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刻在美上市,市值超百亿
1月22日晚,电子烟公司悦刻RELX正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代码“RLX”,开盘股价暴涨104%,直接触发熔断停牌,5分钟后恢复交易,盘中股价最高涨幅达158%,收盘涨145.9%,市值458亿美元。创始人汪莹代表团队合计持股58.7%,折算成市值为269亿美元。
这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电子烟品牌。此前,号称“电子烟第一股”的思摩尔在2020年7月挂牌港交所,但思摩尔是一家电子烟制造商,它为悦刻等电子烟品牌提供代工生产。悦刻成功上市,意味着“中国电子烟品牌第一股”诞生。
从发展速度来看,悦刻毫无疑问是近两年最有爆发力的创业项目之一。
IDG和源码资本投了悦刻的天使轮和A轮融资,A+轮时红杉资本进场。在公开报道中,悦刻的估值停留在2019年7月,24亿美元。线上禁售后,电子烟玩家都想尽办法低调,不再有VC进场,估值不再更新。 但是从悦刻的招股书里,我们还是能看到一些蛛丝马迹。2019年2月,悦刻以每股7美元的价格完成B轮融资,2019年4月和5月以每股18.7美元的价格做了一轮C轮融资,8月又额外增加了C轮融资的额度,每股价格提升至22.5美元,2020年9月完成D-1和D-2轮融资,价格已经涨到每股29美元和36.2美元。悦刻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从2019年底的每股11.3美元,增至2020年9月底的19.6美元。这意味着,悦刻的估值几乎一直是以翻倍的速度在涨。 招股书披露,创始人兼CEO汪莹为悦刻第一大股东,代表团队合计持股58.7%,联合创始人蒋龙和闻一龙分别持股9.9%和6.5%,源码资本持股10.7%,红杉持股4.9%。
2019年7月悦刻的估值还不到30亿美元,一年半时间过去,它的估值已超过400亿美元。那些早期参与了悦刻融资的投资机构,获得了数十倍的财务回报。 
悦刻的发展史
悦刻的发展速度惊人。它成立于2018年1月,拿到了IDG、源码资本、红杉资本的投资,次年7月就估值达24亿美元,仅用时17个月,这个速度甚至超过了用时22个月的瑞幸咖啡。从成立到提交上市申请,悦刻只用了三年,这个速度也超过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
根据招股书,悦刻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分别为1.33亿元、15.49亿元、22.01亿元,按照这个速度,2020全年收入将超过30亿元。按销售额来看,悦刻是中国电子烟市场的老大,占据62.6%的市场份额。
最受市场关注的是其盈利能力。悦刻2019年的净利润是4775万元,2020年前三个季度增长至1.09亿元,去除员工期权等因素的影响,调整后净利润3.82亿元,净利润率高达17%。烟草是很多人眼中的暴利生意,加上了“电子”概念的电子烟,盈利能力没让市场失望。
因为监管问题,电子烟行业在2020年开始低调。悦刻的财务数据公开,为外界观察电子烟行业提供了一个视角,之前因为网红创业者入局、资本热捧、315点名、线上禁售等事件给行业留下的谜题,或许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被315点名、禁售政策出台
2019年10月底,国家市场监管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公告》,禁止电子烟在网上销售和打广告,随后所有电商平台都禁售,网店被关闭,电子烟被下架。电子烟被迫转战线下渠道。
悦刻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线上被禁售后,电子烟行业并没有凉,反而活得还很好。
禁售政策出台的那个季度,悦刻的收入首次出现环比下滑,2020年一季度又因为疫情冲击再次下滑,但从二季度就开始反弹,三季度突破10亿大关,很快就从线上禁售和疫情中恢复了。
其实小编认为,电子烟还是动了国家财政的蛋糕,就小编身边的朋友看来,很多喜欢潮流的朋友,身上都挂着电子烟,可见电子烟是占据了烟草的市场。
虽然电子烟被针对,线上禁售,悦刻还是找到了销售途径。
悦刻的销售渠道有这么四大类:线下经销商、电商平台、经销商开的网店、直销的专卖店等。2018年,天猫京东等电商渠道的销售收入,在悦刻整体收入中占比33.5%,线下分销渠道占比60.2%。这里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线下渠道在一开始就是悦刻最重要的渠道。虽然悦刻最早是以电商渠道打响知名度,线上是业内做的最好的,但线下才是悦刻的基本盘。
2019年四季度线上渠道被禁之前,悦刻整体线上渠道的销售收入占比为31.1%,线下渠道占比提高到68.7%。线上禁售政策出台后,悦刻线上归零,线下渠道的销售占比提升至98.2%。
跟行业里大部分玩家一样,线上被禁售后,悦刻开始大力布局线下,疯狂开店。2019年9月底的时候,悦刻授权经销商的数量是41家,2020年9月底增加到110家。悦刻的门店数量也快速增加,2020年7月的时候就超过了4000家。
可以看出,悦刻的布局还是很正确的。
年入30亿,电子烟赚钱多快你想象不到
