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907
  • Tax100会员 33598
查看: 62|回复: 2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每孩每年3600元,免征个税!

432

主题

789

帖子

186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867
前天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孩每年3600元,免征个税!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

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WechatIMG937.jpg

方案明确,育儿补贴由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按规定向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申领,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线下申请,各省份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发放时间。
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可享受政策,仍可按月数折算领取相应补贴。例如,2023年12月出生的小娃,共计可领取24个月补贴,即7200元。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面向育儿家庭全国范围全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将助力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到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受到育儿家庭欢迎。
“国际实践经验表明,生育支持需要综合施策,其中现金补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所研究员张本波说。
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发放育儿补贴。专家表示,国家全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覆盖面更广、支持力度更大、政策可持续性更强,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这样的支持更加重要。
从国家来看,每年补贴2000多万婴幼儿,不是小数目。这笔费用主要由中央财政支出,需综合考虑可支配财力、地区间平衡等因素,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育儿补贴是‘投资于人’的长远之举,有利于构建生育友好的制度环境。”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说。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时间:2025-07-28 17:15
来源: 新华社
原文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7/content_7034132.htm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决策部署,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工作中要做到:坚持改善民生、惠民利民,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坚持统筹衔接、保障公平,与现行民生政策相衔接,确保符合条件的婴幼儿平等享受补贴;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考虑人口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补贴范围和标准,确保财政可负担、政策可持续;坚持安全规范、简便易行,严格资格审核,规范发放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确保资金安全,切实把好事办好。

二、补贴对象和标准
(一)补贴对象。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
(二)补贴标准。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三、申领程序
育儿补贴由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按规定向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申领。具体程序如下。
(一)申请。申领人填写有关信息,提供婴幼儿的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材料,并对所提供信息及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作出承诺。申领人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线下申请。
(二)初审。婴幼儿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申请信息进行初审,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三)审核确认。县级卫生健康部门进行审核确认,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同级财政部门。
(四)抽查。市级卫生健康部门按一定比例,对补贴对象信息进行抽查。省级卫生健康部门根据需要开展抽查,实行动态监管,确保资金安全。

四、资金来源和补贴发放
(一)财政分担比例。中央财政自2025年起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对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育儿补贴所需资金,按比例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地方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
(二)补贴发放时间。各省份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发放时间,提高发放效率,确保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三)补贴发放渠道。发放渠道为申领人或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鼓励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或婴幼儿的社会保障卡发放。

五、管理和监督
(一)信息管理。建立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出生一件事”联办,强化地区间、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做好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等工作,落实信息安全责任,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动态监测,定期开展数据汇总分析,为做好政策评估及调整优化提供支持。
(二)全程监督。审计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全过程监督检查。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卫生健康部门、财政部门加强资金使用管理,适时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加强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安排,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到位、保障到位、落实到位。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管理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确保育儿补贴政策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同类地区保持大体平衡,确保本级财政和下级财政可承受、可持续。省级卫生健康部门、财政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结合本地区人口与发展实际,制定本省份实施方案,经省级政府同意后,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备案。育儿补贴制度有关管理规范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另行制定。
(二)做好衔接规范。各省份在市级行政区域内执行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及标准,地区差异较小的省份也可在本省份内执行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及标准。县级以下政府不得自行出台育儿补贴政策或标准。省级或市级政府部门拟出台其他育儿补贴政策或提标的,应加强事前论证评估,并按照民生政策备案有关要求,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三)增强实施效果。结合孕产妇保健、住院分娩和婴幼儿预防接种、健康管理、户籍登记、社会保障卡申领等,优化服务流程,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提高群众知晓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评估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完善政策措施。



封面.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2

主题

789

帖子

186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867
 楼主| 前天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育儿补贴谁能领?怎样领?解答来了

来源:新华社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时间:2025-7-28

从2025年1月1日起,每孩每年发放育儿补贴3600元,至其年满3周岁——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28日公布。这是一项全国性的重要民生政策,面向育儿家庭全国范围全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有助于缓解家庭养育压力。
哪些家庭可以申领育儿补贴?补贴标准为何如此设定?地方已有补贴政策怎样衔接?一起了解。

