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455
  • Tax100会员 28065
查看: 235|回复: 0

[天竺语税] 李旭红:“非接触式”办税与税收管理现代化

386

主题

386

帖子

386

积分

二级税友

Rank: 3Rank: 3

积分
386
2021-8-11 1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天竺语税
标题: 李旭红:“非接触式”办税与税收管理现代化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5-20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3Njc4NDUzNA==&mid=2247484686&idx=1&sn=32f03464a7b9a489ace590c547777bf1&chksm=fd0fd4f7ca785de151f3d595ed2ab924b0dbdd9e0749f183a90935ac97c59ce100f3b9f67bf1#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李旭红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


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国家税务总局于2020年1月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延迟纳税以及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作出如此安排,是近年来大力推行税收管理现代化所奠定的基础,也预示着税收管理在未来将全面进入经济数字化背景下的税收征管现代化阶段。
税收管理现代化为“非接触式”办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税收征管是税收制度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坚实基础及重要支撑。尤其是进入经济数字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税收征管现代化可以有效保障税收制度调节经济的作用,真正实现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
回顾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进程,机构改革及信息化建设是穿插其中的主线。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提出建立“公平统一、调节有力”的现代税收制度,并要求在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健全地方税体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推进征管体系现代化、推动建立国际税收新秩序等五个方面加快建立现代税收制度。
2015年10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到2020年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税收征管体制,降低征纳成本,提高征管效率,增强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2018年我国全面完成了国地税机构改革,为现代税收征管体制的实现奠定了机制、人员、组织及系统的保障。
根据改革的要求,国家税务总局以“互联网+税务”为突破口,不断优化税收征管系统及流程,数字管税逐步迈向深入。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世界纳税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纳税时间缩短为142小时,同比降低31.4%,纳税次数缩短为7次,企业办税便利水平持续提升,我国的税收管理现代化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效。其中以下几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一是不断升级优化金税工程。2016年10月,金税三期工程全面上线并平稳运行,实现了全国税收数据大集中,建成了规范执法、优化服务、管控风险、信息共享的“大平台”。这是我国税收现代化进程的里程碑事件,通过完善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建立了稳固强大的信息体系,为未来的各项税收征管现代化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底层支撑数据。
二是积极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电子税务局建设。世界银行评估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纳税的便利度,即纳税越便利则税收遵从成本越低,营商环境越优。改善税收便利度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信息化。实践中,评价各国在税收征管上的进步也要参考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几年间,信息化办税的模式日渐深入人心,纳税人基本适应了电子税务局的办税模式。2016年6月,全国首个“省级电子税务局”在广东正式上线运行。2018年,为适应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各省整合国税地税电子税务系统,实现“界面标准统一、业务标准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关键创新事项统一”的大格局。之后,大量的涉税事项逐步实现办税全流程电子化,大大提升了税务机关的管理效率,降低了纳税人的遵从成本,显著改善了我国的税收营商环境。
三是逐渐建立纳税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标准流程。由于税务部门人员多、分布广、业务复杂,如果没有标准化的流程管理,就会出现执法标准不一的问题,这既增加税收的不确定性,也有悖于税收公平原则,因此实现税收管理的现代化必须做到纳税服务管理标准化。这里有两个关键点:1.管理流程的标准化;2.管理过程的信息化。经过不断升级改进,2019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施行了《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3.0版)》和《税收征管操作规范》,实现了税费业务办理统一化、规范化及标准化。标准化的流程通过信息化落地之后可以及时跟踪及改进纳税服务,全面提高征管的效率,从而达到现代化的税收管理水平。

“非接触式”办税服务全面检验了现代化征管手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国家税务总局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颁布了190项非接触式办税事项清单,随后有些地方税务机关将“非接触式”业务拓展至200多项。
“非接触式”办税事项顾名思义是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办理税收业务,主要通过电子税务局或手机App平台办理。事实上,这在某种程度上检验了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的税收管理现代化。具体而言,“非接触式”办税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为企业纳税人的“非接触式”办税。我国税收相当大的比重来源于企业,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是企业纳税人最为重要的纳税事项,因此“非接触式”办税的项目要能够尽量覆盖到企业纳税人的常规纳税业务,以减轻企业纳税人的负担。具体而言,在“非接触式”企业纳税人办税业务中就包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增值税预缴申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申报、居民企业(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申报以及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信息报告等。以上业务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税收管理现代化改革已经逐步实现电子税务局办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企业的财会人员仍然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思维,有问题就去找税务局;二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这两类问题在疫情风险下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一是“非接触式”办税成为了企业特殊时期的最优选择,也促使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推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税企双方达成了共识。二是我国在2019年实施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对于小微企业更是给予了多方面的照顾和减免,从而使小微企业的纳税负担大大减轻。同时,税务机关加强了纳税服务力度,千方百计帮助小微企业实现纳税便利化,使“非接触式”办税落到实处。应该说,在防疫过程中,“非接触式”办税对税企双方都是一个挑战,而这个挑战的不期而遇,让税企双方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进一步增强了税企双方的信心,坚定了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道路。
第二类是个人纳税人的“非接触式”办税。就个人纳税人而言,“非接触式”办税最为关联的业务是个人所得税。“非接触式”办税中个人所得税的业务包括如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预扣预缴)申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等。2019年我国执行新的个人所得税法,2020年3月至6月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综合所得的汇算期。个人纳税人数量多,家庭情况差异大,支出项目不一,是新的税收管理难点,对于我国的税收管理现代化改革也是重要的挑战。2019年我国已经全面实现了通过电子税务局、手机App进行个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填报,2020年也将大范围地推广个人手机进行汇算。全国范围内的“非接触式”办税项目中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的业务全面铺开,既解决了防范疫情风险的问题,也大大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的遵从成本,还为下一步的个人纳税信用与其他关联业务联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类为实现“放管服”改革的“非接触式”办税业务。如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税收减免备案、发票票种核定等。“放管服”改革使更多的业务流程化、简便化、信息化。因此,“非接触式”办税通过信息化的检验巩固了“放管服”改革的成效,也实现了税收现代化管理的目标。

“非接触式”办税为政府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非接触式”办税使税收管理更为全面地用信息化的手段覆盖到各行各业的纳税人和缴费人,在服务他们的同时,也为税务机关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报告指出: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数据已然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税收数据也要为国家治理提供更好的支撑。
税收数据可挖掘的空间很大。例如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方面:一是通过税收大数据筛选分析出可能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进行“一对一”线上辅导;二是可以利用增值税发票开具查询平台跟踪企业复工复产状态,寻找制约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的因素,找到链条断裂的堵点、断点,从不同维度为经济运行和趋势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三是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在“非接触式”办税中最常见的业务,为下一步的优化纳税服务提供支持,并不断拓展网上办税缴费范围,提升电子税务局建设水平,让企业在更便利的服务体验中倍增获得感。同时,在进一步挖掘数据空间方面,还可以通过税收数据进行同比、环比分析以及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动态地分析及预测在复工复产方面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现状,为经济决策提供帮助。

来源:《中国税务》2020年第5期



往期精选
20 May 2020
“数字经济与税收治理”征文启事
“国家治理与税收征管法修订”征文启事
关于第八届“邓子基财税学术论文奖”评选的通知
张 斌:数字技术助力中国税收管理现代化
个人境外所得的税收抵免规则与案例解析
大数据在纳税缴费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戳”阅读原文“投稿

好看就点在看
218_162867114007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