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686
  • Tax100会员 28060
查看: 574|回复: 0

[税海之星] V老师倾情分享国际税收成长之路!

432

主题

428

帖子

410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10

Tax100人物

2020-9-20 00: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税海之星
标题: V老师倾情分享国际税收成长之路!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9-19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MjEwNDM4OA==&mid=2247484548&idx=5&sn=9af010efb37748adbb1149fe3538bafb&chksm=ce0dbaaff97a33b99852e09c0f7ea5b437e27106f271dc5acf61086bf340baa1b2bf26539baa#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早前读了梁红星老师的《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税收实务专业人士》,感触良久。也许是一路走来经历的种种让我感受到了深刻的共鸣吧。
从事国际税收不但需要练就过硬的专业能力,需要工作之余投入时间和精力考取证书,还需要磨练较强的外语技能以确保沟通流畅,确实对从业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受梁老师的鼓励,本人也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将十多年国际税收的心路历程与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共同成长和进步!
(一)如何有效学习国际税收
(二)浅谈“备考”技巧
(三)如何提高外语技能

从地方外国语学校到中国第一外语学府,再到日本帝国大学之一的国际文化研究院,十几年和外语打交道的我未曾想过有一天会误打误撞进入财税领域,并和国际税收产生交集。
多年前,我在研究院的指导教官对我说的一席话依然铭记在心。“我知道你的志向不在外语研究,所以我的建议是,充分发挥你外语能力的同时,最好能习得一门专业,这样才能确保获得真正的优势。”

硕士毕业后,有一次偶然和一个在四大工作被外派到东京的老同学吃饭,聊了聊女性在日本发展的局限性。同学说,为什么不试一试中国的四大?彼时,他已做到某四大的经理,短短数年后,更是凭借优异的表现晋升为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而我,是研究生刚毕业的“大龄女青年”一枚,在东京一家中等规模的日本公司上班,对未来充满迷茫。“确实可以试一试”,我说。虽然对四大工作的高强度早有所闻,但转念一想,四大不正是培养专业绝好的摇篮么?

就这样,凭借外语能力的一席优势误打误撞地进了某四大的税务部。由于四大的客户多为外资(包括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对华投资的外国企业),自此,我和“国际税收”算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01
如何有效学习国际税收
坦诚地讲,如果不是因为工作需要,我应该不会如此热衷于国际税收的研究,毕竟这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涉及的课题多,知识面广,实在称不上有趣,甚至可以说是沉闷的。学习国际税收需要有足够的动力作为支撑,更需要强大的决心和毅力持续不断地磨练和精进专业技能。

从事国际税收工作的人无外乎于国家税务机关涉外税务官员,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律所或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以及“走出去”企业或跨国外资企业从事税务的人员。本人自从业以来一直属于第二类,因此经验的分享也仅从咨询顾问的角度展开。

很多人问,如何能从一个小白迅速成长为国际税收的专家?对不起,没有捷径。即使你是学习能力超强的学霸,即使你信誓旦旦工作之余会全情投入国际税收的学习,成长的过程仍然是漫长而艰辛的。如果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好的方法,我倒是很乐意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1)充分利用CPA/CTA税法课程

CPA/CTA税法课程企业所得税法中涉及境外税收抵免、税收协定、转让定价、反避税、企业并购重组的相关课程,以及个人所得税法中涉及外籍员工工资薪金个税计算的相关课程可以抽出来进行重点掌握。反复听课做题,每年温故而知新。

2)泛读国际税收书籍或文章

财税界有不少国际税收的知名专家,他们的著作及公众号文章是学习国际税收很好的资源。书不建议一次性买太多,但买了的书一定要确保有效利用。特别是读后觉得切实有效的经典书籍,绝对值得反复推敲和长期研读。

可以针对近期开展的咨询项目所涉及的主题进行关联学习及研究。当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分阶段学习。