1、哪些家庭可领取育儿补贴?
根据方案,补贴对象为从2025年1月1日起,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换言之,无论一孩、二孩、三孩,均可申领育儿补贴。
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可享受政策,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表示,一孩、二孩、三孩均可领取补贴,且标准相同,实现了三孩生育政策下家庭支持的全面覆盖,体现了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姜全保认为,一孩生育是家庭生育决策的关键,将一孩也纳入补贴范畴,能一定程度帮助缓解年轻夫妇的生育顾虑。

2、育儿补贴怎样申领?
方案明确,育儿补贴由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按规定向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申领,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线下申请,各省份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发放时间。
据了解,相关部门正在抓紧推进各项准备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本波表示,通过直达家庭的普惠性现金补贴,可以直接增加育儿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提高获得感。

3、补贴标准如何设定?
根据方案,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中央财政按比例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地方可根据财力适当提标,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朱坤分析,发达国家的育儿补贴标准各不相同,总体上看,每孩每年获得的补贴占该国人均GDP的比例通常在2.4%到7.2%之间。参考国际经验,我国育儿补贴标准占人均GDP的比例相对比较合理。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育儿补贴政策方能行稳致远。”朱坤说。

4、地方已有补贴政策如何衔接?
方案要求各省份做好衔接规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佘宇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育儿补贴相关政策,亟待国家层面出台基础育儿补贴政策予以规范、指导和统筹。
姜全保说,在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发展特点,在财力允许范围内补充出台差异化补贴政策。通过中央与地方协同发力,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生育支持政策。

5、育儿补贴预计有什么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宋健介绍,从国际经验来看,较早进入低生育社会的发达国家大多采取了发放育儿补贴的方式进行生育支持。在微观层面,育儿补贴对不同家庭生育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但从宏观层面来看,总体上有利于提升生育水平或防止生育水平进一步降低。
不过,生育意愿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综合实施多种支持政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黄炜表示,仅靠经济补贴难以完全解决育儿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和住房、教育等领域的支持政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茅倬彦说,育儿补贴制度在缓解育龄家庭现实困境、稳定生育预期、改善人口结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不是“万能钥匙”,应与产假、托育、教育、住房等政策形成联动,避免“单点突破”效果有限。

6、未来政策如何继续发力?
方案明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评估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完善政策措施。
佘宇认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国家育儿补贴制度为今后整合各种补贴形式、逐步提高补贴水平、与生育保险覆盖范围扩大的协同推进,同时也为建立覆盖儿童成长全周期的综合性育儿补贴制度,预留充足的政策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杨凡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优化育儿补贴政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使其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WechatIMG94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2

主题

789

帖子

186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867
 楼主| 昨天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育儿补贴“含金量”有多高(政策解读)

时间:2025-07-29 07:59
来源: 人民日报

生孩子,国家发补贴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民生政策。育儿补贴的“含金量”有多高?育儿补贴背后有何深意?近日,有关专家进行了解读。

