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子宁 于 2020-8-11 16:01 编辑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发布的湖北省2020年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显示,本次参评的94.72万户企业纳税信用状况持续向好,其中A级企业数量大幅增长,B级和M级企业数量稳中有升,C级和D级企业数量持续减少。
纳税信用是衡量企业信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我省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向多领域扩展,优质的纳税信用已成为当下企业疫后重振、加快发展的“金名片”。
纳税信用评价已基本覆盖全省企业纳税人
据介绍,税务部门每年依据主观态度、遵从能力、实际结果和失信程度4个维度、近100项评价指标,对企业纳税人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由高到低分为ABMCD共5个等级。税务部门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服务与管理。目前,纳税信用评价已基本覆盖全省企业纳税人。
2020年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显示,我省企业整体纳税信用状况持续向好,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参评企业增长较快。2020年参评纳税人94.72万户,较2019年增加14.39万户,增幅17.91%,彰显我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
二是AB级企业数量大幅上升。与2019年相比,2020年A级企业数量增加1.63万户,增幅36.77%;B级企业数量增加8.93万户,增幅29.15%。AB级企业占全部参评企业户数的比重由43.56%提升至48.32%,提高4.76个百分点,呈现连续5年稳中有升的态势,表明纳税人对纳税信用越来越重视,依法诚信纳税意识不断增强。
三是M级企业总量稳中有升。2020年M级企业数量较上年增加5.88万户,占评价总户数的比例由39.39%增加到39.83%。
四是CD级企业数量持续下降。与2019年相比,C级企业数量从5.13万户减少到1.45万户,其中通过信用修复减少2.25万户,占比从6.39%下降到1.55%。D级企业数量占比从10.67%下降到10.47%,较同期户数减少0.85万户,表明失信群体内部结构也在向好转化。
修复的不仅仅是信用,还有企业复工复产复销的信心
一朝失信处处受限,但作为失信主体并非没有自我纠错的机会。得益于信用修复机制,在湖北省2020年纳税信用评价中,近5万户实现了评价档次“升级”,这是不同于往年纳税信用评价的一大亮点。
数据显示,2020年纳税信用评价共评出A级纳税人59953户,较信用修复前增加12811户,占比从修复前的4.98%提升至6.33%;B级纳税人395497户,较信用修复前增加6141户,占比从修复前的41.34%提升至41.99%;M级纳税人375782户,较信用修复前增加5821户,占比从修复前的39.21%提升至39.83%;C级纳税人14547户,较修复前减少22486户,占比从修复前的3.94%减少至1.55%;D级纳税人99156户,较修复前减少2286户,占比从修复前的10.53%减少至10.29%。
据了解,全省参加纳税信用评价的94.72万户企业中,19项信用修复指标覆盖73.53万户,覆盖率达78.07%,其中有31.46万户企业通过信用修复获得加分,修复面达到42.79%,最终有4.95万户企业通过信用修复提升了纳税信用等级。
湖北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宋长军介绍,从2020年开始,湖北省全面实行纳税信用修复制度,纳税人发生了19种办税时容易“踩线”的情节轻微或未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纳税信用失信行为,纳税人在主动纠正、消除不良影响后,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纳税信用修复,改善自身纳税信用状况。
15671户小微企业获得“银税互动”贷款金额124.52亿元
优质的纳税信用正在成为鄂企浴火重生、恢复生产和发展的“金名片”。数据显示,今年1-5月,湖北省有15671户小微企业获得“银税互动”贷款金额124.52亿元。金融“活水”有效纾解企业复工复产进程中遇到的“钱紧”之困。
今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与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明确,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湖北省,将受惠企业的范围进一步延伸到纳税信用C级。目前,湖北省内已有6家银行机构将纳税信用C级纳入“银税互动”范围。至此,A、B、M、C四级可享受“银税互动”利好的中小微企业占比达90%以上。
优质纳税信用不仅是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金钥匙”,还是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的“敲门砖”。
湖北省税务局副局长杨绪春表示,全省税务部门将继续完善纳税信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纳税信用规模宏大、真实可信、分级可比、部门共享、可以修复的优势,让守信企业一路畅通、失信企业处处受限,持续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税收服务管理机制,为湖北疫后重振、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来源:湖北权威发布、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