关于国际税收的书单,之前梁红星老师有一些很好的推荐,大家可以参考。

相关链接:梁红星推荐:国际税收及专业英语学习参考书目

3)四大的公开发表专栏

在国际税收领域,四大确实做得十分专业。每家四大都会定期发表刊物,对国际税收的热点及难点话题进行解读,同时有对应的外文版本,值得经常关注和学习。

4)从项目中学习

在过去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中,本人有幸参与了大大小小的国际税收咨询项目。最大的体会是,通过项目学习是最为有效的、也是进步最快的方法。

举个例子,对外支付服务费这一个事项,会涉及到常设机构的判定、税收协定优惠的适用性判定及备案(不构成常设机构的情况)、增值税免税优惠的适用性判定(如为技术咨询)、企业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及非居民外籍员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构成常设机构的情况)、税务备案的要求(单次付汇超过5万美金时)等一系列的知识点。一个项目做完了,需要熟悉掌握相关要点和对应的知识点。此外,每个知识点还可以展开进一步拓展开来研究。

一定要注重经验的积累,而不是做了新项目就忘了旧项目。项目完结后记得要不时地揣摩反思,反复理解背后的知识原理,同样或同类的项目可以进行比对学习,相互借鉴,这样,各个项目上学到的点点滴滴才会最终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02
浅谈“备考”技巧
刚入四大的时候,虽然凭借较强的外语能力让我获得了参与不同咨询项目的机会;在国外研究院里锻炼出来的调研能力与逻辑表达能力也让我在做咨询类项目的时候受益匪浅。然而,财税基础的薄弱确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摆在眼前最需克服的首要难关。

“考试吧。考试是快速入门的最好途径。”这是公司有经验的长辈们给到的十分统一的答复。四大认可的证挺多的,包括CTA、CPA、澳洲/香港/美国CPA、ACCA、律师执业证等。而从我个人的经验,如果做税务,建议CTA(现在改为“税务师(TA)”);当然,CPA在业界的含金量更高。

如何备考这个话题在咨询界一直经久不衰。尤其对于非专业人士,考证的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我本人拿的是CTA和CPA。回望过去漫漫考证之路,我只有以下三点总结:

1)放下骄傲

考证面前,小聪明行不通。如果你真的想考过,首先要端正思想,忘掉你以往已经取得的成绩,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认真看书听课做题样样不漏,最后就一定能达成所愿。财税界从来不缺聪明人,缺的是有毅力有恒心,可以几十年如一日不忘初衷、砥砺前行的人。聪明人在考证面前一样少不了栽跟头,基本上都是因为太过自负。

2)合理规划

无论你选择哪一类资格证,对于走上工作岗位的社会人,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确保充沛的备考时间。建议考生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合理规划每年报考的科目。关键是,要确保考试通过(报了考不过甚至不考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的同时,不会因为考试压力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为了考试把自己逼疯了也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另外,考试是自己的事,公司不会为了你个人要考试而迁就你。需要你自己思考如何在保证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同时还能有效地进行备考,这个着实考验个人的意志力。

简单说,既然选择了考证之路,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3)提早着手

一般人,建议提前半年(甚至更早)开始准备。备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熟悉教材

对照教材听网校的基础课程,熟悉内容即可,不用过多纠结,只要知道个内容大概就行。

第二阶段 把握重点

精听网校的精讲班,精读对应的教材,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这一类的班次和教材将考试的重难点进行了提炼,非常有针对性。遇到难啃的大骨头,一定要勤于反复复习。不要想着把所有的内容从头看到尾之后再来掌握难点,这样,之前学的知识可能全抛之脑后了。

第三阶段 大量刷题

一定要确保充裕的时间(最好有1.5-2个月,最短不能短于1个月)做题。事实是,不论你以为你掌握得多么的如火纯青,不做题你永远不会发现自己的肤浅。只有反复地刷题,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坑,确保解题思路正确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答题速度,方得圆满。

03
如何提高外语技能
这个题目说来话长,而长话短说其实就两点:模仿和建立自信

1)何为模仿?