为何发放现金补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生育补贴制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发放育儿补贴”。
自2021年以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了育儿补贴相关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地家庭抚养幼儿的经济负担,受到群众欢迎,取得积极成效。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朱坤认为,育儿补贴是我国首次对居民发放的普惠式现金补贴,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投资于人的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视。
“育儿补贴制度是一项全国性、普惠式经济补贴制度,具有低标准起步、广范围覆盖、可持续发展、动态式调整等特征。”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说,从覆盖范围来看,补贴对象为所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群体。据估算,全国每年2000多万婴幼儿可以领取现金补贴。作为生育支持的基本制度安排,育儿补贴兼具生育保障和激励导向作用。
贺丹认为,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现了四个“基本统一”,即“对象统一、标准统一、形式统一、流程统一”。补贴对象方面,一、二、三孩均可领取,突破了以往各地补贴政策聚焦二、三孩家庭的局限,将一孩生育家庭纳入支持体系,实现三孩生育政策下家庭支持的全面覆盖;补贴标准方面,一、二、三孩均按相同标准领取,消除孩次间的待遇差异;补贴形式均为现金补贴,操作流程则是通过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申领。
“发放育儿补贴是以增收促减负的改革新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所研究员张本波说,目前我国对育儿家庭的经济支持,更多是从减负入手。发放育儿补贴,则是将政策重点放在直接增加育儿家庭可支配收入。这一政策不仅提高了家庭的消费能力,同时也给予了家庭更大的消费自主权,让他们可以把钱花到最需要的地方。面向所有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发放育儿补贴,直接增加育儿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提高育儿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一项增进家庭福利和社会福祉、实现多方共赢的政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茅倬彦认为,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标志着中国人口政策进入以“引导”和“激励”为导向的新阶段。作为直接缓解家庭育儿成本的重要手段,育儿补贴制度不仅关系到家庭福祉,更关乎国家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大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姜全保认为,国家出台育儿补贴制度,可确保政策的统一性和公平性。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发展特点,在财力允许范围内补充出台差异化补贴政策。通过中央与地方协同发力,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生育支持政策,既能提升育儿补贴的精准度,又能充分发挥地方优势。

能否减轻育儿负担?
《方案》指出,坚持改善民生、惠民利民,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坚持统筹衔接、保障公平,与现行民生政策相衔接,确保符合条件的婴幼儿平等享受补贴。
“现代社会抚养一个孩子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从孕产相关费用,到孩子出生后的奶粉、纸尿裤、教育等各项开支,每一项都让家庭倍感压力。育儿补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为父母养育孩子提供了支持,为孩子成长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杨凡说,育儿补贴体现了国家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态度,体现了对家庭育儿的重视和支持。国家全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覆盖面更广、支持力度更大、政策可持续性更强,让更多育儿家庭享受到生育养育的福利。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这样的支持更加重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黄炜认为,国家推出育儿补贴制度,旨在通过经济支持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提升生育意愿。当前的育儿补贴制度主要面向有0—3岁婴幼儿的家庭,体现了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这种设计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因为0—3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中低收入家庭对经济补贴的敏感度更高,补贴的效果更为显著。
“育儿补贴可以直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茅倬彦说,现金补贴虽然不能完全覆盖育儿成本,但可以在关键阶段起到托底作用,减轻年轻家庭抚养焦虑。当然,仅靠经济补贴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生育趋势,必须与托育服务、家庭支持、性别友好制度协同推进,才能形成系统性支持体系。
研究显示,育儿成本高是抑制我国家庭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近1/3的育龄家庭存在育儿资源供给不足的风险,经济资源供给不足尤为突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宋健认为,虽然在微观层面上,育儿补贴对不同家庭生育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但从宏观层面来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有助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降低抚养压力,并通过投资于儿童,提升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整体收益。

能否提高生育意愿?
《方案》提出,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生育率持续走低的问题备受关注。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是对群众降低养育负担的积极回应,彰显了生育友好的价值导向,体现了国家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决心。
宋健说,我国低生育率主要受经济社会因素影响,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是重要原因之一。家庭的生育决策,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生育成本与效用的理性权衡。当生育的净收益过低时,往往会导致生育意愿低迷。实施育儿补贴这一经济激励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家庭生育意愿,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茅倬彦认为,育儿补贴制度不是“万能钥匙”,但在缓解育龄家庭现实困境、稳定生育预期、改善人口结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公平、普惠、可持续的育儿补贴制度,是迈向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一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佘宇说,生育支持政策对生育水平产生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随着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框架的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一定能够营造出更加友好的生育环境,最大程度释放生育潜力,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黄炜认为,育儿补贴作为一项激励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但要从根本上提升生育意愿,还需将其纳入全生命周期的生育支持体系。生育养育是一个长期过程,涉及从孕期到老年阶段的多个环节。育儿补贴制度的实施,为全生命周期生育支持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记者 白剑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