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479
  • Tax100会员 32644
查看: 506|回复: 0

泰州 ? 盐税风盛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3099
2020-8-26 04: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泰州税务
标题: 泰州 ? 盐税风盛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0MjI4NjcwMg==&mid=2247492674&idx=1&sn=aa03c63b6091d43b58bd8345b7e9a8f0&chksm=fb1e5243cc69db553b43e64e376b88cb1a38765c6f05a37a73fe99fbe6e3d9aa72f1eaab6665#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8-25
二维码: -
yan

shui



拉开画轴
盐税古风扑面而来




玉盘杨梅为君设
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
莫学夷齐事高洁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梁园吟》中所说的“吴盐”就是泰州出产的海盐。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以盐税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江苏盐税博物馆,在诸多罕见实物藏品的记忆链条里,把“盐税曾居天下半”的特色根脉,拉长在祥瑞富庶的厚重文明史册。
【△江苏盐税博物馆陈列了2000多件盐税史料,税官铜印、历代运盐牛车、唐代碑文……浓缩了泰州盐税的白金时代,诉说着咸味的流年。】
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是古泰州盐场的开拓者。汉代开挖的运盐河,横贯泰州,流淌14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成就了古海陵 “西来一水绕城流,远客千帆次第收”的兴盛和繁华。

【△泰州古运盐河汉唐古渡口。北宋年间,古盐运河畔的泰州盐仓场,创下了一仓支盐一亿两千万斤的全国最高纪录。】

天下盐赋
两淮居半
两淮盐税
泰州居半
宋代以后,两淮盐税长期占全国总盐税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其中, 泰州又占两淮盐税的半数以上。

泰州城的“税碑亭”“税务桥”“税务街”……珍贵的税史实物已成为泰州税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积淀着尘封的故事。始建于宋代的税务桥诉说着泰州盐税的繁荣,清道光时期江苏巡抚林则徐在泰州南城门外滕家坝竖立税碑,永禁越坝逃税。

【△位于泰州城中的税务街】

【△税碑亭内有林则徐所立《扬关奉宪永禁滕鲍各坝越漏南北货税告示碑》】

现在的泰州人,仍可通过那些铭刻着盐税文化的历史遗址,追念那段“因税而兴”的风华岁月。

东海迎朝霞
西山送晚霞
从来冠盖里
时过七香车
风从海上来。盐的白,明白了一段春秋,也留白了无限滋味。绵延2000多年的海盐生产,孕育出了泰州人勤劳淳朴、团结互助的精气神。

【△清代灶户煮盐工具】
面对大海的馈赠,生活在泰州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制盐、运盐和盐税征收的过程中,创造了极富地域特色的盐税文化。北宋年间,范仲淹在泰州西溪任盐官时,立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南宋民族英雄岳飞为保护盐赋在泰州抗金;盐丁出生的王艮,创立了影响后世400多年的“泰州学派”……这些名人贤士、政治大家造就了泰州的文化昌盛。

水乳交融的盐税文化,绚烂了时空,滋养着泰州的绵绵文脉。底蕴深厚的盐税文化也给泰州人带来了淡然与自如的生活态度。

【△泰州西城河北侧泰坝衙署旧址。昔日的泰坝衙署,如今成为市民晨练的好去处。】

今天

远去的那片海

让泰州文化
有了味觉的记忆
布衣暖、菜根香
有盐滋味长
成就了泰州人
当下
可咸可甜、浓淡适宜的
生活态度
回味咸咸
日益月滋



来源:泰州微视听
223_159838622088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