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平井桃桃桃 于 2020-7-28 15:39 编辑
街边小店、路边小摊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主要业态,它们吸纳了大量就业,为城市注入了活力和生机,是维系社会运转的“毛细血管”。随着各地经济陆续“重启”,税务部门及时为纳税人送去减税降费政策,助力小店重燃“烟火气”。
小微企业经营忙
烟火气里税味浓
早上七点,电白斜阳美食坊开门,迎来第一批饮早茶的客人。中午十二点,饭市时间,信宜窦州府里,穿着汉服的服务员,步履轻盈地在古色古香的长廊间穿梭。傍晚八点,高州康泰又一城商业步行街人气旺盛,市民忙着品尝美食,推车扫货。晚上十点,暑气渐退的化州街头,人们正在吃烤串、喝糖水。“嘿,一笼虾饺”“马上就好”“再来一碗”“哈哈”……吆喝声,惊叹声,欢笑声,汇聚成最有生活味的声音。人们熟悉的,忙碌、繁华、充满“烟火味”的茂名回来了。
烟火味的背后,是成千上万小微企业的恢复和发展。那么,这些忙碌与繁华是怎样一步步回来的呢?
停业,订单取消,客流量少……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小微企业经营遇冷。从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到支持疫情防控税费优惠政策;从增值税,到企业所得税,再到社会保险费,税务部门给出了一系列暖企政策,诚意极大地向小微企业释放红利。
“餐饮服务免征增值税政策优惠力度很大,同行们都在为这个优惠政策欢呼。窦州府餐厅3月份免缴增值税约4000余元,第二季度预计可免缴增值税1.5万元。”信宜窦州府餐厅经理李芬说。
同时,2019年出台的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让小微企业享受到企业所得税优惠。“公司享受2019年度企业所得税减免2余万元。”信宜市洁当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春东介绍,这部分资金,已投入到开发新服务项目、培训员工技能上面,为公司后续发展积蓄力量。“疫情期间,支出每少缴一分,压力就轻一分,我们熬过疫情期的信心就多一分。”李春东说。
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也不折不扣落实。“2月到5月,我们一共享受社保费减免3.2万元。”电白斜阳美食坊负责人李英权说,省下来的钱,已用来支付食坊租金及员工工资,及时缓解了食坊资金周转压力。
疫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对小微企业造成不小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面前,小微企业做好准备了吗?打算怎样把握好大好机遇?
“我们紧跟‘互联网+消费’趋势,适时调整经营战略布局,有惊无险地走过来了。”菩竹水项目经理植旭进说,菩竹水在充分调研分析后,逆行而上,打造了贯通线上、线上的“一站式”生鲜配送平台。
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生鲜订单,并通过配送服务,把生鲜食品直接送到市民家门口。这种“非接触式”的配送服务受到了周边市民的欢迎,生鲜的销售额逆势大幅上升,很好地将危机变成了良机。“过程中,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植旭进希望税务部门继续加强政策的宣传辅导,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打算在疫情过后大干一场的李春东描绘了他的蓝图。“疫情过后,社会群众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将会有一个爆发式增长。公司正在筹备推出上门清洁消毒和家政技能培训等新业务。”李春东说,公司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他了解到税务部门和银行联合提供的银税互动服务,再过些日子,他准备通过银税互动来贷款融资,扩大经营规模,把企业做大。
税费红利惠及“小店经济”
古蜀崇州重燃烟火气
在崇州市爱民街,有很多餐馆和餐饮小店,雷大姐在这条街上开冒菜店已经有5个年头。“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店里面冷冷清清。最近好了,店里面又开始热热闹闹的,这种氛围才说明日子红红火火啊。”雷大姐笑道,“疫情之后重新开业,国家税务总局崇州市税务局的服务专员主动上门送政策,告知我们可以享受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政策,各种减免下来,算下来我们基本是不用交税的,这颗‘定心丸’来得太及时了!”