国内电子烟行业的崛起,是从2018年开始的。那一年,这个行业还没热闹起来,现在市面上活跃的YOOZ、雪加、福禄、小野等品牌都还没成立,罗永浩和蔡跃栋入局,那是后来的事情。悦刻在那年1月成立了。
2018年,悦刻卖出了50万个烟杆、590万颗烟弹,收入1.33亿元。创业第一年就营收过亿,起步很轻松。到了2019年,悦刻的营收直接飙涨至15.49亿元,2020年前三个季度已经达到22.01亿元。

更惊人的是盈利能力。悦刻的毛利率维持在40%左右的水平,2019年净利率3%,2020年5%。除了2018年刚起步亏了28.7万元,悦刻在第二年就开始赚钱,2019年净利润4775万元,2020年前三个季度净利润1.09亿元。这还是在遭遇了电子烟线上禁售、线下疫情冲击的情况下。
根据CIC报告的调查数据,按销售额计算,2019年9月底的时候,悦刻的市场份额是48%,到了2020年9月底,这个比例增长至62.6%。悦刻这一家公司已经拿下了国内电子烟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从品牌认知度来看,悦刻的用户认知度为67.6%,排名第一。
相比悦刻的营收规模和增速,更让投资人感兴趣的,是国内庞大而富有潜力的电子烟市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市场,有超过2.8亿烟民,烟民数量稳居全球第一,比后九名加起来的总和都要多。但是,电子烟在中国烟民中的渗透率却很低,低于烟民数量排前十的另外九个市场。所以很多投资人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烟潜在市场。
悦刻引用CIC报告的数据:2016年,中国的电子烟市场规模是6亿美元,2019年已经增长至15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11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5.9%。
就是这样一个潜力巨大、高速增长、且利润丰厚的行业,才吸引了罗永浩、同道大叔等明星创业者入局,悦刻是其中发展最快、赚得最多的那一个。
电子烟与普通香烟税收相差悬殊
一直以来,许多国家的监管机构都打着“青少年成瘾”和“控烟”为理由提倡监管或者禁止电子烟,虽然乍看之下,这样的原因似乎合情合理,但不可否认的是,烟草是各个国家的主要税收来源,电子烟对于税收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烟草行业对我国税收一直都有着重大贡献,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12056亿元,同比增长4.3%;上缴财政总额11770亿元,同比增长17.7%,税利总额和上缴财政总额创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和地方财政增收、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小编之前也提到过,中国烟草一天就要纳税32亿元,这是电子烟无法比拟的。>>这个中国企业一天就要纳税32亿元,竟然未出现在世界五百强名单。
电子烟占据烟草市场的份额,却不用交那么高的税费,这也是电子烟生存的困难之一。
我们来看看电子烟和传统烟草在征税方面的差别:
传统烟草
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经济研究所曾对媒体介绍,我国烟草税费主要包括七税费两专项,分别是烟叶税、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进口关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以及以税后利润为基础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和专项税后利润。
以每条调拨价格在70元以上的甲类卷烟为例,要先在生产环节征收56%的从价税,再单包征收每包0.06元的从量税,到了批发环节再从价和从量征收一遍,分别是11%的从价税和每包0.1元的从量税。仅消费税一个税种,就要缴满4个细分项。
消费税之外,这条卷烟从生产到批发到零售的整个链条中,还要缴纳13%的增值税。在此基础上,还要以全部消费税和增值税的税额为基础,缴纳7%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和5%的教育费附加。在整个链条中,烟草厂、烟草公司、烟草零售户还需要分别以自身盈利为税基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除此之外,还有总额较低的烟叶税与烟丝生产过程中的税费。
经过多层累积,最终税费构成了一条卷烟的大部分零售价格。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经济研究所《2018年中国控烟履约进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卷烟综合税率为66.6%。也就是说,一条市场售价为150元的卷烟,其中有100元是在缴税。
电子烟
而电子烟在我国大陆机身算电子产品,雾化器算加工商品,烟油算食品。买卖不需要特别证件。