就是尽可能模仿外国人所写,外国人所说。身边没有外国人?那么就模仿外语厉害的人。模仿的过程是长期的。初期实在无需介怀你现在的水平,而是用发展的眼光,坚信未来的自己一定能比现在更成熟更优秀。事实上,每隔1-2年再回过头看看彼时的自己,应该会惊讶于自己成长的速度。以下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简单概括一下:



听新闻、听专业课程、看电视剧和电影。划重点:就是听,不看字幕。听不懂还是听,一直往下继续,目的是让自己的耳朵适应外语的语速。听不懂别放弃,毕竟即使在国外生活多年的人也不能确保能100%听懂。切记一点,我们的目标不是去当英语教授,而是面对面和外籍人士沟通财税专业的时候可以准确把握对方的需求,并表达我们的意见。



工作中如果在项目上能有机会和外籍高管直接沟通,一定要好好的把握机会。开会前认真准备,开会时稳定发挥。即使发挥失常,也无需耿耿于怀,更多的是看到自己的差距,并通过后续持续的努力尽力缩短差距。

如果有机会用外语讲课,更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事前准备。建议可以草拟外语台词稿。虽然从我自身的经验,实际讲课的时候也许更多的是即兴发挥,但精心的准备会让你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的逻辑,并有信心在现场进行外语陈述。

此外,中国目前有很多线上的口语类课程,有条件的,建议每周2-3次,一次不低于30分钟,保持与老外进行口语沟通。以本人之前的切身经验,持续一段时间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四大的外文刊物,中英文对照的税收书籍(参考第(一)部分的推荐链接)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课外阅读的资源目前更是数不胜数(扇贝、流利说都出了阅读的App,BCC News、TED英语演讲、Iyuba英语新闻等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题材,将外语阅读作为日常的一种习惯。充分利用每天的片断时间进行阅读,保持一天30分钟~1个小时的阅读量(前期可以从一天10分钟开始),假以时日也能看到很好的效果。



刚刚进入四大的时候,经常要用外语草拟邮件或报告。然后发现,自己撰写的语句最终被采纳的可能不到十分之一甚至更少。虽然觉得受打击,但不得不承认,合伙人最终发出去的外语版本通常用词专业,逻辑清晰,要点准确。怎么办?谦虚地学习就好。看看厉害的人邮件以及报告都是怎么遣词造句的,看看四大的刊物是怎么阐述问题展开分析的,然后划出来记下来,时不时翻阅,下次自己写的时候进行模仿,并最终变成自己的知识。

2)如何建立信心?

当外语学到一定水平,建议无需纠结发音和语调(其实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人说英语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也无需过于执着于语法(毕竟我们不是参加英语演讲比赛需要完美到极致),而是专注于陈述的逻辑性和清晰度。

我听过不少合伙人、专家用外语讲研讨会。你会发现,真正吸引你听进去的课程不一定是外语能说得几乎和老外一样水准的老师,而是能够用外语清楚讲解问题,逻辑清晰,具有说服力且自信满满的老师。

其实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完全不弱,但往往会因为各种纠结症而不敢开口。这一点,我们确实要向老外们学习。记得大学的时候,非常佩服那些来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的勇气。他们刚来时蹩脚的中文时常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但他们就是敢于大声地说,敢于表达自己,不怕丑,也不怕出错。而这个勇气正是迅速制胜的法宝。

当然,这个“不怕丑”的境界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中国人的脸皮向来比较薄。后来发现,越是外语科班出身的人越纠结,比如我自己。怎么办?很简单,多找机会“丢脸”就好。找老外各种聊,和客户开会,外语讲课。不管现在的表现如何,就是不介意(或者介意也尽快抛掷脑后),然后继续往前。坚持一段时间再看就会有意外的惊喜。

END

V老师简介:

刘真Vivian Liu,深圳市吾友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原PwC税务经理,十多年外企及外国企业服务经验,擅长“引进来”各项财税咨询,精通日语及英语。
304_160053305104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