“为了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针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我们开展了‘税务专员助复产’包联工作,选取娱乐、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行业,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崇州市税务局服务专员何淼介绍。该局通过税企交流平台、电话宣传、远程办税辅导等方式,逐户对辖区内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了税费优惠政策宣讲。
在崇州,有一条街道被誉为崇州的“春熙路”,这就是小东街。小东街青瓦层叠、屋檐高耸,满是川西民居的独特韵味。长约600米的街道两侧商铺密集,烧烤、冰粉、兔头、冒菜……众多“好吃嘴儿”被吸引过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感受崇州古街上的风土人情。
崇州市税务局工作人员也将税费优惠政策宣讲课堂搬到了这里,为沿街商贩发放宣传资料,答疑解难。“我们对小东街的商贩开展涉税问题通识培训,目的是为创业者们宣传到位税费优惠政策,帮助其解决创业过程中的涉税难题。”何淼说道。
晚上10点,崇州市大划街道的好客隆超市仍在营业。“以前营业到晚上10点,现在会再晚一点关门,现在生意逐渐好转,我们想着多开一会也多一份收入。” 好客隆超市的老板严浩说,“现在好多了,前两个月才是焦虑,好在税务部门主动打电话跟我说国家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业,我们超市可减按1%征收率缴纳增值税,算下来我们每个季度可减税近1万元。”
相较于大划街道的静谧,崇阳街道上的瓦匠瓦片烤肉店门口则人声鼎沸,一阵阵烤肉的香气弥散在夏夜晚风中。“前几天刷微博、抖音,看到各地都在鼓励复工复产、创新创业,我们在店外面也多支了几张桌子,相当于增加了收入。受惠于国家的税费优惠政策,预计每月可享受数百元的税收减免,对于我们这种小店,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烤肉店老板周跃表示,崇州市税务局的个体工商户服务专员“一对一”指导其享受各类税费优惠政策,让他感觉十分暖心。
店门口的税惠服务
为“小店经济”鼓劲
“一杯奶茶,一口软欧包,在奈雪遇见两种美好……”近日,在印象城入口处的广告牌下,“奶茶粉”们自觉保持间隔排起了队,店员们忙碌着冲茶、打包、结账,店内的堂食客位座无虚席,沉寂多日的“网红店”盛况重现。
位于济南东部洪楼商圈的印象城自2019年6月开业以来,就成为市民消费购物的打卡地。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印象城的不少店铺受到影响,营业额大幅下降。“疫情初期,餐饮行业遭受重创,店铺收入几乎归零,我们一度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走出低谷,税费优惠政策帮了大忙。”北京奈雪餐饮有限公司济南历城区分公司财务负责人陈敏锋表示,疫情发生后,形势急转直下,尽管公司通过拓宽线上销售,努力增加外卖订单,但一季度销售收入总体下降约五成。
“收入减半,可店铺租金、人员工资、运营成本等支出却一样都不能少,经营困难可想而知。多亏税务局给我们送来了‘减税优惠券’,帮我们渡过这个难关。”陈敏锋算了笔账,受益于疫情防控时期生活服务业免征增值税这一政策,仅一季度,该企业就有近3万元的免税。
“这个政策对我们餐饮行业来说太好了。税务局工作人员专门开展‘一对一’政策辅导,确保我们及时享受优惠。税减下来,资金压力减轻了,发展信心更足了。”陈敏锋表示。
“疫情期间,我们只能依靠外卖,店里只有我们夫妻两人,送餐的人手都不够,更别提分出人手来领发票了。”近日,钢城区张庄肘子老店李经理在店门口的“税收服务指南”引导下快速完成了网上办税操作后表示,“想不到现在办税那么便捷,网上就能申领发票。”
为适应“小店经济”较为分散、辅导难以全面覆盖的实际,济南市钢城区税务局在“小店”集中的地区累计投放14块宣传板,汇集了发票代开、申领等“小店”纳税人使用频次最高的网上办税流程,让纳税人在“店门口”就可以根据操作指南办理涉税事项。此外,针对“小店”营业高峰集中在中午和晚间下班时间的特点,济南税务部门充分利用“非接触式”方式,与纳税人“屏对屏”在线互动交流、解决问题,确保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纳税服务措施及时落地见效。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