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936
  • Tax100会员 28082
查看: 229|回复: 0

[蔡昌工作室] 减税降费的背后——财政风险防范

440

主题

440

帖子

478

积分

二级税友

Rank: 3Rank: 3

积分
478
2021-8-11 16: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蔡昌工作室
标题: 减税降费的背后——财政风险防范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4-16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OTYxOTI3Ng==&mid=2247487678&idx=1&sn=b4a531925ff4e51b37f7d8a88ab41a86&chksm=e9260d1dde51840b39549d5b576cc2406d0440a4e360537e25924e9d7e014160929d95a7163a#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减税降费背后的财政风险防范
引言
2021年1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作工作报告,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税收现代化建设成绩,研究“十四五”时期税收改革发展思路,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税务总局工作报告显示,2020年减税降费2.5万亿,2021年将延续和新出台优惠政策。
从2016年的减税降费,到2017年的进一步减税降费,继而2018年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2019年的实质性减税降费,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基调没有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在大规模减税降费背后的财政风险问题。减税降费的财政效应,不仅表现为财政收入效应,还有对财政平衡状况、财政收入体系以及地方财政产生的显著影响。如果忽视减税降费的财政效应,减税降费政策不仅难以维系,而且可能造成巨大的财政风险。

减税降费的潜在财政影响
1
对财政赤字规模的影响
按官方口径计算的数据显示2013~2018 年财政赤字占GDP比率分别为2%、2.1%、2.4%、2.9%、2.9%和2.6%,但是倘若从当年来自经济体系和注入经济体系的一般预算收支实际情况来看财政赤字,那么,我们计算出来的同期财政赤字率分别为 1.9%、1.8%、3.4%、3.8%、3.7%和4.2%。可以预见,在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财政赤字率近期内仍存在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在于,
我国近十年的减税降费都是针对主体税种(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化的永久性减税。这种性质的减税降费一般会对未来三四年的财政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图片来源:《减税降费的潜在财政影响与风险防范》郭庆旺
2
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通过分析近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及其中的税收收入占GDP 比率(分别简称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率和税收收入比率)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观察到减税降费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率从 2015年的22.1% ,连 年降低至2018年的20.4% ,2016 年(21.5%)比2015年(22.1%)降低 2.7%,
2017 年(20.9%)比 2016 降低 2.8%, 2018年(20.4%)又比2017年降低2.4%;同时,税收收入比率也从2015年的18.1%,连年降低至2018年的17.4%,各年分别降低3.3%(2016年)、 0.4%(2017年)和 0.5%(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率和税收收入比率的这种变化态势,一方面表明减税降费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对财政收入的减收效应。

图片来源:《减税降费的潜在财政影响与风险防范》郭庆旺
3
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减税降费的主体税种是增值税,增值税作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其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五五开),再加上增值税附加税的减少,对地方财政收入形成了较大冲击。另一方面,减税降费中的“费”即非税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地方非税收收入占全国非税收收入比重在80%左右,因此降费主要减少的是地方收入。减税降费持续性地使地方财政赤字扩大了。

图片来源:《减税降费的潜在财政影响与风险防范》郭庆旺
调整方向
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削减财政支出规模不失为财政整顿的一个良好方向。当前,我国控制和削减财政支出规模可将重点放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 “放管服”改革进程中,特别要在“放”上攻坚克难。既然“放”是“简政放权”的简称,就不能仅限于取消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更重要的是精简政府机构,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不一定非要一一对应于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 有些“事业单位”是否也可以“走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压缩一般性支出。第二,减少财政补贴支出。我国目前财政补贴项目名目繁多,数额较大,不仅扩大了财政支出规模,而且还有损于公平竞争,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第三,适度控制社会性支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社会性支出(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支出)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举措。同时,社会性支出也要避免增长过快,特别是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性支出不应比照GDP增速,充其量与物价水平(CPI)挂钩。


参考文献
【1】郭庆旺 《减税降费的潜在财政影响与风险防范》管理世界 2019-6 1-10
【2】郑方辉 费睿《财政收入绩效评价:兑现减税降费政策目标的价值工具》中国社会科学 2019-6 85-105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柯雨露
往期 · 推荐
阿里巴巴,究竟是怎样招致了182亿的罚款
浅谈数字加密货币的涉税问题
区块链赋能税务生态系统构建
154_162867088791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