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534
  • Tax100会员 28037
查看: 169|回复: 0

[蔡昌工作室] 如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440

主题

440

帖子

478

积分

二级税友

Rank: 3Rank: 3

积分
478
2021-8-11 15: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蔡昌工作室
标题: 如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10-31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OTYxOTI3Ng==&mid=2247486533&idx=1&sn=2fcb859b0a7212a821f80c59c284e263&chksm=e92611e6de5198f00bd98dd920c59d0d61423101012304c0edaec67660e8449955f886b37e17#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调整,经历了“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等探索,最终在新形势下形成了双循环的新发展思路。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从供求互动出发,同时又超出了简单的供求关系,贯穿、扩展到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就此意义而言,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继承的关系,同时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扩展和更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01
什么是国内国际双循环?
双循环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续,更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幅扩展。从空间上来看,“双循环”远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内出发点和国内视角;从时间上来看,需要从“中长期”“持有战”的角度对“双循环”进行思考。另外,双循环是新的发展格局,从供给侧扩展到了生产、分配、消费、流通各个方面。从“新发展格局”的定位来看,双循环是一场不可能在数年时间内就毕其功于一役的大战略。作为新发展格局的谋划思路,双循环战略将贯穿于未来中长期的国民经济谋篇布局之中。

02
国际大循环战略的成功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大循环与沿海发展战略的巨大成功
具体而言,“国际大循环”构想下的“沿海发展战略”有三个要点:第一,利用我国劳动力充裕的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大力发展“三资企业”。第三,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使经济运行由国内循环扩大到国际循环。
在此后,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经济更快融入世界经济秩序,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发达国家的资本、产能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1992年至2011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1.1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外资最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同一时期,中国从全球第十二大出口国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从全球生产网络的边缘角色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在此基础上,中国彻底解决了很多发展中国家普遍遇到的“双缺口”问题:外汇短缺、国民储蓄短缺。与此同时,中国也进一步从全球价值链、国际规则体系、全球金融市场等维度,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国际大循环构想下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获得了巨大成功。至2011年11月,以国务院批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关于沿海地区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形成了从南到北、比较完整的体系。
(二)国际大循环战略日益面临挑战
在推动形成国际大循环的过程中,两头在外、出口与投资双驱动所带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经济过度依赖于投资、出口,不但使中国面临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和外部压力,而且国内也面临收入分配地区差距扩大、产业升级面临瓶颈制约、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等等问题。此外,中国进出口贸易依存度的峰值一度达到64%(2006年),国际大循环处于主导地位,外向型特征十分明显。对于一个大国经济体而言,这种经济结构十分少见。除此之外,还面临新常态下的两大挑战:其一,人口红利减退,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外资、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过去。其二,全球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出口扩大基本取决于竞争优势,而非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

03
国内大循环战略强调对外开放的主动性
从国内来看,尽管同样受到疫情冲击,但经济基本盘未变、发展空间仍然巨大、国内经济政策仍大有可为。但是国内也存在突出的结构问题,需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其中,效率更多对应于生产环节、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公平更多对应于分配环节,公平分配将使得生产、消费更加畅通循环。
在对外开放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边际收益减弱的情况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国内改革、打通内部经济循环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政策重心。外面“刮风下雨”,唯有“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当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从而“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增强我国对外开放过程的韧性和主动性,进而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改革开放40余年中,我国对外国市场开拓有余,而对国内市场建设不足。如果说,过去数十年的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对外开放,那么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将促使我们更多反思国内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倒逼国内改革加速。事实上,对外开放当中面临的很多困难和障碍其根本原因也往往来自于国内的体制和机制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唯有打通国内大循环,才能够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04
构建国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一)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畅通来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过去20多年来,当经济政策提到扩大消费,往往都是对应于需求刺激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消费需求实际上在更大程度上是被约束、被抑制了。这些抑制因素有:供给不匹配、分配不平衡、流通有阻滞。这些因素累加起来,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以下诸多结构性挑战:对国际循环依赖度过高,国内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企业投资回报率下降、杠杆率趋高,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难度大等等。因此,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视角来推动构建国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生产端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提升产业链水平
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大循环,产业升级、产业链安全这是两大重点。这两个方面分别对应于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在近期中央有关双循环的论述中,产业升级、产业链安全都是重要的关键词。而两者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创新驱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发展首先需要创新的土壤。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科技进步、创新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当前的国内、国际挑战之下,创新体系的短板仍然十分突出。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再到现实应用的创新机制不顺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割裂。科研活动的管理体系、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亟待理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在分配环节,注重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推动完善三次分配
在过往的国民经济循环中,分配环节的问题比较突出,甚至阻滞了供求两者之间的转化。要在分配环节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就要对三次分配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行梳理。在初次分配环节同时关注效率与公平,其具体做法蕴含于要素市场改革之中。再分配、三次分配则更侧重于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在流通环节,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要素、商品的自由流通
在商品市场上,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全链条标准体系建设,发展“互联网+流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制度。在要素市场方面,一方面,通过对垄断部门进行改革,疏通要素流通的阻滞因素,例如推进油气管网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适时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健全竞争性油气流通市场。深化铁路行业改革,促进铁路运输业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和适度竞争。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具体包括: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完善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投资者保护等措施。
参考文献
[1]徐奇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和构建[J].金融论坛,2020,25(09):3-9.
[2]钱学锋,裴婷.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与内生动力[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3[2020-10-31].


责任编辑:闫积静


往期推荐:
从蚂蚁成长史看互联网金融
数字人民币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土地增值税应该立法吗?
遗产税还会“重出江湖”吗?
265_162866595024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