,以充足的正能量来影响他人。

4、
文化和变革倡导者

保证组织架构刚柔并济,以应对多变的商业需求。创造一个积极应对变化的组织,需要从HR从业者做文化变革的先锋和旗帜,从组织结构上确保变革的可行性。
该胜任力定义:能够定义合适的文化;学习如何分析并塑造一种文化;能够发动变革;管理变革的过程;并能够持续变革。

需要的知识技能:能认识到文化的价值,并能够用商业化语言表达;能够为文化变革规划蓝图;有规划地发起变革。

发展机会:加入变革团队、指导个体应对变革、涉及文化变革进程、公开展示文化变革过程。

5、
薪酬福利大管家

识别并发展适合组织目前及未来业务需求的人才。这一模块有四个分项。

把对人才的把握,与对工作职能的了解相结合,真正为每一个员工找到最能够发挥其效能的职位,是HR从业者在人才资本管理上的重要能力。

6、
薪人力资本管理者

薪酬福利不仅仅是简单的薪酬和保险。薪酬福利大管家需要为员工和团体创造有形和无形的价值。

HR从业者在保障员工的薪酬福利有竞争力的同时,还要为员工提供无形的价值,包括创造和展示组织发展前景和工作的价值。

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比薪酬更能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升团队凝聚力。

7、
合规管控者

全球各地,各行业都越来越注重合规。合规经理独立发展成一项新模块。

随着全球化进程,HR从业者们需要适应越来越多的如来自国际的,来自国家的,来自组织的法规。

因此HR从业者们需要对合规有更深刻的理解,肩负起合规管控的职能,来保障组织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8、
数据的设计和解读者

数据分析正在成为潮流,因此“数据的设计和解读者”发展成独立的模块,包含了识别HR有关的数据,管理、处理数据以及为决策解读和运用数据。

数据为HR决策提供了理论上的坚实依据。在大数据背景下,商业活动对大数据的依赖日趋明显。HR从业者对数据的运用和理解能力,成为利益相关者们对HR核心竞争力的期待之一。

9、
技术和媒体整合者

HR从业者必须能够运用技术和技术工具,比较社交媒体来辅助创造出高绩效组织和团队。整合各项技术,并应用各类媒体来帮助HR从业者加强对内对外的沟通,提高组织的效率。

在中国,最重要的胜任力却是“文化和变革倡导者”。教授认为,这个发现与“矛盾疏导者”的作用相辅相成。


02
共享服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
共享服务的昨天:业务处理中心、员工服务中心

20世纪80年代初,福特在欧洲成立了财务服务共享中心。随后,杜邦和通用电气也在80年代后期建立了相似的机构;

90年代初期,惠普、道尔和IBM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共享服务中心;

21世纪初,在中国生根发芽,国内率先建立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有海尔、新奥、网通等;

互联网开始兴起,普遍建立了主要的业务处理系统和数据库,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由于信息化手段的助力,越来越多的服务内容和交易环节被纳入共享服务;

除了财务以外,HR、IT、采购等也开始陆续采取了共享服务的理念和运营模式;



2.
共享服务的今天:业务合作伙伴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构建共享服务中心,其中最为积极的当属中国的民营企业
数字化手段被更为广泛的应用于共享服务中心;

共享服务中心更加关注和其用户的连接,系统再也不是仅仅服务于后台职能部门的了,而是同时服务于经理和员工;

共享服务中心更加关注提升业务价值、实现业务结果;

很多共享服务中心开始市场化运作;



3.
共享服务的明天:管理运营解决方案专家

透过海量的数据提供业务洞见,反推业务精进、预警业务问题、辅助业务决策;通过员工行为分析和预测,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满足员工诉求;

随着电子签和电子发票的推广,和技术的广泛应用,资助服务比例还会持续上升;

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为我所用,设计并组织最适合本企业的共享服务交付和外包模式,有能力根据企业状况随时、灵活调账,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随着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外包将成为最大的趋势;

关注员工体验,通过每一次员工服务传递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03
热议话题

1.
共享服务运营模式的特征:

以客户为中心、追求持续优化和卓越运营;
端到端的流程协同;
产品化思维、主动设计和不断精进;
关注最佳实践的推广;
关注效率和异常;
关注技术应用;
关注数据指标,用数字说话;
关注协作和沟通;

2.
共享服务领域的那些坑

与企业战略脱节;
没有充分调动高层参与;
定位不够清晰和相关部门分工不够明确;
在组织结构和核心人员问题上妥协;
意识和心理、知识和人员等准备不够充分;
对变革管理和沟通重视不足;
管理团队和员工没有看到变化或者没有达到预期,失去耐心;



3.
随着技术的普遍应用,共享服务中心的小伙伴要如何转型?

技术应用;
与技术共舞的交付;
数据分析;
客户、产品、项目经理;
体验设计;
流程优化、变革管理;



4.
数字世界的HR



点我了解->51社保服务3.0

来源:人力百科互助社,已获授权转载。


推荐阅读
优咖学院残保金新政 | 企业成本管控 |
社保税征余清泉解读 | 官方解读 | 追缴企业欠费? |
五险一金社保减免 | 公积金新政 | 残保金减征免征 |
个税汇算清缴4种申报方式 | 如何避免0退税 | 多退税技巧 | 年终奖处理技巧 |
HR&职场招聘图鉴 | HR干货 | 职场鸡汤 | Excel模板 | 劳动法案例 |
关于51社保
51社保是技术驱动的社保服务商,以101HR科技平台为基础,构建覆盖全国130+城市的全直营客户支持网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人力资源互联网共享服务。
101HR是新一代企业基础云服务平台,包含五险一金标准化、薪酬标准化、外包与派遣、商保与福利等管理模块,为企业带来高效、便捷、稳定的人力资源服务。

好看的人都在看
500_162229141903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