多位电子烟专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入行门槛低、缺乏国标等原因,电子烟行业的生产成本较低,整个行业利润率与传统烟草相比并不低。但电子烟当前仅按普通消费品征税,其担负的税负责任远低于传统烟草。
多位电子烟行业从业者介绍,目前我国电子烟行业缴纳的税种主要包括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以及以增值税为基础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不缴纳消费税。
现行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主要包括烟、酒、油、车等税目,其中烟包括甲类卷烟、乙类卷烟、雪茄及烟丝等子目录,暂未囊括电子烟或者烟弹等品目。
烟草消费税是我国消费税15个税目之一,其收入规模可观,占据消费税收入的“半壁江山”。当我们说烟草是纳税大户的时候,主要是在说消费税。而这也意味着,目前电子烟和传统烟草相比,一项征税大头处于缺失之中。
所以电子烟不仅利润高,而且需要交的税还少,这对国家的发展的确是不利的。
电子烟竟成为潮流
如今,越来越多的轻消费者使用电子烟,电子烟在这些年轻人间形成了一种社交文化、一种时尚潮流。
由于电子烟缺乏监管,相比传统香烟监管的严格要求、销售渠道的单一,电子烟由于加上了所谓潮流文化、新零售,互联网基因,在销售渠道可谓是多样。虽然已经禁止在网上售卖,但是也不乏有某些商家另辟蹊径,小编就在朋友圈经常看到有人售卖电子烟以及电子烟的附加产品,虽然国家出台政策,但是电子烟确实已经成为潮流,年轻人会想尽办法购买。
目前大量电子烟产品在网络上的宣传和广告,都在宣扬所谓的流行、潮、酷、时尚的文化,吸引着年轻人。铺天盖地的广告随处可见,各类短视频、直播带货都有,就连女性吸烟的广告都有很多了。
小编身边的朋友也是很多喜欢电子烟的,他们不惜花重金从微商手里购买电子烟,现在电子烟的线下店铺已经分布很广,即使网上已经禁止售卖,现在购买电子烟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可是令小编不解的是,电子烟竟然也能成为潮流,虽然说电子烟相比传统香烟危害更小,但是还是存在很大的危害,这种引领年轻人潮流观的做法,吃相还是挺难看的。虽然电子烟禁止未成年人购买,但是小编确实也见过许多未成年人去尝试电子烟,其实国家的监管力度还是有限。
电子烟成为潮流这种现象是不可取的。
电子烟未来的发展
悦刻的团队成员大部分是互联网出身。创始团队有7人,其中有6个是Uber中国前核心员工,创始人兼CEO汪莹是Uber中国被滴滴合并前的中区总经理,合并后统领Uber团队。
汪莹自身就是一个电子烟重度用户。她创业做电子烟的想法,就是她在Uber和滴滴期间因为超负荷工作,大量抽电子烟而萌生。
这导致过去悦刻的打法有浓浓的互联网痕迹。2018年初悦刻刚成立时,最亮眼的一次操作是京东众筹,第一款产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筹得了108万元,并积累了第一波种子用户,打响了国内电子烟品牌的第一枪。后来悦刻依托线上和线下双渠道的铺设,悦刻快速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抢占新兴的空白市场,占据了先发优势。
当然,业绩和估值的暴涨背后,是依然不明朗的政策监管。
2019年央视315点名电子烟,2019年11月线上禁售,整体上国内对电子烟的监管并没有放松。关于电子烟是否有毒的讨论也一直在进行,而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问题,一直是电子烟行业的高压线。这是投资人撤离这个行业的根本原因。
悦刻上市,在为自身募集更多发展资金的同时,也率先为电子烟公司上市提供了样本。但随时可能趋严的监管,依然让这个行业充满了变数。
小编也觉得,电子烟的市场也是十分不稳定的,现在国家对电子烟的监管还不明确,但是电子烟存在的问题早晚会得到针对,电子烟的前景还是充满了未知性。
电子烟的危害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跟大家科普一下吸烟的危害。
电子烟虽然相比较传统香烟危害更小,但是不可以说完全没有危害。
一直以来,商家都以电子烟不含焦油、悬浮微粒等有害成分为卖点大肆推广,甚至在产品介绍中,打着“戒烟神器”“清肺”等旗号。殊不知,电子烟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的科学论证。迄今为止,国内外均没有系统的电子烟安全性评估资料,因此,目前还不能确定电子烟会给使用者的健康带来哪些潜在风险。
实验表明,人们在使用电子烟时,除尼古丁以外,还可能把其他多种未发现的有毒化合物吸入体内。与此同时,电子烟所产生的二手烟,同样可能危及健康。电子烟也会向室内释放可吸入的液体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尼古丁和致癌物质。由于电子烟不会产生烟雾,所以就更容易误导消费者,使其产生安全、健康的错误认知。
多的小编也不阐述了,想了解更多电子烟的危害,可以去网上查一查。最后还是跟大家强调,吸烟有害健康。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